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结构类·排宕法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释义

结构类·排宕法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结构类·排宕法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 “西窗过雨”以下,用排宕法。(陈匪石 《宋词举》卷上)。

【词例】

齐 天 乐

王沂孙

一襟余恨宫魂断,年年翠阴庭树。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西窗过雨。怪瑶珮流空,玉筝调柱。镜暗妆残,为谁娇鬓尚如许? 铜仙铅泪似洗,叹移盘去远,难贮零落。病翼惊秋,枯形阅世,消得斜阳几度?余音更苦。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谩想薰风,柳丝千万缕。

【解析】排宕法是诗人在诗词创作中为使诗歌的感情跌宕起伏而采用的一种创作手法。它的表现形式常常是明知悲戚而疑是欢乐,明知无情而疑为有情。它的目的是为了造成作品中情感的波澜。在篇章结构中它往往能起到出人意外的作用,是常被诗人们运用的布局方法。

王沂孙是擅长咏物的。本篇写的是蝉。词是从一则关于蝉的凄婉动人的故事开始的。根据《古今注》记载,蝉是愤懑而死的齐王后的化身。年年岁岁、暮暮朝朝,蝉儿就在那冰凉的枝头、昏暗的树叶下声声悲鸣,向人们诉说着她的深深哀愁。到这里,小小的蝉儿似乎已被写尽了,平素人们印象中的蝉也只限于在枝上鸣唱的形象。但诗人却没有停止他的想象。你看,雨来了。雨大雨小,作者没说,但秋雨的骤临必然会带来蝉的变故。人道是“寒蝉凄切”,秋雨中的蝉必然是苦涩而又凄凉的。人们的心头也不禁因寒蝉凄苦的命运而沉重起来。作者此时的感受当然也同人们一样沉重,可奇怪的是,他却亲耳听到了瑶珮相互撞击所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和女子调弄玉筝上的弦柱所发出的琤琤琮琮的乐声。 难怪词人要感到奇怪了: 秋风秋雨中的寒蝉为何不是悲悲戚戚, 反而象是非常欢快的样子呢?读者也不禁为这不凡的秋蝉所迷惑不已了。接着词人又提出了疑问: 镜子也灰暗了,妆也残了,但为什么她的娇鬓还是那样美丽呢?“女为悦己者容”,她是为了谁呢?看来词人是怀疑她的“宫魂断”的。带着许许多多的疑问,我们走入了词的下片。下片的首句用的是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 的典故。铜仙流泪是因为他手中的承露盘被移去,而无法承接天上的雨露,因蝉是以饮露为生的,写到承露盘,其实是折回到写“宫魂断”的本意。接下去作者又顺势写出秋蝉晚年生活的凄凉景象。双翼病弱,形容枯槁,不知还能度过几度斜阳?下面是对蝉亦是对自己“独抱清高”,却又“顿成凄楚”的感慨。最后,词在空想薰风、柳丝带来的无限春意中缓缓拉上了帷幕。

在南宋的词作家中,王沂孙是精于运笔的。戈载曰:“其笔超,故有宕往之致。”陈廷焯评:“运以顿挫之姿,沉郁之笔。”两家的评价都准确地指出了王沂孙词的一个典型的技法特征——跌宕错落。本词中运用的“排宕法”正是这种写作技巧的一种具体表现。“西窗过雨”之后,作者“虽知其心之戚,转疑其心之欢”(陈匪石《宋词举》),情由戚至欢,感情的强烈逆转掀起了情节上的无限波澜。好象平缓流淌的河流突然遇到阻路的巨石,于平静中硬生生地激起巨变。词也由此变得动人心魄。本词的上下片联系极为紧密,这也得归功于“排宕法”。文需有势。本词从“西窗过雨”开始蓄势,至上片结尾,气势充沛到了极致,如汹涌的巨浪冲击阻流的礁石。作者在上片中从反面翻足的情感无处宣泻,提出的疑问无人解答。行至下片,诗意一变,由顺势写出,如巨浪破石,一泻千里。直至最后,波涛冲到尽头,江河回归宁静。整首词文脉相联,一气呵成。波澜壮阔而作者又驾驭自如,无怪乎有人要称王氏为“南宋之杰”了。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