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美刺
释义

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美刺

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美刺

古代诗学概念。“美刺”之说,成为系统理论概念,是汉儒之事。但追溯源流,则早在先秦时代,已见影迹。《诗经·魏风·葛履》:“维是褊心,是以为刺。”运用诗歌武器,对于社会不平现象作出讽刺和批判。《诗经·大雅·蒸民》:“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穆,和美。意谓尹吉甫作诗歌颂,其和美犹如化养万物的春风,让人受到感染。《诗》三百篇,诗人针对不同的社会现实,美刺并用,爱憎分明。但当时重在具体运用,而没有及时对“美刺”作出理论总结。直到汉初,《毛诗序》(包括大、小序)才提到理论上来概括。如《诗大序》在解说“六义”时提出了“美刺”概念:“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这是“美”。“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这是“刺”。在《毛诗》小序中,更是具体运用“美刺”理论来具体分析诗歌作品,被后儒视为典范。其实,汉时何止是儒家古文学派的《毛诗》,即儒家今文学派的三家诗,也曾广泛运用“美刺”理论来分析《诗经》作品。如《关雎》之诗,薛君《韩诗章句》曰:“故咏《关雎》,说淑女,正容仪,以刺时。”张楫《齐诗》以为《伐檀》是“刺贪”(见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这是“刺”。《汉书·董仲舒传》载其对策:“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弊,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诗人美之而作……后世称诵,至今不绝。”董仲舒习《齐诗》,一样称“美”。后来汉末大儒郑玄学兼今古文,他在《诗谱序》中明确提出:“论功颂德,所以将顺其美;刺过讥失,所以匡救其恶。各于其党,则为法者彰显,为戒者著明。”认为诗歌“美刺”,反映了诗人对于所反映事物的立场、态度和评价,或是歌颂美好事物,作为榜样,加以敬仰和学习;或是讥刺丑恶的事物,作为反面教材,加以无情的讽刺和鞭挞,号召人们反对它、抛弃它。当然,汉儒之“刺”,是有局限的,《毛诗序》所谓“主文谲谏”,郑玄释为“咏歌依违,不直谏”,孔颖达释为“不直言君之过失”,要求符合“温柔敦厚”的诗教。这又会削弱“美刺”理论的现实性和斗争性。但总的说来,“美刺”理论对后代古典现实主义优良传统,产生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如杜甫、白居易等,无不运用这一锐利武器,就像史家褒贬历史一样,针对现实斗争,积极干预生活。直到今天,文学的歌颂与暴露问题,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0/6 22: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