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典故·瑶池王母
典源出处 《山海经·西次三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穆天子传》卷三:“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王母,好献锦组百纯口组三百纯,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后而野。’” 《汉武帝内传》:“夜二更之后,忽见西南如白云起,郁然直来,径趋宫廷,须臾转近,闻云中箫鼓之声,人马之响。半食顷,王母至也,悬投殿前,有似鸟集,或驾龙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鹤,或乘轩车,或乘天马,群仙数千,光耀庭宇。既至,从官不复知所在,唯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龙,别有五十天仙,侧近鸾舆。……王母唯扶二侍女上殿。……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金褡襡,文采鲜明, 光仪淑穆, 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太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璚凤文之舄,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真灵人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口有盈味,帝食辄收其核。王母问帝。帝曰:‘欲种之。’母曰:‘此桃三千年一生实,中夏地薄,种之不生。’帝乃止。”《淮南子·坠形训》:“昆仑墟中有增城 (一作层城) 九重。”《史记·大宛列传》引 《禹本纪》:“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其上有醴泉、瑶池。”
释义用法 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本是一形貌奇特的神人。后经演化,遂成为一美貌尊贵的贵妇人式的神仙,且与周穆王、汉武帝等帝王有所往还宴饮,并以仙桃与汉武帝。后以此典表现仙家或长生不老,求道访仙之事。
用典形式
【王母】 晋·陶渊明:“玉台陵霞秀,王母怡妙颜。”宋·汪元量:“宴罢蟠桃王母去,江南肠断贺方回。”
【西母】 唐·白居易:“斋心谒西母,瞑拜朝东君。”宋·张元干:“西母醉中微笑,看蟠桃初结。”
【阿母】 宋·杨亿:“天孙已度黄姑渚,阿母还来汉帝家。”宋·刘秉:“阿母暂来成底事,茂陵宫桂已苍苍。”
【金母】 宋·苏轼:“娲皇得道自神仙,金母长生不计年。”
【西王母】 唐·储光羲:“君看西王母,千载美容颜。”清·黄遵宪:“遥望西王母,虎齿发蓬蓬。”
【西海期】 唐·王昌龄:“拜受长年药,翩翻西海期。”
【献桃人】 唐·李商隐:“海迷求药使,雪隔献桃人。”
【瑶池母】 宋·杨万里:“辇中似是瑶池母,凤舄霞裳剪云雾。”
【王母种桃】 唐·高适:“更道玄元指李日,多于王母种桃年。”
【王母移桃】 唐·李贺:“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层城阿母】 唐·顾况:“下看人界等虫沙,夜宿层城阿母家。”
【阿母种桃】 唐·刘禹锡:“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二千岁。”
【虎齿豹尾】 明·陈子龙:“何来一少女,虎齿豹尾,瀛瀛熊熊,贶汝大功。”
【瑶池王母】 唐·杜甫:“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瑶池阿母】 唐·李商隐:“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
【增城阿姥】 唐·刘禹锡:“偶然相遇人间世,合在增城阿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