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缜密
古代诗学概念。指细致绵密、浑成自然的风格。《礼记·聘义》:“缜密以栗。”原是以美玉纹理细密,质地坚硬,形容人的品格。后来扩展到诗歌领域,唐代司空图《诗品》列为一品:“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当中四句形容作品细致、绵密的品貌如水之流放,露之微滴,对它的营构、观照都当仔细从事。“缜密”可包含多层次的含义,景象、情节等自身呈现的特点,及对它们的结构布局,尤以后一方面为人注意,但大多是技法层次的谈论,讲究照应、紧凑。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启行之辞,遂萌中篇之意,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李渔讲“针线细密”(《闲情偶寄》),施补华论诗:“收处作回顾之笔,兜率全篇,恰与起笔倒人者相照应,最为整密可法。”(《岘佣说诗》)哈斯宝赞曹雪芹之手笔“文思之深有如大海之水,文章的微妙有如牛毛之细,脉络贯通,针线交织”(《新译红楼梦》序)。司空图之突出处在于对“缜密”作了辩证的理会,即以为“缜密”不仅是艺术风格的问题,更关系到艺术构思的问题,并以“语不欲犯,思不欲痴”二句,说明进行艺术构思时,功夫要缜密,思路须活泼,要避免前后矛盾,重复雷同。其迹象应“如不可知”。他还以春天之天涯绿遍和雪月辉映之素莹形容“缜密”之浑成自然、不着痕迹的境界,不局限于技法之一隅,而是联系到作品整个的情调、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