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词·辛弃疾词《水龙吟》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释义

词·辛弃疾词《水龙吟》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词·辛弃疾词《水龙吟》原文|注释|译文|翻译|鉴赏

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据古典文学出版社影元本《稼轩长短句》,下同)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省历城县)人。早年曾聚众二千抗金,失败南归。官建康通判,知滁州,提点江西刑狱,湖北转运副使,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使。后落职闲居。晚年又复起,在绍兴、镇江等地任职。以词著称,是南宋的伟大爱国词人。其词以豪放为主,不拘一格,人称“苏、辛”。著有《稼轩词》。

《水龙吟》是稼轩词集中的名篇之一,作于南归初期身为下僚时。词的主旨是抒写登临赏心亭时即景而生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感。全词风格沉郁顿挫,多用事典来曲折含蓄地表达感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稼轩词,“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此词可谓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上片从写景落笔。由“献愁供恨”四字可见作者所写全属哀景。“落日”、“断鸿”,一看字面就更是不言而喻,景语往往便是情语,由此引出“江南游子”以下五句。这五句有好几层互有联系的意思。作者家在北方济南,如今漂泊江南,故称“游子”。游子思乡,乃人之常情,为换头两句埋下伏笔。这是第一层意思。北方之人为什么来到江南作客? “把吴钩看了”一句将答案暗寓其中。吴钩是用以杀敌的武器,作者自北徂南,目的正在于横戈跃马,扫清中原,现在不能“操吴戈兮被犀甲”以与不共戴天的敌人周旋于疆场之上,而只能默默地“看”,说明平生大志迄未实现,其满腔忧愤可想而知,这又为下片“可惜流年”三句埋下伏笔。这是第二层意思。“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忧愤至极,乃有“栏干拍遍”的动作。作者另有《鹤鸣亭绝句》云:“饱饭闲游绕小溪,却将往事细寻思;有时思到难思处,拍碎栏干人不知。”以诗况词,可知拍遍栏干的动作交织着不堪回首往事和无力改变现况的复杂心情。“栏干拍遍”仍不能排遣忧愤,最后只能一洒英雄之泪,为歇拍埋下伏笔。这是第三层意思。然而由拍遍栏干到最后流下英雄之泪中间,还有一系列思想、感情斗争和变化的过程,作者在上片暂时打住,仅以“无人会,登临意”两句了之,从手法上说,似乎为了留待下片分解,可是写到下片,却又欲吐不吐,似答非答: 当年张翰想回家就干脆弃官归里,自己则是有家思归归不得,故云“休说鲈鱼堪脍”。既然有家归不得,只好作退一步设想——在江南“求田问舍”吧,然而立即又作了自我否定,暗寓“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之意,仍不直说,而仅以“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之句带过,这是为了压抑自己的真情而故作的吞缩之笔。横竖不行,左右不是,在进退两难的情况下满腔愁恨该像火山一样爆发了吧,却又不然,而是用时光的流逝和景物的萧瑟来暗寓年华的消逝和国势的艰危,大有“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致。歇拍拈出“英雄”二字,又复牵合美人一并言之,貌似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其实还是采用摧刚为柔的手法。谭献《词辨》云:“裂竹之声,何尝不潜气内转。”陈洵《海绡说词》也说:“稼轩纵横豪宕,而笔笔能留,字字有脉络。”可谓知音。

或以为此词过片两句是写作者表示自己不愿意学张翰忘怀时事,弃官归乡。这样解释,非但不符合作者的真实的思想(作者《满江红·题冷泉亭》歇拍“恨此中风物本吾家,今为客”之句可证),也难以见出全词在层层递进之中时有跌宕顿挫的笔趣和匠心,给人以故意拔高作者思想境界的感觉。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2:5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