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戏曲·霓裳羽衣曲
又叫《霓裳羽衣歌》,相传是唐玄宗创作的大曲。它的内容描写了唐玄宗李隆基去月宫见到仙女的神话。舞者上衣缀绣着洁白的羽毛,下身穿着彩云般的裙裾,犹如上界的仙女下凡一般,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意境与月宫的神话相符合。据中唐诗人白居易的《霓裳羽衣歌》和《微之》的记载,全曲共分三十六段,由散序、中序、曲破三部分组成。散序的六编全是自由节奏的散板,由磬、箫、筝、笛等乐器独奏或轮奏,不舞不歌。中序十八编是一个慢板的抒情乐段,中间有几次由慢转快的变化。它有歌有舞,也有器乐伴奏。曲破十二段,又名舞遍,以舞为主,开始时,有散板的引起,称为“入破”。曲调舒缓,然后有一个称为“虚催”的过渡段,过渡到快板。此曲结尾时节奏再次放慢,最后乐器长奏一声,舞者缓缓收势。《霓裳羽衣曲》除用磬、箫、筝、笛外,还用到箜篌、筚篥、笙等乐器。此曲的音乐据《碧鸡漫志》记载,其“散序”是唐玄宗登三乡驿望女儿山回宫之后依据他对女儿山的神奇想象写成的。歌与破则是在凉州进天竺的《婆罗门》曲之后,吸收它的曲调续写而成的。《霓裳羽衣曲》对于外来音乐的吸取,引起了人们新奇的感觉,表现作者所追求的那种神奇莫测的境界。《霓裳羽衣曲》这部古代名曲早已失传,宋代姜夔于1186年在湖南长沙乐工的故书堆中发现了商调《霓裳曲》十八阕,皆虚谱无辞。他为“中序一阕”填了词,从而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