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古文·始得西山宴游记》鉴赏
释义

《古文·始得西山宴游记》鉴赏

古文·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自余为僇人(1),居是州,恒惴栗(2)。其隟也(3),则施施而行(4),漫漫而游(5),日与其徒上高山(6),入深林,穷回谿(7),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8),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9),卧而梦,意有所极(10),梦亦同趣(11); 觉而起,起而归;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12)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13),望西山,始指异之(14)。遂命仆人过湘江(15),缘染溪(16),斫榛莽(17),焚茅茷(18),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19),则凡数州之土壤(20),皆在衽席之下(21)。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22),若垤若穴(23),尺寸千里(24),攒蹙累积(25),莫得遁隐(26);萦青缭白(27),外与天际(28),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不与培为类(29) 。悠悠乎与颢气俱(30),而莫得其涯(31); 洋洋乎与造物者游(32),而不知其所穷(33)。引觞满酌(34),颓然就醉(35),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36),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37),与万化冥合(38)。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39),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40)

是岁,元和四年也(41)

〔注释〕(1)僇(lu)人:同“戮人”,受侮辱、受迫害的人。柳宗元因贬官到永州,故以此自称。(2)恒:常常。惴(zhui)栗:忧惧不安的样子。(3)隟:同“隙”,指闲暇时。(4)施(yi)施:慢步走着的样子。(5)漫漫:随意地,漫不经心地。(6)其徒:指同伴。(7)回谿:曲折的溪流。谿: 同“溪” 。(8)披草: 分开草。(9)相枕: 枕作动词,相互靠在一起。(10)极: 至。(11)趣: 同“趋”,去,往。(12)怪特: 奇怪特别。(13)法华西亭: 法华寺(在零陵县城东山)西的一座亭子,为作者所建。(14)指异: 指着(西山)觉得特别。(15)湘江: 源出广西兴安县,入湖南省境,纳潇水,经长沙市入洞庭。(16)染溪: 即“冉溪” ,在零陵县西南,潇水的支流。(17)斫(zhuo): 砍。榛(zhen)莽: 丛生的草木。(18)茅茷(fa):茅草。茷:草叶茂盛的样子。(19)箕踞: 两腿伸直岔开(形如簸箕)而坐,是一种随意的姿态.遨: 遨游,这里指目游,眺望四周,尽情赏玩。(20)土壤: 指土地。(21)衽(ren)席: 坐席。衽: 卧席。(22)岈(xia)然: 形容山谷深。洼然: 形容山谷低凹。(23)垤(die): 蚂蚁筑在窠外的土堆。(24)尺寸千里: 写登高望远,眼前只在尺寸间,实则相距千里。(25)攒(cuan)蹙(cu)累积: 形容景物都聚拢在眼前。攒: 聚集。蹙: 紧缩。(26)遁隐: 躲避隐藏。(27)萦:围绕。青: 指山。 白: 指水。(28)际: 相连接。(29)培(pou)(lou):小土丘。(30)颢(hao)气:大自然之气,“浩气” 。(31)涯: 边沿。(32)洋洋乎: 完满的样子。造物者:指天地自然。(33)穷: 尽。(34)觞:酒杯。(35)颓然: 醉倒的样子。(36)苍然: 黄昏时的天色。(37)凝:凝结。释: 消散。(38)万化: 万物。冥合: 混合。(39)向: 以前。(40)志: 记。(41)元和: 唐宪宗年号。元和四年: 公元809年。

〔鉴赏〕《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柳宗元所写的《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因王叔文事件贬为永州司马后,寄情山水,形诸笔墨,写了不少游记。历代文学评论家对柳宗元的游记评价很高,《永州八记》尤为著称。《永州八记》是八篇独立的文章,又是相互联贯的。犹如中国的“通景画”,八幅屏条每幅自成章法,各为一幅画; 如将八幅并列挂起来,幅与幅之间的章法是相联贯的,又合成为一幅画。《永州八记》颇具有这种特色。

一篇文章定题后从何落笔,从什么地方开头?前人讲文章的布局有所谓题前意、题中意、题后意。一篇文章中有一部分内容是题目前的意思就叫题前意; 是题目的中心意思叫题中意; 还有题后的意思叫题后意。《始得西山宴游记》这篇文章一开头写的就是题前的意思。“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作者在文章一开头写了“自余为僇人”这一句,却省略了好多内容,如有关王叔文的事件,自己前后两次贬官的经过等,因此处没有必要去写,故只用一句“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是何州没有写明,前面讲过柳宗元在永州写过不少游记,这篇文章乃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是永州游记的第一篇,所以不用指明永州,只用“是州”。“恒惴栗”三字说明柳宗元写文章在用词造句上很注意创新,绝不用陈语。这与韩愈提倡“惟陈言之务去” 、“师其意不师其辞” 的观点是一致的。如用“惴惴不安” ,就是一般的陈语了。“恒惴栗”不仅写出了当时他在永州时的心情,也说明了他的处境。为什么“恒惴栗”? 因为自己是个“僇人” 。“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隟同隙,这里不用空隙、闲空、闲暇等词语,同样是用词上的创新。“施施而行”是徐行貌,在空闲的时候或公余之暇“施施而行,漫漫而游”。这里用了叠字与同样句式,更显示出人物的神态。“漫漫而游”是表示没有一定的目的。前人解释漫漫为随意的意思,“漫漫而游”就是听其所之。“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既写了人物的外表行动,也反映出人物悠闲的心情。“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这里高山用了“上” ,深林用了“入” ,回谿用了“穷”,用得十分恰当。以上几个句式也相同。散文一般不象辞赋、骈文讲究排比、对偶等,但可以连续用几句同样的句式。“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句式又作了变化,这是整齐中注意到错综。泉水清澈用“幽”,石头呈现各种形态用“怪” ,也是用词上的变化。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西山。“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这里每句第一个词与前句末了一个词相同,用了所谓“顶针法” ,概括了一个接着一个的活动。前人写文章有的地方写得很具体,有的则写得很概括,注意详略之分,是为了突出重点,抓住中心。以上从“无远不到”至“倾壶而醉” ,就有很多具体的内容略去了。其中“披草而坐”的“披”字是说山上的草长得很高,所以用个“披”字,把草分开来坐下。文章从“施施而行”到“更相枕以卧” ,主要是写人物的活动。游记写景物、人物活动还容易写,写人物的心情就比较难了。有人说柳宗元的游记是学习郦道元的《水经注》的,其实郦道元的《水经注》只是景物写得好,写人物的心情不及柳。如“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这两句是写作者刚才游览时意念到的东西,在梦里也出现了。这两句前人评论是学习楚辞《招魂》的意思,但柳宗元乃是“师其意不师其辞” 。接着是“觉而起,起而归” 和前面的 “无远不到”一样,都是为了突出西山,是一种陪衬的写法。作者游了高山、深林、回谿、幽泉怪石等,玩得很高兴,因而产生了这样一个感觉: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即凡是永州的美景名胜不同寻常的,我都游览到了,为我所有了。“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还未知道这样怪特的西山,这样更美好的景物的存在。以上为文章的第一部分,是所谓题前意。“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这末尾一句的“始知” 二字,前人谓之“入题”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结束上文而打开下文。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 ,“今年”是指哪一年未写明,而在文章末尾写上“是岁,元和四年” 。通常的写法是前面写明“元和四年”后面就用“今年” ,这里把它倒过来,又是一种富有变化的写法。就柳宗元写的很多游记来看,一般都不写明具体的年、月、日期。这篇写上年、月、日期,目的是为了突出西山之不同,这次游西山值得记忆,大书特书,所以把具体的日期也写上。下面开始叙述发现西山的经过。“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这里又用“始” 字,前面的“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的“始” 为第一个“始” 字,是“未始知” ,此处为第二个“始” 字,是“始指异之” ,同样两个“始” 字作用不同。此处“异之” 跟前面的“怪特”相呼应,还有补充的意思。“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 。“遂命仆人” 起着前后承接作用,远远看到西山“异之”而想去游玩,即命仆人先行开道。“过湘江,缘染溪”则标明了去西山的地理位置。“斫榛莽,焚茅茷”是写荒山道路的开辟整理。这里仅用了六个字,至于路上的经过都省略未写,直接写了登上西山“穷山之高而止”,不写山有多高,“穷” 即“尽” 即登上最高处。“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一句写登山的情景,一句写山上的游览。“遨”就是“游” ,是同义词,这里不用“游”而用“遨” ,也是用词上的避熟就生。“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一般人写山的高度往往用数目字。还有一种写法,如姚鼐的《登泰山记》写登上日观峰,看到许多山,“而皆若偻” ,如弯腰曲背一样,以此说明日观峰的高度。此处写登上西山的最高峰,看到许许多多山,不仅是永州地区的山,包括永州邻近的山都在“衽席之下” ,说明西山是永州一带最高的山。前人写文章有所谓惜墨如金,此处也省略了不少笔墨。接着写站在西山最高峰看到下面高高低低的许多山峰的姿态。“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尺寸千里,攒蹙累积”就是从高处往地面看去,千里之远,如同尺寸。许多山重重叠叠好象挤在一起,山外有山,峰上又有峰。这八字概括了群山的千姿百态。“莫得遁隐”是说站在西山最高处一望无际,四周围的任何山水景物都逃不出我的视线。继而将整个的山水加以描绘: “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青”是指山,“白”是指水,青山白水互相缭绕,山外有水,水外有山,一层山一层水,许许多多的山水互相缭绕着,最远的地方一直达到天边。“四望如一” 并不是说四面的风景都是一样,而是四面望去许多景物都达到天边,都能在我的视线中而“莫得遁隐”。“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这与前面“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相呼应。又点了始得的“始”字。“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是明点,“望西山,始指异之”也是明点,“然后知”这是暗点。 “不与培为类”是说明西山的特出,它不与一般小土丘同类,乃是出类拔萃的。以上是文章的题中之意部分,是紧密结合题目来写的,但不是直接去写西山,而是写了许多其他的山来衬托西山,也就是写了那些“不与培为类”的培, 从而突出了西山。这种写法, 叫作从对面着笔。

柳宗元在这篇游记的最后一部分着重写了在当时的环境下自己是怎样感受的。“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与颢气俱”是指当时的一种感受,处身在这样的环境与景物之中,觉得自己的身体与天地之气合而为一,也成为颢气中的一个东西了。“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意义与上句相似,“洋洋”是广大的意思。本来觉得自己很拘束,不自由,特别是“自余为僇人” 。现在觉得宇宙是如此浩荡,感到自己与造物者在游,感到身体无拘无束。“不知其所穷”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 ,“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我们前面讲到题前的文章都是为题中服务的。前面的“觉而起,起而归” ,就是“不知日之入……而犹不欲归”的反衬。“苍然暮色,自远而至” ,这两句写暮色写得非常好,这是在野外的感觉,只看见暮色自远而至,其实暮色不是从远而来的,暮色并不会行动,是人的视线看到远的地方越来越黑,好象暮色由远而近,渐渐到了身边。作者登上西山最高峰,看到“萦青缭白,外与天际” ,视野十分广阔。到了黄昏时候,天色渐渐暗下来,越远的地方越看不见,视线所及也逐步缩短,最后只能看到近处,好象黑影子逐步过来,如在房间里是不会有这样的感觉的,只有在野外空旷的地方才会有这样的感觉。“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前面是“觉而起,起而归” ,这里是天黑了,什么都看不见,仍旧不想回去,实在舍不得离开。前后反衬,就更突出了西山,突出了始得西山的高兴心情。“心凝形释”是自己原处在尘嚣间,扰扰嚷嚷,尤其是“自余为僇人”则“恒惴栗” ,心里总是惴惴不安,现在置身在这样一个环境之中,真是无思无虑,心好象凝固了一样,很安定。“心凝形释”反衬“恒惴栗” 。清代诗人何义门对此有个很好的评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这是“破惴栗” 。到了此境,“恒惴栗”的心情一扫无遗了。感到自己与宇宙在冥冥之中合而为一了。“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这里又反衬了前面的“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现在才知道往日等于没有游,因为没有到最好的地方。“未始游”是第三次点明 “始得” 。“游于是乎始”是第四次点明 “始得” ,真正游山玩水可以说从游西山才算是开始,所以题目叫《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岁,元和四年也” 。文章末尾指明具体年份,也是为了说明 “游于是乎始” ,是我生平真正游山玩水的开始,特别值得大书特书,记住这是哪一年,是“元和四年” 。把年份摆在文章末尾写,更显得有力,同时补充了前面的“今年九月二十八日” 中 “今年”的具体年份。

这篇文章前人有很多评论。就桐城派著名作家方苞来说,他平生不喜欢柳文、班书(班固的《汉书》),这是他的一种偏见。方苞在评点《柳河东文集》时,对柳的文章大加删改,著名的《封建论》也被删改很多。明清的许多古文家大都崇拜韩愈而贬低柳宗元。方苞虽对柳文持偏见,但他对柳宗元到永州以后的作品却评价极高,对《永州八记》尤为赞赏。清代的李刚己竟然说这篇文章是“文家绝境”。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1: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