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用中国智慧进行处世
释义

用中国智慧进行处世

用中国智慧进行处世

“方圆”之说源于我国古代的钱币,一枚铜钱,外圆内方,朴实无华,但古代先贤却在这小小钱币中悟出许多的道理。

古代把“内外相应,言行相称”的人称做“方者”;而“圆”则具有圆滑世故、言虚行伪的意思。《论语》中说:“仁者可谓方也矣。”

柳宗元因严正刚直,藐视贵族,直言抨击官场丑恶,显得锋芒毕露,以致遭到种种报复和打压,最后流放南方,方才觉悟:

吾子之方其中也,其乏者,独外之圆者。固若轮焉,非特于可进,亦将可退也。

《淮南子·主术训》中说:“智欲圆而行欲方”。这是说,一个人既要中庸、圆滑,同时又不能失正气、骨气和品德,要在坚持原则情况下保持独立的个性。释义方为做人之本,圆为处世之道。

唐代医学家孙思邈主张“治事合乎至德”。所谓“至德”就是“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智圆行方”被古人当作境界极高的人生道德和智慧。

《曾国藩家书》:“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润,行得通也。”

洪应明《菜根谭》:“处治世宜方,处乱世当圆,处叔季之世当方圆并用。”

黄炎培给儿子写道“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意思是说,做人应当方圆并用,该方则方该圆则圆。

“方”,方方正正,有棱有角,指一个人做人做事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不被外人所左右。“圆”,圆滑世故,融通老成,指一个人做人做事讲究技巧,既不超人前也不落人后,或者该前则前,该后则后,能够认清时务,使自己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一个人如果过分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必将碰得头破血流;但是一个人如果八面玲珑、圆滑透顶,总是想让别人吃亏,自己占便宜,也必将众叛亲离。因此,做人必须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的人,有忍的精神,有让的胸怀,有貌似糊涂的智慧,有形如疯傻的清醒,有脸上挂着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

“方”是做人之本,是堂堂正正做人的脊梁。人仅仅依靠“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圆”的包裹,无论是在商界、仕途,还是交友、情爱、谋职等等,都需要掌握“方圆”的技巧,才能无往不利。

“圆”是处世之道,是妥妥当当处世的妙计。现实生活中,有在学校时成绩一流,进入社会却成了打工的;有在学校时成绩二流,进入社会却当了老板的。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成绩一流的同学过分专心于专业知识,忽略了做人的“圆”;而成绩二流甚至三流的同学却在与人交往中掌握了处世的原则。

正如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依靠专业技术,而85%却要依靠人际关系、有效说话等软科学本领。”

做人不可丧失原则,无德、失德、缺德之人,即内圆之人则为社会所不齿,被他人所唾弃。这种人即使能够得逞,终究也还是没有好下场的,清朝和珅便是一个典型。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无德、失德、缺德之人也是嗤之以鼻、弃而远之的。

有方正道德的人在与他人相处当中,同时还要懂得“外圆”,讲灵活性、策略性、艺术性。否则会处处树敌,事事碰壁,步步荆棘。与人相处的“外圆”是人际关系中的润滑剂。

第一,“外圆”可以有效地减少人际间的摩擦和内耗,增加彼此间的理解和相融。

拿破仑在征服意大利的一次战斗中,夜间亲自巡岗查哨,发现一名哨兵倚着树根睡着了。他没有唤醒哨兵,却自己拿着枪替哨兵站了半个多小时的岗。哨兵从睡梦中醒来,发现替自己站岗放哨的竟然是最高司令官,十分恐慌与绝望。

拿破仑却和蔼地对他说:“朋友,这是你的枪,你们艰苦作战,又走了那么长的路,你打瞌睡是可以谅解的。但是目前,一时的疏忽就可能断送全军。我正好不太困,就替你站了一会儿,下次可要小心。”

拿破仑在处理哨兵睡觉事件上的圆润,避免了官兵间可能产生的矛盾,此举不仅感动了哨兵,也感动了全军。如果拿破仑非常严肃地处理哨兵睡觉事件,情理上虽然能说得过去,可是却肯定会伤害艰苦作战、极度疲劳的士兵的感情,从而影响到部队的战斗力。


“挥泪斩马谡”,诸葛亮“斩马谡”是为了严肃军纪,“挥泪”则是对马谡怜惜不舍的情感,因为“挥泪”,使得“斩马谡”有了浓浓的人情味。

诸葛亮处世的圆润既严肃了军纪,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又获得了众将领的理解,避免了上层之间和上下层之间可能发生的摩擦与内耗。

第二,“外圆”还可以避免过激或对抗行为的发生。例如,二战期间,为了给战争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美国内阁会议决定发行绿背钞票。但财政部长蔡斯认为,这个决定违反宪法,因此拒绝执行。

作为当时国家总统的林肯没有用权力去压服蔡斯。林肯找蔡斯聊天,并谈起这样一个故事:

意大利有一位船长驾驶的船触了礁,船底被撞破了一个洞。船长命令船员们抽水,而他自己则跑到船头的圣母玛丽亚像前祷告。可是从漏洞涌进来的水越来越多,眼看这条船连同船上的一切都要沉入海底了。

最后,船长因祷告毫无灵验,不禁火冒三丈,盛怒之下,一把抓起圣母玛利亚的塑像扔进了水中。突然,船不再漏水了。船员们抽干了船舱的水,把船安全驶进了港。当船驶进船坞修理时,人们才发现是那尊圣母像堵住了船的漏洞。

林肯推心置腹地对蔡斯说:“只要对维护联邦有利,在非常时期,不管是否符合宪法,都应当得到执行。”

林肯真诚的态度及那一番令蔡斯心服的道理打消了蔡斯的抵触和对抗情绪,绿背钞票得以顺利发行。

发行绿背钞票,这是必须要做的,是大原则,否则战争的经费无法得到保证。但是如果用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就可能会引起激烈的对抗。因为蔡斯的反对是有道理的,也是能站住脚的,发行绿背钞票毕竟违背了美国宪法。

林肯处理问题的圆润却很轻松地化解了对抗和抵触,使发行绿背钞票的决定得以实施。

第三,“外圆”可以使你的意见比较容易得到采纳。

齐景公酷爱打猎,非常喜欢喂养捉野兔的老鹰。一天,烛邹不当心,让一只老鹰逃走了。景公知道后大发雷霆,命令将烛邹推出斩首。

晏子知道此事后,急忙上堂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这么轻易就杀了呢?等我公布完他的罪状后再处死不迟。”景公点头同意了。

晏子指着烛邹说道:“烛邹,你为大王养鹰,却让鹰逃走了,这是你的第一条罪状;你使得大王为了鹰的缘故要杀人,这是你的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让天下人都知道大王重鸟轻士,这是你的第三条罪状。”

宣布完三大罪状后,晏子对景公说:“好啦,大王,请处死他吧!”

景公听了满脸通红,半天才说,“不杀了,我懂你的意思了。”

晏子要坚持不能滥杀无辜的原则,如果选择很直接的批评方式,很可能达不到目的。

晏子先是顺着景公的思路,宣布杀烛邹的理由,然后将不能杀烛邹的道理正话反说,娓娓道来,其高超的思维和语言艺术使景公幡然猛醒,并采纳了他的意见。

第四,“外圆”能够获得他人的包容、理解和支持。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德军长驱直入。在此生死存亡之际,曾在国内战争时期驰骋疆场的老将们,如铁木辛哥、伏罗希洛夫等,首先挑起前敌指挥的重担。但面对新的形势,他们渐感力不从心。

时势造英雄,一批青年军事家,如朱可夫、什捷缅科等,相继脱颖而出。但老将对年轻人是有怀疑的。战争进行当中,元帅铁木辛哥受命去波罗的海,协调一、二方面军的行动,什捷缅科作为他的参谋长同行。

什捷缅科当然知道这位元帅的厉害。在出发的火车上,一场不愉快的谈话开始了,铁木辛哥先发出一通连珠炮:“为什么派你跟我一起去?是想来教育我们这些老头子,监督我们的吧?白费劲!你们还在桌子底下跑的时候,我已经率领着成师的部队在打仗,为了给你们建立苏维埃政权而奋斗。你军事学院毕业有什么了不起!革命开始的时候,你才几岁?”

这通训,已经近乎侮辱了。但什捷缅科却老实地回答:“那时候,刚满十岁。”接着又平静地表示对元帅非常尊重,准备向他学习。

铁木辛哥最后说:“算了,外交家,睡觉吧。时间会证明谁是什么样的人。”

应该说,“时间证明论”是对的。他们共同工作了一个月后,在一次晚间喝茶的时候,铁木辛哥突然说:“现在我明白了,你并不是我原来认为的那种人。我曾想,你是斯大林专门派来监督我的……”

后来什捷缅科被上面召回,铁木辛哥亲自向大本营提出要求,调这个晚辈来共事。

什捷缅科为顾全大局,在受辱之时和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圆润,过了铁元帅的怀疑关,获得了铁元帅的相容、理解和信任。

第五,“外圆”能够有效减少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必要的麻烦。

唐朝的郭子仪就十分通晓内方外圆的艺术。那时,郭子仪已经封王,却经常会有一些心术不正的小人来见他,纵然这些人的地位很卑微,但郭子仪也一定会接见,而且一定坐得很端庄,穿上礼服来表示尊重。有很多人觉得奇怪,就问他:“许多达官贵人来见你,你都很随便,为什么这些小人物来见你,你这样严肃?”

郭子仪回答道:“这些人心术不正又很聪明,还很会巴结,不能得罪,万一他将来做了大官,得了志,我们得罪他,他怀恨在心、必会报复。”

郭子仪的话后来果然应验,擅长于巴结的这些人,很容易讨得主子的欢心,凡是得罪小人的人,在小人得志的时候都不会有好结果,有仇必报。郭子仪一生能够平平安安度过,得益于他的外圆。

为人处世,“内方”及“外圆”应当兼而备之。去过庙堂的人都知晓,进了庙门,迎面而见的是弥勒佛,满面慈祥,笑容可掬。而在他的北面,则是黑口黑脸的韦陀。但相传在很久以前,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庙里,而是分别掌管不同的庙堂。

弥勒佛热情快乐周到,所以来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丢三落四,不好好管理账务,所以入不敷出。而韦陀虽然管账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阴着个脸,太过严肃,搞得人越来越少,最后香火断绝。

佛祖在检查工作的时候发现了这个问题,就将他们俩放在同一个庙里,由弥勒佛负责公关,笑迎八方来客,于是香火旺盛。而韦陀铁面无私,锱铢必较,则让他负责财务,严格把关。在两人的分工合作中,寺庙显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为人处世,我们应当把韦陀的“方”和弥勒的“圆”有机地统一起来。在现实生活中,“方”和“圆”也并非一定要截然分开,通常它们总是结合在一起,方中有圆、圆中有方,难分彼此,二者相辅相成。

唐代柳宗元曾以车为喻,来阐释为人处世“内方”与“外圆”的关系。柳宗元认为,车厢不方则无法载人;车轮不圆,则难于行动。不懂得“外圆”的艺术,你的“内方”会屡屡遭到挫败,你的人生会遭遇重重阻力,你的理想抱负难以施展。

为人,应当主动修身养德;处世,应当懂得灵活变通。方正之人要学会温和机敏地与人相处。在如今这样人事纷繁的社会里,该方则方,该圆则圆,方圆结合,方圆有度,才是最好的处世之道。

真正的“方圆”之人是大智慧与大容忍的结合体,有勇猛斗士的威力,有沉静蕴慧的平和。

真正的“方圆”之人能对大喜悦与大悲哀泰然不惊。

真正的“方圆”之人,行动时干练、迅速,不为感情所左右;退避时,能审时度势、全身而退,而且能抓住最佳机会东山再起。

真正的“方圆”之人,没有失败,只有沉默,是面对挫折与逆境积蓄力量的沉默。

在强大对手的高压下,在面临危机的时候,采取藏巧于拙、装糊涂,扮作“老实”的样子,往往可以避灾逃祸,转危为安。

面临险境,或遇到突发事件而装傻发呆。这比临危不惧和视死如归的壮烈要明智得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以“拙笨”与对手周旋,确实不失为一种高明之术。

当然无论是“内方”还是“外圆”都要把握好度,要知道凡事物极必反。“内方”太过,那会导致刻板、迂腐,会伤害到自己和他人;“外圆”太过,那会导致圆滑、世故,必使他人心生疑虑,处处提防,因此,都是不可取的。与周围人们相处“圆润”,又能使道德高尚的你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众多的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9 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