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古文观止·苏轼·石钟山记苏轼》鉴赏
释义

《古文观止·苏轼·石钟山记苏轼》鉴赏

古文观止·苏轼·石钟山记苏轼

《水经》云【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3】, 微风鼓浪, 水石相搏, 声如洪钟。是说也, 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 【4】,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5】, 得双石于潭上, 扣而聆之【6】, 南声函胡, 北音清越【7】, 枹止响腾, 馀韵徐歇【8】。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 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9】, 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 【10】, 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11】, 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12】, 送之至湖口 【13】,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 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硿硿然 【14】。余固笑而不信也。至其夜月明,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 如猛兽奇鬼, 森然欲搏人【15】, 而山上栖鹘【16】, 闻人声亦惊起, 磔磔云霄间 【17】; 又有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18】, 或曰此鹳鹤也【19】。余方心动欲还, 而大声发于水上, 噌吰如钟鼓不绝【20】。舟人大恐。徐而察之, 则山下皆石穴罅【21】, 不知其浅深, 微波入焉, 涵澹澎湃而为此也 【22】。舟回至两山间, 将入港口, 有大石当中流, 可坐百人, 空中而多窍 【23】, 与风水相吞吐, 有窾坎镗鞳之声【24】, 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 “汝识之乎? 噌吰者, 周景王之无射也 【25】, 窾坎镗鞳者, 魏献子之歌钟也【26】。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27】,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28】,而言之不详; 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29】, 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而笑李渤之陋也。



【注释】

【1】《水经》:我国古代的一部地理书。

【2】彭蠡:今江西之鄱阳湖。

【3】郦元:即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为地理学名著,且富有文学色彩。

【4】磬(qing):古代用玉或石制成的一种乐器。

【5】李渤:唐朝洛阳人,江州刺史,曾作《辨石钟山记》一文。

【6】扣:敲击。聆:听。

【7】“南声”两句:南边的那块石头声音浑浊,北边的那块石头声音清亮。

【8】“枹(fu)止”两句:鼓棰不敲了,响声还在飞扬,余音不绝。

【9】铿然:声音响亮有力。

【10】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丁丑:农历六月初九。

【11】齐安:今湖北省黄冈县。适:往。临汝:今河南省临汝县。

【12】迈:苏轼之长子苏迈。饶: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县。尉:县尉。

【13】湖口:今江西湖口县。

【14】硿硿(kong)然:击石之声。

【15】森然:阴森可怖的样子。

【16】鹘(hu):鸟名。

【17】磔磔(zhe):鸟鸣声。

【18】欬同“咳”。

【19】鹳(guan)鹤:鸟名。

【20】噌吰(cheng hong):形容钟声之洪亮厚重。

【21】穴罅(xia):洞穴和裂缝。

【22】涵澹:水波动荡的样子。

【23】 窍 (qiao): 窟窿。

【24】 窾坎镗鞳 (kuan kan tang ta): 钟鼓的声音。

【25】 周景王之无射 (yi): 无射为钟名, 制成于周景王二十四年。

【26】 魏献子: 为魏庄子之误。晋侯曾经送歌钟给魏庄子。

【27】 臆断: 想当然地断定。

【28】 殆 (dai): 大概。

【29】 斧斤: 斧头。



【赏析】

一代有一代之文化, 一代有一代之文化精神。宋代的文化精神是好怀疑, 崇创新, 所谓“六经注我”。体现在文学上, 就是议论入诗、议论入文。苏轼的诗文最典型地、也是最充分地体现了宋学的特点。例如说游记吧。游记一体, 多写地理、风光、间及人情风俗、典故轶闻。可是, 到苏轼笔下, 游记中也渗入议论, 渗入教训。所以, 他的游记与柳宗元的游记读起来完全是两种味道。苏轼的 《石钟山记》就是苏轼游记的代表作。以小窥大, 我们可以从这篇游记中体会一下宋学的风貌。

这篇游记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 《水经注》和唐人李渤对石钟山命名由来的两种不同说法。第二部分, 写自己的实地调查, 对石钟山的命名作出自己的解释。第三部分, 由此得出结论, 凡事不能主观臆断。

游记一开始, 既不叙事, 也不状物, 而是提出石钟山的命名问题, 这是贯串全文的一条线索, 围绕石钟山的命名来展开叙述、描写和议论。所以, 命名这一线索将全文紧密连在一起, 使叙述、描写、议论融为一体,使文章既能放得开, 又能收得拢, 没有一点松散的感觉。作者先从《水经注》的解释谈起。《水经注》是一部权威性的地理著作,历来评价很高。可是, 苏轼用“人常疑之”四个字, 提出了自己的怀疑。然而, 苏轼的怀疑也只是一种推测, 所谓“今以钟磬置山中,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接着, 作者又提出唐人李渤的解释, 讽刺他“自以为得之矣”, 而结以“余尤疑之”。可是, 苏轼的否定仍然是出于一种主观的推测:“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而此独以钟名, 何哉?”第一段摆出两种解释, 一结以“人常疑之”, 一结以“余尤疑之”。命名问题未能解决, 这就吸引着读者往下读。

第二段是游记的中心。写元丰七年六月, 苏轼带着长子苏迈游石钟山的经过。如果光是讲命名, 发议论, 也就不成其为游记了。然而, 单纯地写游览, 也就体现不了苏轼游记的特点了。这一段大致分三层意思。首先, 作者交待了游览石钟山的缘由、时间、人员。讲寺僧使小童持斧扣石,而“余因笑而不信”的情况。这就又扣住了命名问题,与上文的李渤“扣而聆之”相呼应。接着,直接写夜游石钟山的所见所闻,这是第二层,也是全文的核心。这一层文字,显示了苏轼状物写人的艺术才华。时间是夜晚,环境是月光下的绝壁。写大石则“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写动物,则“山上栖鹘”,“磔磔云霄间”;而鹳鹤之声,“若老人欬且笑于山谷中者”。这些文字不但是在写物,也是在写人。是通过人对景物的感受来写景物。写山中月夜,怪石奇写给人的阴森之感。这是一种阴森森的美。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事实上,作者不仅是在写景,也不仅是在写人,而是在为后面的议论作准备。即是说,一般人到石钟山,见到这样阴森可怕的景象,也就回头踏上归程了。苏轼当时也是“方心动欲还”。而就在这时,只听得“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十分害怕,而苏轼这个有心人,却欣喜地发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山下皆石穴罅”,“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而又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苏轼因为找到了对石钟山命名的满意的解释,十分兴奋,所以,他对长子苏迈开玩笑地说:“噌吰的声音就像周景王的无射钟,那窾坎镗鞳的声音就像那魏献子的歌钟。”刚才那种阴森可怕的气氛为之一扫。这一段以多彩多姿的笔调,叙述了夜游石钟山的经过,描绘了石钟山的月夜奇景,描绘了水石相搏、声如洪钟的石钟山壮观。为下文的议论打下了基础。

文章的最后一段,首先通过亲身的体会,批评了“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错误。接着,就命名一事,谈了四种人的不同态度:郦道元的记载失之简单,士大夫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渔工水师则“虽知而不能言”,而李渤又无知浅薄。这就是全文的总结。

从这篇游记中,也可以看到苏轼散文的一般特点。思绪的活泼、语言的流畅、行文的舒卷自如,都是这篇游记的明显的特点。时而引经据典,时而议论风生。时而状物写景,时而叙事评论。自然从容却无松散之弊;写游记寓教训,却无枯燥之病。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0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