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闲话徐庶进曹营
释义

闲话徐庶进曹营

闲话徐庶进曹营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历史掌故世人耳熟能详。而身为一代智谋之士的徐庶这样做究竟是出于对奸雄曹操的厌恶憎恨,还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无穷愧疚,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呢?

在晋人陈寿那里,徐庶属于没资格立传又不得不提及之人,故而在《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断续地提及了徐庶其人其事,裴松之作注时则援引了《魏略》对徐庶的记载。

《魏略》曰: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仇,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吏乃于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于市鄽,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于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作贼,不肯与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及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犹存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

上述文字堪称徐庶小传,却没有涉及徐母之事。

《诸葛亮传》中如是介绍徐庶举荐诸葛亮:“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诸葛亮出山后,徐庶曾和他一起在刘备手下呆过一段时日:“刘表长子琦,亦深器亮。表受后妻之言,爱少子琮,不悦于琦。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因谓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答曰:‘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阴规出计。会黄祖死,得出,遂为江夏太守。俄而表卒,琮闻曹公来征,遣使请降。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援引上述文字,意在说明《三国演义》中关于徐庶的叙述与史书相矛盾之处。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徐庶走马荐诸葛发生在他因母亲落入曹操之手而被迫辞别刘备之时,而不是在此之前:

玄德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送一程。庶辞曰:“不劳使君远送,庶就此告别。”玄德就马上执庶之手曰:“先生此去,天各一方,未知相会却在何日!”说罢,泪如雨下。庶亦涕泣而别。玄德立马于林畔,看徐庶乘马与从者匆匆而去……正望间,忽见徐庶拍马而回。玄德曰:“元直复回,莫非无去意乎?”遂欣然拍马向前迎问曰:“先生此回,必有主意。”庶勒马谓玄德曰:“某因心绪如麻,忘却一语: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玄德曰:“敢烦元直为备请来相见。”庶曰:“此人不可屈致,使君可亲往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玄德曰:“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庶曰:“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每尝自比管仲、乐毅;以吾观之,管、乐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玄德喜曰:“愿闻此人姓名。”庶曰:“此人乃琅琊阳都人,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使君急宜枉驾见之。若此人肯相辅佐,何愁天下不定乎?”

在陈寿笔下,徐庶的母亲是一位对国家大事颇有政治主见的不平凡的女人,对国贼曹操极为鄙视,对刘皇叔刘备十分崇拜,对儿子投奔刘备深感欣慰。在曹操听从谋士程昱之言,将徐母赚到许昌后,徐母当即表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

操大喜,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不一日,取至,操厚待之,因谓之曰:“闻令嗣徐元直,乃天下奇才也。今在新野,助逆臣刘备,背叛朝廷,正犹美玉落于污泥之中,诚为可惜。今烦老母作书,唤回许都,吾于天子之前保奏,必有重赏。”遂命左右捧过文房四宝,令徐母作书。徐母曰:“刘备何如人也?”操曰:“沛郡小辈,妄称皇叔,全无信义,所谓外君子而内小人者也。”徐母厉声曰:“汝何虚诳之甚也!吾久闻玄德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屈身下士,恭己待人,仁声素着。世之黄童、白叟、牧子、樵夫皆知其名。真当世之英雄也。吾儿辅之,得其主矣。汝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乃反以玄德为逆臣,欲使吾儿背明投暗,岂不自耻乎!”言讫,取石砚便打曹操。操大怒,叱武士执徐母出,将斩之。程昱急止之,入谏操曰:“徐母触忤丞相者,欲求死也。丞相若杀之,则招不义之名,而成徐母之德。徐母既死,徐庶必死心助刘备以报仇矣;不如留之,使徐庶身心两处,纵使助刘备,亦不尽力也。且留得徐母在,昱自有计赚徐庶至此,以辅丞相。”操然其言,遂不杀徐母,送于别室养之。程昱日往问候,诈言曾与徐庶结为兄弟,待徐母如亲母;时常馈送物件,必具手启。徐母因亦作手启答之。程昱赚得徐母笔迹,乃仿其字体,诈修家书一封,差一心腹人,持书径奔新野县,寻问单福行幕。军士引见徐庶。庶知母有家书至,急唤入问之。来人曰:“某乃馆下走卒,奉老夫人言语,有书附达。”庶拆封视之。书曰:“近汝弟康丧,举目无亲。正悲凄间,不期曹丞相使人赚至许昌,言汝背反,下我于缧绁,赖程昱等救免。若得汝来降,能免我死。如书到日,可念劬劳之恩,星夜前来,以全孝道;然后徐图归耕故园,免遭大祸。吾今命若悬丝,专望救援!更不多嘱。”徐庶览毕,泪如泉涌。

曹操、程昱在徐母身上枉费心机,在徐庶身上却收到了预期的效果。孝子徐庶看到程昱伪造的母亲的信后不辨真伪、不假思索,便选择了辞别刘备,前往许昌救母。但徐庶为了尽孝而放弃自己政治信仰的抉择,不仅没有给被曹操软禁起来的母亲带来任何欣慰,而且令母亲伤心不已,悲愤自尽。

却说徐庶趱程赴许昌,曹操知徐庶已到,遂命荀彧、程昱等一班谋士往迎之。庶入相府拜见曹操。操曰:“公乃高明之士,何故屈身而事刘备乎?”庶曰:“某幼逃难,流落江湖,偶至新野,遂与玄德交厚,老母在此,幸蒙慈爱,不胜愧感。”操曰:“公今至此,正可晨昏侍奉令堂,吾亦得听清诲矣。”庶拜谢而出。急往见其母,泣拜于堂下。母大惊曰:“汝何故至此?”庶曰:“近于新野事刘豫州,因得母书,故星夜至此。”徐母勃然大怒,拍案骂曰:“辱子飘荡江湖数年,吾以为汝学业有进,何其反不如初也!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冑,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骂得徐庶拜伏于地,不敢仰视。母自转入屏风后去了。少顷,家人出报曰:“老夫人自缢于梁间。”徐庶慌入救时,母气已绝……徐庶见母已死,哭绝于地,良久方苏。曹操使人赍礼吊问,又亲往祭奠。徐庶葬母柩于许昌之南原,居丧守墓。凡曹操所赐,庶俱不受。(《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

至此,徐庶的人生悲剧已然铸就,身为笼中鸟的他除用一言不发来发泄心中的无穷愤怒外,唯有一死,而麾下人才济济的曹操并不在乎他是否积极出谋划策,只要他不能再为对手刘备助力,就已经达到了曹操的目的。

分析历史人物徐庶,既无需判定曹操、刘备的忠奸善恶,也无需判定徐母的政治立场正确与否,只需关注徐庶是否真正了解自己的母亲。自幼丧父的徐庶由母亲抚养成人,对母亲感情之深自是不言而喻。于是在闻悉曹操以母亲的生命相要挟时,事母至孝的徐庶便乱了方寸,不顾一切地赶到许昌救母。

“百善孝为先。”古人以孝治天下,徐庶此举完全符合孝道的规范。亚圣孟子在《孟子·尽心上》中便公开宣传亲情至上:“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孟子曰:‘执之而已矣!’‘然则舜不禁与?’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然则舜如之何?’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故而,在徐庶提出辞行救母的请求之后,麾下人才奇缺的刘备即使很需要徐庶继续帮他运筹帷幄,也不好意思劝阻他留下来。

可惜事与愿违,本想救母却害了老母亲。徐庶的抉择错就错在他其实并不真正了解自己深明大义的母亲,故而他的一片孝心反而让老母亲觉得蒙受了污辱。“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岂不识曹操欺君罔上之贼?刘玄德仁义布于四海,况又汉室之冑,汝既事之,得其主矣。今凭一纸伪书,更不详察,遂弃明投暗,自取恶名,真愚夫也!吾有何面目与汝相见!汝玷辱祖宗,空生于天地间耳!”从徐母责骂徐庶的这番话语中,不难想见她老人家对儿子的选择是何等的失望!

在徐母亡故之后,东汉末年又出了一位深明大义的母亲,衍生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叙母勉子”故事。

姜叙母者,天水姜伯奕之母也。建安中,马超攻冀,害凉州刺史韦康,州人凄然,莫不感愤。叙为抚夷将军,拥兵屯历。叙姑子杨阜,故为康从事,同等十余人,皆略属超,阴相结为康报仇,未有间。会阜妻死,辞超宁归西,因过至历,候叙母,说康被害及冀中之难,相对泣良久。姜叙举室感悲,叙母曰:“咄!伯奕,韦使君遇难,岂一州之耻,亦汝之负,岂独义山哉?汝无顾我,事淹变生。人谁不死?死国,忠义之大者。但当速发,我自为汝当之,不以余年累汝也。”因敕叙与阜参议,许诺,分人使语乡里尹奉、赵昂及安定梁宽等,令叙先举兵叛超,超怒,必自来击叙,宽等因从后闭门。约誓以定,叙遂进兵入卤,昂、奉守祁山。超闻,果自出击叙,宽等从后闭冀门,超失据。过卤,叙守卤。超因进至历,历中见超往,以为叙军还。又传闻超以走奔汉中,故历无备。及超入历,执叙母,母怒骂超。超被骂大怒,即杀叙母及其子,烧城而去。(皇甫谧《列女传》)

被徐母视为国贼的曹操,在历城太守姜叙母亲的心中成了正面人物。在马超攻下冀城,太守韦康遇害,冀城参军杨阜来到历城劝说太守姜叙联手抗击马超,而姜叙犹豫不决之时,母亲出面晓以大义,促成了姜叙和杨阜一起出兵袭击马超。马超则乘姜叙率军前来攻打冀城,而率骑兵攻下历城,活捉了姜叙的母亲,要其给姜叙写信劝降。姜母坚贞不屈,痛骂马超,由是被马超杀害。马超兵败后,姜叙母亲的故事传到了京城许昌,曹操听说此事后嘉叹不已,立马写下手令,予以褒扬。

后人对徐庶的母亲和姜叙的母亲均赞扬有加,而对徐庶的错误抉择,多数人却选择了原谅或者失语。古人云:“知子莫如父”,意谓没有人能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如果以名士徐庶为例,则不能不令人遗憾地承认,世间许多被人称为孝顺的子女,其实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故而也难以做到真正的孝顺。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6 23:0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