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释义

一、性质和作用

韵主要是指以词中的同音为基础的修辞手法。在英语中,韵由两个或多个结构单元“韵部”组成。韵部可以是:单词(如dawn—fawn)、词末音节(如ap/plaud-de/fraud)、词组(如stayedwith us-played with us)或词末音节后面加一个(或更多)单词(如be/seech him-im/peach him)等类型。一种类型的韵部可以和另一种类型的韵部押韵(如poet-know it)。从语音上分析,每一个韵部至少有一个主干音——一般是元音(如awe, eye, owe)。主干音前可以有辅音(如saw, spy,low);主干音后也可以有辅音(如all,eyes, own)或元音(如ayah),也可以兼有两者(如awful, eyot, owning)。主干音可以和它前面的音及后面的音同时存在(如 lawfully, spying,known)。主干音是一行中最后一个重音,或倒数第二个重音(如make of it-take of it)。全韵中的同音从主干音开始延续到最后的音(如果有此音)。一对韵部中至少要有一个韵部在其主干音前加一辅音,三个韵部中至少要有两个韵部在其主干音前加一辅音,依此类推。主干音前的辅音不能有两个相同(如可以是ill-fill-mill,但不能是ill-till-un/til)。如果韵部是单音节,这种韵就称为阳韵、男韵或单韵(如pala/din-harle/quin)。英语中这种韵的数量远远超过双音节或多音节韵。如果韵部是双音节,这种韵就称为阴韵、女韵或双韵(如master-di/saster)。如果韵部是三音节,称为三韵、三重韵或三音节韵(重音在倒数第三音节) (如Thackeray-quackery)。三个音节以上的韵部英语中很少见,因此没有相应的名称。用韵时偶尔也可以用临时造的词;但从理论上说,一般只用公认的词,用标准发音。符合以上所有要求的韵叫做全韵、完韵、真韵或整韵。当然不完全符合这些要求也是允许的;但是否能被接受,要视情况而定。

韵的产生是由于任何语言所使用的音都是有限的,许多词须由这些音组合或重复而成,因此每一种语言中都必然会时常出现同音现象。至于这种同音现象是否能被有意识地运用于诗歌,运用到什么程度,那就要由许多因素来决定了。了解了韵的产生根源,我们就不难想象:为什么系统的押韵方法会在完全没有关系的语言中不约而同地发展起来(如汉语、梵语、阿拉伯语、斯堪的纳维亚语等)。当然,韵也可以像其他的手法一样从国外引进。事实上,任何语言中的押韵方法都或多或少地吸取了其他语言中的押韵方法。人们早在意识到韵律可以组织和强化诗歌之前,就喜欢语言中出现的同音现象了。在异中求同,在同中求异,这是所有的艺术都有的一个具有活力的原则,诗歌艺术中的韵就是一个实例;诗歌艺术中的其他实例还有头韵、对偶和平衡、音律和音节、平行结构及叠句等等。

韵的作用分为音律和修辞两个方面。从音律方面说,韵脚或称尾韵,标志着一行的结束,它在双行诗、诗节或诗段中起着连接各行的作用。因为韵有组织全诗的作用,所以韵之间的距离比音步要长。韵也可以说是一种修饰重音,它加强了行末的音律重音。半行韵把一行分成两半,并标志着半行的结束。这种韵散见于民谣和其他诗体中。有时只是为了节省地方,把两个短行放在一行,从而产生了半行韵。

诗歌中的韵不限于行尾或半行末。一个词可以和任何一个临近的词押韵而不受音律格式的限制。使用这种内韵(或称行中韵、中间韵)往往是为了修辞效果而不是为了音律结构。例如布朗宁用这种韵创造了一个既严肃又诙谐的高潮:

How sad and bad and mad it was

But then, how it was sweet!

斯温伯恩在以下诗句中用这种韵生动地写出了鸟的敏捷飞行:

Sister, my sister, O fleet sweet swallow.

莎士比亚和他同期的剧作家也用韵作为修辞手段。他们在无韵诗中间用尾韵,一般用于双行句,有时也用于更复杂的形式。他们偏爱押韵双行句,喜欢用这种形式来结束演讲或突出格言式的结尾。

虽然韵是诗歌的一个基本特征,但为了取得特殊效果,有时也用于散文。从最早的希腊演说家一直到现在都有这种用例。西塞罗对韵的精心运用得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注重风格的文体家的欣赏,例如法国的拉伯雷、西班牙的格瓦拉和贡戈拉派作家、英国的约翰·黎里以及尤菲绮斯派作家。此后各种不同风格的作家,如汉纳·莫尔、狄斯瑞利及乔治·梅瑞狄斯等,也都在散文中使用过韵。

尾韵的作用虽然主要在音律结构方面,但也有修辞方面的作用。瓦尔特·雷利指出:“诗的目的就是通过音律手段提供尽可能多的最佳词序,以便把最佳词汇置于最佳位置。”在这些手段中用韵至关重要,因为用韵所示的位置是句中最好的位置。韵可以使意思集中于“最神奇的词”。但是如果用词不神奇,好的位置也不起作用。只有声音和意义结合起来,韵才不会使用不当。如果一个诗人把不重要的词放在用韵的位置上,他的诗作就会减色。

英国诗人G·M·霍普金斯指出:如果押韵的词“除了声音相似之外还有其他相似之处,韵的美就会减弱。”这种失误不仅会有损于诗的魅力,而且还会有损于结构诗节。平庸的韵(breeze-trees)缺乏吸引力,老一套的对子(anguish-languish, length-strength)更令人乏味。当然这并不是说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追求新奇的用韵。最后,要避免把用韵的意图表现得太明显。莱·亨特指出:会用韵的标志之一就是“不为押韵而押韵,至少不要表露出这种痕迹”。

各种语言可押韵的程度差别很人,押韵的标准也各不相同。在容易押韵的语言中,可使用严格的押韵规则;在不容易押韵的语言中,虽然押全韵是最理想的,但近似韵也是允许的。希腊和拉丁诗歌一般没有韵,但韵还是一种公认的技法。韵在希腊诗歌中比拉丁诗歌中更少见。即使这样,韵也能在希腊诗歌中见到。如荷马的诗就有时押韵,亚历山大派诗人追求词的对应更喜欢用韵。拉丁诗歌似乎很讲究韵律,在最早的重音诗歌中,常有押韵的现象。在现代欧洲语言中,最容易押韵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因为其词语的结尾方式比较少。在意大利语中,由于语言的灵活性,押韵更为方便。即兴诗人能应听众的要求,就任何题材几乎不经思考,即席吟出音律复杂的诗。法语的用韵几乎像西班牙语和意大利一样容易,但是法语诗歌中的用韵仍受一些规则的限制。德语比罗曼语系中的任何语言都更难押韵。而英语押韵比德语还要难。因此在德语诗歌中常采用民谣中的一些自由形式,同时也允许以不同方言的发音押韵。此外,德语诗歌更常用无韵体,并取得很大的成功。

英语诗歌的情况也很相似,尤其是英语无韵诗的成就很高。英诗中大量采用不需要每行押韵的诗节(如民谣体音律单元、长的音律单元等)。由于英语词结尾方式很多,所以可以用于结尾的词平均在三个以下。很多词只能与一个其他的词押韵(如moun-tain-fountain,babe-astro/labe)。有同样多,也可能更多的词不能与其他的词押韵(如breadth,circle, desert,monarch,month,virtue,wisdom等等)。由于以上种种原因,英语中押韵的破格用法比任何其他欧洲语言要多。英国诗人一般都用近似韵。为了押韵,语言也可以突破惯用法的限制。在这方面还有其他几点需要说明:

1.英语拼写与发音的不一致现象使英语可能有眼韵或称视韵(如cough-plough);

2.许多最著名的诗人出现年代较早,那时的语言与现在差异很大;

3.由于对古代先驱诗人的崇敬而实际上在每一个时期都存在复古倾向,使诗人们往往以古人为榜样;

4.英语的艺术诗歌是不断吸收民间诗歌而形成和发展的。

5.在艺术中,人们常把不得不做的事情说成是有意精心设计的。同样,诗人们也把他们放宽押韵限制解释为:人们更爱不完善的美,人们更欣赏奇特和新颖。这些诗人不接受并超越纯韵的限制,而自称为语言的实验者。因此诗歌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就押韵来说是这样,在其他方面也是这样。

二、历史

英国著名的诗律学家塞恩斯伯里曾说过:没有人能说清楚英语中的韵是如何、为何以及在何处产生的。的确,从来源、扩散及作用等方面来说,韵是所有语音重复中最神秘的一种了。它并不源于任何欧洲或印欧语言。在东方语言中,韵很早就出现在南闪语和汉语之中。后来从这两种语言(或其中之一)传播到印度梵语和伊朗语。另外在古拉丁文的诗歌片断中也能发现起结构性作用的用韵、重音和头韵。但是人们怀疑韵最早起源于一种近东伊特鲁立亚语的北方方言。不仅韵的起源是神秘的,它的文学含义也神秘而又复杂。显然,在默读时代之前,它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手段。此外,它又赋予诗歌一种和谐之美。它还能起到分隔语句和诗行的作用以及强调语义的作用。尤其在现代诗歌中,它能突出反讽、间接肯定法以及搭配不同类词语的特殊写作手法。至于西大西洋文学中使用韵的历史更是无法追溯,因为早期作家把韵与元音谐音、和音、头韵以及类似的谐音看成一类。在北美,韵只出现在一种印第安语之中,可能是从英语借用的。不管是作为修饰手段还是结构手段,韵在大部分北美民族的诗歌中都极为少见。

在欧洲文学中,第一次提到纯韵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第三卷。在这本书中,亚里士多德把修辞手段分为两部分:清晰和得体。书中介绍了变格词的尾韵。后来亚历山大学派的修辞学家、批评家和他们以后的作家一样,都懂得在散文中使用变格词尾韵的方法。

在非洲诗歌中的韵,首先出现在非洲迦太基基督教神学家特尔图良(约160—约200)的后继者所写的赞美诗之中。当时的韵实际上是变格词尾韵而不是全韵。全韵可能第一次出现在圣希拉里乌斯(卒于约368)的信徒所写的赞美诗中。但是这一形式一直到几个世纪以后才被普遍采用。6世纪在拜占廷,罗马努斯和西内西乌斯一直在探索如何把韵用于赞美诗的写作。综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和亚历山大时期的变格词尾韵、非洲特尔图良的赞美诗、希拉里乌斯的全韵以及拜占廷的全韵都能说明它们来源于南闪语,也可能是阿拉伯语,然后由此扩散到欧洲文学。

在西欧,全韵(通常用作尾韵或行中韵)似乎首次出现在爱尔兰用爱尔兰语以及拉丁语写的诗作中。这可能是受到早期赞美韵诗的影响,从语言学角度看,韵的出现与爱尔兰语早期后缀消失、出现词首屈折变化以及后来出现词尾重音的发展有密切关系。爱尔兰的僧侣对全韵的传播起了很大作用,他们云游欧洲大陆,传播他们的信仰,同时也传播了全韵的使用。他们对吟游学者诗歌韵式的形成及9世纪阿姆布罗斯的赞美诗的产生,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出自以上两个来源,韵逐渐扩散到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自布拉基之后,斯堪的纳维亚诗歌中的全韵一直与精心设计的词尾和音交替使用。与爱尔兰赞美诗和拉丁语—爱尔兰语的吟游学者诗作一样,在古斯堪的纳维亚语诗歌中,全韵被当作行尾的标志和分节的手段。

尾韵传入西日耳曼语诗歌的方式是相当奇特的。由于头韵在古高地德语中的衰落,奥特弗里德(也可能是另外的人)不得不引进尾韵作为诗的结构因素(如标志诗行的结束)并导致一种新的重音音律诗歌的产生。在古英语中,作为装饰用的行中韵和尾韵的应用,要比一般人所认为的范围更加广泛。弗里德里奇·克卢格在《贝奥武甫》中就发现有28个例证。新近对古英语的音位研究表明ea、eo、io都是ae、e和i的变体,这一结论大大增加了全韵在《贝奥武甫》、挽歌以及《朱迪思》等作品中的比例。这里我们可能想到来自爱尔兰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全韵在古英语中只是装饰性的,作为结构手段仍次于头韵的作用。但是,全韵在古英语编年史中的《韵诗》和《阿尔弗雷德之死》(都发表在10世纪)中的运用与斯堪的纳维亚语的某些作品使用全韵的情形极其相似。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古英语本身就有了相当丰富的、起结构作用的全韵,这两部作品只不过是幸存下来的例证罢了。英语中的全韵很可能起源于英格兰东部与北部斯堪的纳维亚人的殖民地。再比较一下以后的在英格兰中部和西北部用中古英语写的不押尾韵的头韵传奇诗与英格兰东北部和东部押韵的格律传奇诗,更能证明这种设想。公元1300年前后出现的一些押韵长诗,如《创世纪与出埃及记》等,也都为这种设想提供了证据。

在中古英语中,以下作品的出现促成了12、13世纪韵诗高潮:《猫头鹰与夜莺》、莱亚门的《布鲁特》以及保存在哈利手稿中的抒情诗。《猫头鹰与夜莺》从形式到内容都受到普罗旺斯诗歌的影响,尤其是其中的用韵更是普罗旺斯诗歌直接影响的产物。《布鲁特》则很奇特。它把古英语中的头韵、全韵、元音谐音、变格词尾韵以及加n的名词词尾变化结合在一起使用。英语抒情诗的用韵提出了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诗节韵律的使用是受普罗旺斯—法国诗歌的影响,还是受吟游学者抒情诗的影响,还是受经普罗旺斯诗歌传播的撒拉逊诗歌的影响,还是受到以上各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最早的吟游诗人抒情诗(11至13世纪产生于法国和意大利北部的抒情诗)就源自吟游学者的拉丁诗歌。尤其当我们考虑到早期中古英语手搞中那些与拉丁语混写的诗歌时,我们更可以假定这些影响和可能性都同时存在。当然,在分析中古英语中出现韵的时候也必须考虑到语言学的因素。在中古英语时期,古英语的词尾屈折变化体系的消失极大地增加了易于押韵的单音节词;广泛吸收重音在最后音节或倒数第二音节上的法语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也增加了易押尾韵的词。这些因素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有利于押尾韵而不利于用头韵的语言条件。

在研究此后的英语韵律时须首先注意以下几点:(1)在全韵和变格词尾韵依附于屈折变化的语言中,韵一般不作为诗歌的结构因素,如日语和某些班图语言;(2)带词尾重音的词比带词首重音的词更容易押韵,典型的例子是意大利语;(3)在容易押韵的语言中,诗人喜欢运用复杂的富韵或复杂的押韵诗节形式(如法语和普罗旺斯语),或干脆不用韵(如无韵诗)。由于受到欧洲大陆诗歌的影响,以上三种倾向在英语诗中都有所表现:乔叟喜欢用富韵写诗;民谣、回旋曲、十四行回旋曲、法国八行体诗虽然一直不如十四行诗普及,但还是常被使用,而且现在仍在使用;无韵诗在戏剧中很快得到普及。无韵诗先后由托马斯·沃森(在1530—1540年间)、理查德·斯塔尼赫斯特(在1582年)、威廉·韦布(在1586年)和托马斯·坎皮恩(在1602年)引进,19世纪又由阿瑟·克拉夫和拉卡姆牧师重新使用。实际上韵在难和易之间走钢丝:太容易押韵或太难押韵都会导致一个同样的结果——在诗歌中不用韵。

按以上观点分析,英语的韵诗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在带有词首重音的古英语时期(450—1100),押韵很困难,因此多使用头韵起结构作用;(2)在中古英语时期(1100—1500),押韵较为容易,因此词尾押韵最后取代了头韵;(3)在现代英语早期(约1500—1750),由于英语中的语音变化,押韵变得非常容易,结果是一方面普及了像十四行诗之类的诗歌形式,另一方面也普及了无韵诗;(4)在现代英语后期(约1830至今),由于确立了以伦敦为中心的标准英语,押韵又变得困难了。因此在19世纪眼韵的使用增多了,之后更多使用的是:尾和音、斜韵、元音谐音、多恩韵式以及自由诗。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