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音乐戏曲·戏曲
释义

音乐戏曲·戏曲

音乐戏曲·戏曲

我国传统戏剧形式。是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戏曲”一词始见于宋末元初人元埙的《水云村稿》,其中《词人吴用章传》言及:“至咸淳,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淫声盛,正音歇。”这是指南方的民间戏文。元末陶宗化的《南村辍耕录》又说:“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国朝院本杂剧始厘而二之。”这里的戏曲或指宋代杂剧,或指南宋戏文。至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才用“戏曲”来通指中国的传统戏剧。

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最早起源于先秦及汉代的乐舞、俳优和百戏。唐代到宋金时期,是我国戏曲的形成期。唐代“燕乐”集成了隋唐时期民间和外来乐曲的成就,为宋元戏曲的乐调奠定了基础;舞蹈艺术中的“软舞”、“健舞”之分对后来杂剧的表演艺术有直接影响。唐代出现了有歌唱和音乐伴奏的参军戏。北宋时在唐参军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杂剧和后来的金院本,一般认为是我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元代是戏剧的黄金时代,兴起于北方的元杂剧,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这一时期作家辈出,佳篇如林,并有一大批名演员活跃在舞台上。据钟嗣成《录鬼簿》、朱权《太和正晋谱》及李调元《剧话》记载,元杂剧作品存有千种以上,当时有姓名可查的作家八十余人,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以他们的不朽作品《窦娥冤》、《西厢记》、《梧桐雨》等都反映了这一时期戏曲的繁荣情况。

明以后,北曲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减弱,明清两代在南戏基础上形成的传奇剧取代北方杂剧占剧坛的中心地位,这一时期各地方剧种广泛产生,以昆腔、弋阳腔诸腔为代表,创造了丰富的戏曲文学和完整的舞台艺术体系。传奇代表作品为汤显祖的《牡丹亭》和清初“南洪北孔”所著的《长生殿》和《桃花扇》。我国戏曲剧本一般都兼用韵文和散文,分“折”或“出”,剧中人物分别由生旦净末丑等脚色行当扮演。表演上按脚色行当而各有不同的程式动作和唱、做、念、打的不同特点。音乐体式有唱曲牌的“联曲体”、唱七字句或十字句为主的“板腔体”,或两者综合使用。中国戏曲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戏剧形式,它既有演员进行代言体的故事扮演,同时又和歌舞科白相结合,在歌舞表演中又包含着诗、音乐、舞蹈、杂技、美术等因素,因此中国戏曲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综合性艺术。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5 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