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尚书》的主要思想内容
释义

《尚书》的主要思想内容

《尚书》的主要思想内容

伪古文25篇暂且不论,33篇真古文的内容大致如下:

《虞书》4篇记载的是我国上古唐、虞时代的历史传说,包括唐尧禅位给虞舜,虞舜和他的大臣禹、皋陶等人有关政治的谈话等情节,这4篇都以虞舜为中心,所以称为《虞书》。

《夏书》2篇中的《禹贡》记载了禹治水以后全国的地理面貌,是我国古代综述地理面貌的第一部文献,学术价值极高,人们现在普遍把它作为战国晚期左右的地理文献看待。另一篇《甘誓》记载禹的儿子启征讨诸侯有扈氏的誓师辞,内容都是夏朝初期的事情。

当然,目前学术界大多认为,《虞书》和《夏书》6篇文辞都不是虞代和夏朝当时的历史记录,而是战国时期,甚至晚至秦代的作品。其中只有《甘誓》一篇已出现于战国前期学者墨子的著作中,只不过《墨子》引作“禹誓”,文字略有出入,可见这一篇的来源较早,至少在战国前期即已存在。

《商书》7篇,除第一篇《汤誓》记载商汤伐桀的事情以外,其余6篇都是商朝后半期的史料。其中《盘庚》3篇记载盘庚迁都于殷的时候告谕臣民的讲话。其余3篇都记载商朝末年的事,有两篇与商纣王有关。在这7篇中,只有《汤誓》被人们认为是后来追叙的历史传说,其余6篇都是比较直接的历史档案。

《周书》20篇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包括从《牧誓》到《立政》,这14篇内容最为丰富,是全部《尚书》的精华所在。它们集中记载了周朝灭商以及周人如何巩固对殷人的统治等情况,主要内容以当时最为重要的政治家周公旦为中心人物;后一部分包括《顾命》以下的6篇,其中《顾命》和《康王之诰》从性质和内容、文字来看,本是一篇,所以,也可以说是5篇。一般认为,《周书》20篇大体都是可靠的真实档案文献,其中只有《洪范》似乎应是战国时期五行学家兴起以后的作品。

简言之,《尚书》的全部内容综合起来,大致可分为三组:

1.关于尧、舜、禹、皋陶、启等人的远古历史传说;

2.关于周朝建国初年的重要历史文献,尤其重点反映了周公旦的活动;

3.一些零散孤立的档案,所属时代也不尽相同,各篇只涉及某一事件,和其他篇章没有直接、必然的关联。

整体而言,当今学术界普遍认为《虞书》与《夏书》皆非虞、夏两代当时的历史文献,而是战国末期甚至晚至秦代之作。其中《甘誓》的来源不会晚于战国前期,不过,是否为夏后启的誓师辞,则未能确断。《虞书》4篇中的少量字句也被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引用过,至于全篇文字的真实性如何,亦难以断定。《禹贡》一篇的内容,未曾见诸任何先秦著作,出现的时代可能最晚。

此外,作为主要记录虞夏商周部分帝王言行的《尚书》,它最引人注目的思想倾向,是以天命观念解释历史兴亡,为国家治理提供有效借鉴。当然,在周初以周公为代表的开明统治群体的倡导下,这种天命观念较之以往已有了理性的内核:一是敬德。比如:“德惟善政,政在养民”(《尚书·大禹谟》),“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蔡仲之命》)等等,从而将政权的合理性建基于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养上。二是重民。《尚书·泰誓上》说:“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中》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五子之歌》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等等。因此,统治阶层不再视神意为最高准则,而是将施政的落脚点放在了民意和民心上。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5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