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与子由弟书》原文|翻译|赏析
释义

《与子由弟书》原文|翻译|赏析

宋·苏轼

惠州市井寥落2,然犹日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3。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4。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5。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6,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辄一食7,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8,所食刍豢9,没齿而不得骨10,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11,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1子由弟:即苏辙。字子由。2市井:市场。寥落:萧条冷清。3仕者:官宦之家。4漉:滤干。5炙(zhi):烤。燋:通“焦”。6铢两: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比喻极轻微的分量。肯綮(qi):筋骨结合的地方。7率:大概。8堂庖:指富贵大户的厨房。9刍豢:泛指家畜。10没齿:一辈子。11遗(wei):赠。

【析点】 苏轼在贬所惠州写给弟弟的这封短简,写生活琐细,信手拈来,自然为文,绝无藻饰。虽然满纸谐语戏言,却深刻突现出一颗历经磨难而旷放豁达、极富生活情趣的心灵。读来亲切有味,感人至深。

作者不惜笔墨地详致描述了羊脊骨的吃法以及自己的欣喜之情后,戏问“没齿而不得骨”的子由“岂复知此味乎”,写法极妙。作者实质上通过食肉与吃骨的不同味道的比较,揭示出生活亦复如此:不同的生活方式会有不同的生活乐趣,而关键则是要善于发现其中的乐趣。这一认识反映了他对人生思考的独特视角,从中不难看出身处逆境的坡公履险如夷、随遇而安的文化性格以及他富有情趣、能够化俗为雅。从纤芥琐细中感悟生活美的艺术特征。

末句戏谑之语乍读令人喷饭,细思之,东坡实是把艰苦的生活条件喻作与狗争食的境地,更加深刻地反衬出作者在困境中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多用雅谑乃苏轼随笔的一大特色。由于作者把谐趣当作了迎战厄运的精神武器,笑对人生中便时时闪烁出智慧的光芒,这就使他的谐趣具有了哲理和情感的深度,而不同于一般的幽默,更绝缘于浅薄的油滑。后世诸多小品作家追随苏轼风格却缺乏苏轼那深致的情感内蕴,终难企及坡公卓然不群,独具风神的高度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2:5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