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马祖熙
冉冉双幡度海涯, 晓烟低护野人家。
谁将春色来残堞, 独有天风送短笳。
水落尚存秦代石, 潮来不见汉时槎。
遥知百国微茫外, 未敢忘危负岁华。
戚继光
作者是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民族英雄,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诗人。明代中期,海防松弛,倭寇猖獗,浙江福建一带奸商土霸,复与倭寇勾结,狼狈为奸,共同抢劫分赃,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嘉靖三十三年(1554),倭寇连舰数百在奸商土霸的勾引下,大规模地骚扰江苏、浙江沿海地区,滨海数千里,同时告警。作者此时任山东登州卫都指挥使,奉命巡视山东沿海营卫驻军,以防倭寇由苏浙北上滋扰。这首《过文登营》七律,作于这年春三月,是作者担任防倭军务之始。
作者这次出巡,是从即墨出海,沿海岸线前往山东半岛东部海防各营地。“文登营”是设置在文登山上的营卫。相传秦始皇东巡,曾召集文士,登临此山,歌颂秦的功德,故名文登。
首联写出发时的景况:“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冉冉”:渐次行进的样子。幡:长条形的旗帜。作者是乘船巡行的,故称“度海涯”。这时,晓烟未散,滨海一带人家,在春晓烟雾的低护下,显得非常宁静。“低护”两字,用得颇为传神。表明在驻军的保护下,这里没有受过倭寇的掳掠,就象春天的烟霭,低护这些人家一样。颔联写文登营特有的景色,“谁将春色来残堞,独有天风送短笳。”“将”,意谓携带。“残堞”:堞(dié蝶),本指城墙上的齿形矮墙,这里指文登营垒。着一“残”字,表明营垒已经年久失修。作者此行是代表朝廷对前沿将士作深切慰问的,句中以“春色来残堞”,暗寓朝廷慰劳将士们的深情,故而使这里也感到春意。“谁将”二字故作提问,使人更有亲切之感。下句写营卫中秩序井然,士气旺盛,阵阵天风传来早晨的笳声(笳,指号角)。作者既因营垒失修,表示关切;又为驻军纪律良好,感到欣慰。
颈联“水落尚存秦代石”两句,写作者在巡视中抚今思古,感叹国家海疆,昔盛今衰。在秦汉时代,国威远播。现在潮水落了,这里还可以看到秦代存留的石刻;而汉代泛海的浮槎,即使在潮来的时候也见不到了。“槎”(chá差):木筏。据《博物志》记载:住在海边的人,每年八月,见到有浮槎来去不失期。汉时曾有人乘槎浮到一城,遥见宫中有女子织布,一男子牵牛在河边饮水,以为到了天河。作者借用此典,表明汉代国力强大,海运所通之处极远,而现在,我国却受到倭寇的侵扰,相形之下,不免使人暗自惊心。“遥知”两结句是说:作者登上文登山,远望迷茫的大海,意识到海外还有许多国家,所以一定要保卫海疆,时刻保持警惕,不敢忘记祖国的安危,并且决不能辜负自己的年华,要为祖国振兴,尽忠效力。
全诗语言朴素,爱国之情,溢于言表,《明史》本传称:“继光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他的气质和教养,使他成为一代杰出的将才。从这首诗中,也可以看出他雍容儒雅、高瞻远瞩的大将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