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禅诗《过香积寺》原文|赏析
释义

禅诗《过香积寺》原文|赏析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关于“香积寺”,《长安志》载云:“长安县:开利寺在县南三十里皇甫村,唐香积寺也。永隆二年建,皇朝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名”。“过”字,犹云“拜访”。此诗题云“过香积寺”,主要写的是一路上之情景,香积寺的景况倒在其次了。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诗一起首,就将读者的视野带入了过访香积寺的行程之中。“不知”二字,极富洒脱之神韵,与全篇佛禅之境相应。诗人信步徐来,走不数里,便已身在云雾缭绕的山峰之中了。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此二句写过香积寺途中深山密林中的情景。前一句诉之视觉,只见古木参天,小径无人;后一句诉之听觉,只闻有钟磬之音,不知从何处飘来,在深山中隐隐回荡。“无人”、“何处” 皆为妙语,它们承首句之 “不知”二字,共同构成了一种幽微琼邈的神境。“泉声咽危石,日邑冷青松”二句承上反复渲染荒僻幽静之境,视角与手法却又翻新出奇。“古木”一联是顺序而成,而此联为倒装。但如按原次序作: 危石泉声咽,青松日色冷,则逊色得多。作倒装句,突出了 “泉声”之音响和“日色”之色彩,同时,又使“咽”和“冷”两字醒目突出,使人顿入境界: 那美妙的清泉淙淙地流淌着,时而遇到了危石耸立,阻遏着流泉,发出幽咽之声。这幽咽的泉音与隐隐的钟音合谐奏鸣,一远一近,仿佛是一曲抒情的立体声奏鸣曲,忽起忽伏,袅袅婷婷,构成了绝美的音响意象; 此时,一抹残阳,将它昏黄的色彩涂洒在青翠的松木林间,使人顿生“冷”意。苏东坡在《书蒲永升画后》曾载画师蒲永升,“嗜酒放浪,性与画会”,“尝与余临寿宁院水,作二十四幅,每夏日挂之高堂素壁,即阴风袭人,毛发为立”。王维此数句,古木深山、钟音泉咽、日色青松,活脱一幅有声山水画卷。此画经诗人最后一笔挥洒而出,顿生无限 “冷”意。这不仅是诗人面对自然而产生的心理感受,而且这种感受也传导给了读者,使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尾联“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自然是已到香积寺的景况。“薄暮”二字,呼应上句“日色”,点明时间。因已到香积寺,与之相应,自然就多是佛教的气氛。于是,香积寺前的潭水,也就写成了“空潭”。而诗人的心里,也满是涅槃意境:“安禅”,即打坐、禅坐,以达到心静。所谓“山林树下,安禅静默”是也。“毒龙”,《涅槃经》载:“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佛教中曾有故事,说曾有一毒龙藏身水潭,屡次害人,后为高僧佛法制服。但此处之毒龙,主要还是指心中之毒龙,即所谓“六根不净”的种种欲念。诗人刚经历了自然界静美的洗礼,又步入了肃穆庄严的香积高寺,自然产生了永绝尘念、皈依佛门之想。清人赵殿成在此诗之下曾作按语云:“此篇起句极超忽,谓初不知山中有寺也,迨深入云峰,于古木森丛人迹罕到之区,忽闻钟声,而始知之。四句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矣。或谓上一句喻心境之空灵动宕,下一句喻心境之恬淡清凉,则未免求深反谬耳。毒龙宜作‘妄心’譬喻,犹所谓‘心马情猴’者,若会意作降龙实事用,失其解矣”(《王右丞集笺注》),可谓切中肯綮。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0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