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学·王昌龄·出塞[1]》原文、赏析、鉴赏
秦时明月汉时关[2],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3]
[1]《出塞》,乐府旧题,属《横吹曲辞·横吹曲》,又题作《塞上曲》。塞,本指关隘一类军事重地。唐代前期东北和西北边境经常发生战争,有过几次大规模的“自卫反击战”。唐代诗人描写防边和开边战争时往往用“出塞”“入塞”等乐府旧题。王昌龄《出塞》共两首,这里选第一首。
[2]“秦时”句:秦、汉为互文,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塞;关塞,用于战争防御的军事重地。
[3]“但使”二句: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喜峰口附近。飞将,指李广,西汉时为右北平太守,驻卢龙,勇敢善战,匈奴人称为“飞将军”,见《汉书·李广列传》。阴山,西起河套,东至小兴安岭,横跨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山脉,是古代北部边防的天然屏障。胡马,敌人的骑兵;胡,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通称。
诗从秦、汉明月关塞起笔,概括边境战争连绵千年,万里长征的将士因戍边不能返回家园。两句一起一承,构成雄浑苍茫的意境,悲凉而不失豪壮之情。后两句转而音调高昂,渴望出现英勇御敌的英雄名将来巩固边防,也就委婉曲折地批评了朝廷在边防上任用将帅不得其人。对此诗历来评价很高,杨慎誉为“神品”,李攀龙推为唐绝句之“压卷”,王世贞认为“若从有意无意,可解不可解间求之,不免此诗第一。”(《艺苑卮言》)这首诗起句为千古绝唱,七个字,囊括了广阔的时空,而且构成雄浑苍茫的意境,《唐诗解》说:“月之临关,秦汉一辙,征人之出,俱无还期,故交互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