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秋瑾《杞人忧》古诗赏析与原文
释义

秋瑾《杞人忧》古诗赏析与原文

秋瑾

幽燕烽火几时收?闻道中洋战未休。

漆室空怀忧国恨,难将巾帼易兜鍪。

这首诗作于1900年庚子事变后不久,表现了诗人在内忧外患交迫之时,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一、二句写诗人对民族危亡局面的忧虑。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卖国,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当时在河北、山东一带的农民起来组成义和团,掀起反清反帝运动。腐朽的清政府一方面向帝国主义屈膝投降继续卖国,一方面对义和团运动进行欺骗和屠杀。英、美、俄、法、日、奥、德、意帝国主义组成八国联军乘机进攻天津、北京等地,清政府西逃西安,只有义和团在河北、山东同帝国主义浴血奋战。为了避难,秋瑾与丈夫王廷钧匆忙地离开北京,回到当时双方的亲属都在那里生活的湖南。居湘后,有关战事消息不断传来,侵略者的残暴行径,使诗人非常激愤,诗人担心着北京一带的战争烽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停息,担心着国土的沦亡。然而,她更为自己不能投入战斗的行列而愧恨不已。三、四句诗人便以鲁国漆室县的女子自比,表露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诗人在《致秋誉章书》中说:“吾以为最苦最痛之无可告语者,惟妹耳。居无室家之乐,出无戚友填助,飘泊天涯;他日之结局,不能豫定也。吾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所幸者,生为男子耳,结局似胜妹十倍也。但妹亦不作杞忧,处今日之世界,国尚如此,况妹乎?惟切齿者,吾之仇,报复无计,实平生隐痛也。”由此可见,诗人虽满怀忧国忧民之志,但是难于摆脱低贱的命运,不能披盔戴甲去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一“空”一“难”,既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忧虑,又表达了自己被束缚在封建礼教的樊笼中对报国无路的处境十分痛恨的强烈感情。这正是诗人后来能挣脱樊笼,朝着革命道路迅跑的前奏。全诗直抒胸臆,通过叙述自己对“幽燕烽火”和“中洋之战”的担忧来抒发情怀,情调忧愤;诗题反其意而用之,用典自然恰切,文字浅显而感情诚挚动人。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