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赵洪林
寒城猎猎戍旗风, 独倚危楼怅望中。
万里山川唐土地, 千年魂魄晋英雄。
离心不忍听边马, 往事应须问塞鸿。
好脱儒冠从校尉, 一枝长戟六钧弓。
罗隐
罗隐生活在李唐王朝的末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外族不断入侵,百姓揭竿而起。诗人在这样的政治环境里,“十上十不第”,终于做完了科举梦,开始了漫长的浪游生活。他的足迹遍及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河北、山西、四川、陕西。《登夏州城楼》就是他在陕西游历时所写下的诗篇。
夏州,又名榆林,在今陕西北部,城在无定河支流清水东岸,紧倚长城,向来以险隘著称。诗人从江南水乡,来到长城脚下的塞北,独自一人登上城楼瞭望,只见旌旗猎猎,寒风萧瑟。望着眼前的古战场,不禁百感交集:这里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一望无际的山川,自古是唐朝的上地。在这片上地上,长眠着守边卫土的将士。诗人用“千年魂魄晋英雄”一句,交代出早在晋代,晋朝大将军带领士卒,与大夏国的赫连勃勃作战一段历史史实。在那次战役中,有不少将士尸横边塞,终于成功地守卫了晋朝的国土不受侵犯。因此,即使将士们长眠地下,也会有后人想到他们,凭吊他们。“离心”,指欲离开之意。但是听到边关那萧萧战马催人出征的鸣叫,竟不忍心离开。往事如烟,只好去访问传书的鸿雁。诗人来到塞北,自然会想到古往今来与塞北相关的人物。塞鸿,即鸿雁传书的典故。说的是西汉民族英雄苏武,出使匈奴,被扣流放在北海(今贝加尔湖)牧羊,共十九年,而不改其志。传说他曾在雁足上系书,使汉朝知道他还活着(其实是汉使诈骗匈奴的话),最后终于回到长安。苏武忠君爱国的气节,受到后人的广泛敬重。诗人来到塞北边关,想到这样一位高风亮节的先贤,敬重之情油然而生,是很自然的。如果说,这首诗的首联、颔联、颈联是交代了诗人此时的处身立地,所思所想的话,那么,尾联则进发出强烈的思想火花:“好脱儒冠从校尉,一枝长戟六钧弓”。诗人不仅是不忍离去,而且要操起长戟,拉开强弓,直接投身到守边卫土的战斗中去。颠沛流离、浪迹天涯的诗人,面对着内忧外患、苦难深重的祖国,心中升腾起保家卫国的豪迈情感。这种豪迈的情感,基于他对祖国山河的炽热的爱,对黎民百姓的深沉的爱。是的,他曾背井离乡,屡试不中,对自己的命运有强烈的愤懑不平之气。“难将白发期公道”。他的诗,相当多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绪。更多的诗,指斥了朝廷的昏聩、用人不当,揭露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社会。但是,当他身处边关,面对外族的入侵时,他仍然有挺身而出的豪迈气概。“位卑未敢忘忧国”,在这样一个小人物身上,凝聚着热爱祖国、挚爱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情感。
《一瓢诗话》在论到罗隐的诗时曾说:“罗昭谏为三罗之杰,调高韵响,绝非晚唐琐屑,当与韦端己同日而语。”确实如此,《登夏州城楼》这首诗写得气势不凡,苍凉冷峻之中透出勃勃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