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于向自然学习
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曲仁里人,李耳童年的命运是不幸和孤苦的。在他还没有出世的时候,父亲就已经去世了,据史书记载李耳生来禀赋气质就与常人不同,他额头宽阔,耳朵长得又大又重,四方大口,嘴唇很厚,牙齿却很稀疏。
李耳自幼就肯动脑筋,善于向自然学习。有一次他和一群孩子在野外看到了一棵大树,于是大家开始判断那是一棵什么树。一个孩子看到树的前面写着一个“槐”字,于是便叫道:“那是一棵槐树。”
小李耳看到树的另一面写的则是一个“楝”字,他反驳说:“不对,那是一棵楝树。”
于是,他们争执不下,最后去问一个很有知识的老农,才弄清楚了既不是槐树也不是楝树,而是一棵合欢树。这件事让小李耳懂得了看问题要全面,不仅要看正面,还要看反面。
李耳从小就非常好学,他出身于士大夫家庭,所以读了不少的书,由于失去了父母,他受了许多的苦。但是苦难更激起了他旺盛的求知欲。同族的人看他十分的好学,就为他请了一位精通殷商礼乐的老师商容,李耳从商容那里学了许多礼仪方面的知识。
有一次商容病了,李耳去探望他。进了门李耳问:“先生病得很厉害,还有什么话要教诲弟子的吗?”
商容说:“经过故乡的时候要下车,你知道这个礼节吗?”
李耳答道:“大概是表示不忘根本的意思吧!”
商容听了非常满意。李耳从商容那里学了许多殷商礼制的知识。这为李耳以后反对“礼”和“仁义”打下了基础。因为他了解礼,非常明白它的症结所在。
李耳还很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学习书本以外的东西。有一次在野外他遇上了求雨的人们,因为天气干旱,种田的人为了求雨,就不停地磕头祭神,有的额头都磕起了大包,这使得李耳开始对水进行思考。
李耳认识到了水的重要性。没有水就没有万物,没有生命,水看起来是那样的柔弱,却又具有无坚不摧的力量。通过对水的思考,他进一步认识到了柔与刚的对比关系。李耳的思想渐渐地丰富完备起来。
后来,李耳做了周王朝藏书史官,也就是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职位。这使他有机会学得更多的知识,就这样,通过书本和现实多方面的学习,他终于完善了自己的哲学。
在李耳看来,天下万物发展有一个总的根源,这就是道,它广大无边川流不息,川流不息而伸展辽远,人只有找到生命的本源,生命才会有快乐,才会有意义。
李耳是当时的饱学之士,他以渊博的知识而名扬天下。孔子曾与鲁国的南宫敬叔一起到了周的都城,向老聃请教“礼”的问题。
孔子说:“我研究《诗经》《书经》《周礼》《易经》等书,深明周公、召公成功之路,并且拜见了七十多个国君,但谁也没有采用我的主张。看来说服人们真是太难了。”
李耳说:“你那六艺全都是先王时代的陈旧历史,你现在所修的,也都是些旧东西,就像是先人留下的脚印,你说那些能有什么用呢?”
临别时,老聃告诉孔子说:“孔丘呵,你所要恢复的周礼,当年倡导它的人骨头都烂没了,周礼也失去了它原有的生命力。抛弃你的娇气和过大的志向吧,这些东西对你没有好处的。”
孔子从老聃那儿回来,三天没有说话。子贡很奇怪地问:“老师,你为什么不说话呢?”
孔子说:“我如果遇到某人的思想如同飞鸟一样放达时,我可以用似弓箭般准确的论点来制服他;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麋鹿一样快捷时,我可以用猎犬般的敏锐来捕获它;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鱼一样遨游于深渊中,我可以用钓钩来诱捕他。”
孔子继续说道:“然而如果对方的思想像龙一样,乘云驾雾,无影无形捉摸不定,我就没法去追逐和捕捉他了。我见到的老聃,思想境界就像遨游在太虚中的龙,使我瞠目结舌说不出话来,弄得我心神不定,不知道他到底是人还是神啊。”
李耳满腹学问,很有远见卓识,晚年的时候他对统治者的腐败和淫乱越来越厌恶,他深知当时的社会条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于是就辞掉了职务,骑着青牛向西走去。
在西行的路上经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盛情地款待了他,并请求李耳将其学问写成一本书留给世人。于是李耳就坐下来写了一本《道德经》,全书大约五千多字。写了这本书后李耳就骑牛出了关,此后就再也没有人能知道他的下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