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好问
鹧鸪天·偃蹇苍山卧北冈
偃蹇苍山卧北冈,郑庄场圃入微茫。即看花树三春满,旧数松风六月凉。蔬近井,蜜分房,茅斋坚坐有藜床。傍人错比扬雄宅,笑杀韩家昼锦堂。
这是一首自赞隐居生涯的抒情小词。遗山在金亡之前,或辗转流徙以避兵祸,或汲汲仕途以求取功名,并无如此词中所表现的安宁环境与恬适心情。金亡之后,他心灰意冷,绝意仕进,闭门著书,过了二十三年的草野遗民生活,直至辞世。此词应是这一漫长隐居期中的作品。因为它的风格情调、心境意态,都是典型的隐士式的;这种咏叹,只可能发自一位久与功名荣禄绝缘的老人之口。
一上来的二句,写隐居躬耕处的地理形势。偃蹇,山高峻的样子。词人的隐居地在山下,田圃北面的冈子后,俯卧着高峻的山峰。郑庄,有一家颇为流行的选本注曰:“在今河南省郑县,”把它解释成一个具体地名,这是不对的。查元好问年谱及传记碑铭、诗词文作品,可知他虽在河南境内留有形迹,但却从未在河南郑县逗留和筑室定居过(建国后的行政区划也无郑县,只有郑州和新郑)。这里“郑庄”是用典,指西汉初的郑当时。郑当时字庄,陈(今河南淮阳)人。武帝时为大农令。任侠而尚义,爱贤好客。后为客所累,落职。《史记·汲郑列传》称:“郑庄、汲黯始列为九卿,廉,内行修絜。此两人中废,家贫,宾客益落。及居郡,卒后家无余赀财。”因此太史公叹道:“夫以汲、郑之贤,有势则宾客十倍,无势则否,况众人乎?”可见词人这里是以那位德行修洁,退废无势之后门庭凄冷、宾客不至的汉代郑庄自况,以喻示自己隐居的环境与心境,为下文“扬雄宅”作铺垫。下片后二句,以春夏二季为代表,记场圃四时风景之佳与气候之美。这里使用对仗,愈显得文彩斐然,风物清丽。三春之花树与六月之松风,一“满”一“凉”,满纸生辉,令人读之,不觉跃跃然而生寻幽探胜、与词人同享山林之乐的念头。
下片前半,续写茅斋内外的充满自然质朴之趣的生产、生活设施,进一步表现词人屏隔尘世、复归自然的思想趋向。词人说,他自种的蔬菜都靠近井旁,颇便于灌溉;院子里养了蜜蜂,在排列不断的各个蜂房里,蜜蜂正忙着酿造蜂蜜。词人卧室里供坐卧的,是藜木造的粗糙而耐用的床。庾信《小园赋》云:“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茅斋坚坐”句本此,这是以汉末高士管宁自况,以坚坐“藜床”来象征清贫自守不慕荣利的决心。全词末二句云:“旁人错比扬雄宅,笑杀韩家昼锦堂。”这里巧用两个象征意义绝然相反的典故一扬雄宅与昼锦堂,以形成鲜明的对比,确当地表现了词人不慕浮世荣华利禄、甘心于清苦寂寞的遗民节操。杜甫《堂成》诗云:“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这是老杜在成都草堂建成之后即事言怀的名句。遗山一字不动地移用杜诗的前一句,意亦以扬雄闭户著书时的幽单清贫生活相比,自嘲之中隐含自得其乐之旨。西汉末,扬雄闭门著书,而居处以寂寥简陋著称。故晋代左思《咏史》诗云:“寂寂扬子宅,门无卿相舆。寥寥空宇中,所讲在玄虚。”唐代卢照邻《长安古意》诗亦云:“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他们都以扬雄自比。老杜诗即祖左、卢句意,以清贫自守为荣。遗山用杜句,从思想上看是对士大夫传统美德的继承。这种寓意,因为又引入“昼锦堂”作反衬,显得思想趋向更加强烈,抒情意味更加浓厚了。秦末项羽有“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之语。后因称富贵还乡为“昼锦”,北宋宰相韩琦致仕归相州(今河南安阳)后,建造昼锦堂,表现了一种极庸俗的富贵情调。当时欧阳修还作《昼锦堂记》捧场,更加庸俗无聊。遗山此处以“笑杀”一词表示极端轻蔑的态度,突出了自己看破荣利的高尚旨趣。全词写得平易晓畅,别具冲淡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