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小车行·明·陈子龙》原文与赏析
释义

《小车行·明·陈子龙》原文与赏析

明·陈子龙

小车斑斑黄尘晚,夫为推,妇为輓。出门何所之?青青者榆疗我饿,愿得乐土共哺糜。

风吹黄蒿,望见墙宇,中有主人当饲汝。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

这是一首仿古乐府诗,作于崇祯十年(1637)六七月间。当时,京畿大旱,山东又遭蝗灾,加上明末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被迫离乡背井出外逃荒。陈子龙此时正从北京赴广东,途中亲见种种惨状,出于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用诗真实地反映了这一社会现实。

全诗十一句可分为四层意思,一开头三句,是写作者所见:妇在前拉、夫在后推,夫妇共推一辆小车奔波于暮色苍茫的古道之中,给人一种“古道西风”、“夕阳西下”的凄凉感,“黄尘”从侧面点明了久旱不雨的情况。作者在这里未讲“车”中载有什么,如果车中载有儿女,似当突出,此既未明言,自可理解其儿女非鬻即殍,此亦意在言外。孟郊曾有诗说:“借车载家具,家具少于车。”此夫妇车中自然不会装载家具,然仍须一拉一推者,无非反映长途奔波,饥饿难当,体力已极不支,你拉我推,“相濡以沫”而已。四至六句为第二层,是作者代小车夫妇作一问一答之辞:此行究竟走向何方?答曰:“愿得乐土。”“乐土”一词是从《诗经·硕鼠》中来,这对夫妇所避的硕鼠,主要是人祸。说明农民举家流亡,实是万般无奈,同时也表示了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乐土的向往。只要“无苛政”,即使在那里喝稀粥也心甘情愿,说明了当时社会矛盾的尖锐,天灾的严重;劳动人民的要求又是多么的低微。七至九句是第三层,大灾之年,干旱使庄稼不长,到处是一派枯黄,在这荒凉之中突然见到了人家,真使这对夫妇“载欣载奔”,产生了得以生存的希望:“中有主人当饲汝”,当是夫妻二人互相安慰、互相鼓励之词:再坚持一下,前面已有人家,捱到那里就会有吃的。尽管当时尚未见到人影,但有“墙宇”,对这对早已饥饿难忍,而且已经精疲力尽的夫妻来说,毕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感情到此达到了高潮。最后两句是出乎意料的结局:夫妻二人好容易挣扎到门前,“叩门”一看,岂但室中“无人”,而且灶上还“无釜”。人到哪里去了?象他们一样,被迫逃亡去了。到处都是一样的灾荒,到处都是一样的面临死亡,叫这对夫妻到哪里去找“乐土”呢?希望愈大,失望愈大,他们只好在“空巷”中徘徊痛哭了! 王夫之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作者在这里通过这对夫妻由哀到乐,又由乐转哀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普遍的社会问题,通过个性来反映共性,确实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用赋体手法,按时间发展线索叙述,增强了客观真实感。特别是对推小车夫妇心理活动的刻画达到了维妙维肖的逼真程度,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灾民流亡图,颇有艺术感染力。因此沈德潜在《明诗别裁》中说此诗“写流人情事恐郑监门亦不能绘。”实非过奖之语。此诗属陈子龙在明亡前的早期作品,从诗意到诗中某些词句,显然都受到了汉乐府的影响,虽然人们称他在模拟古人方面颇能“以形似为工”。而且此诗也确实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与前后七子的单纯复古模拟之作有所区别,但应该说,与陈子龙晚期那些抗清作品的独特风格还是有距离的。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