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总集· 清诗别裁》新诗鉴赏
清诗选本,本三十六卷,经翰林院删订为三十二卷。清沈德潜编纂。德潜编有《古诗源》,已著录。
此书选录从清初到乾隆初年已亡故诗人九百九十六人,诗三千九百五十二首。始于钱谦益,终于潘廷壎(计算到三十卷)。三十一卷为“闺秀”,三十二卷为“方外”。全书编排基本上以时代先后为序。
沈氏论诗主“格调说”,选诗以“和性情、厚人伦、匡政治、感神明”为宗旨,认为诗歌作品只有“原本性情、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者,方为可存,所谓其言之有物也”。尽管编者是从封建主义立场看待这些问题,但能贯彻这些主张的作品必然与社会现实有较多的联系。
书中选录了许多颇能反映现实生活于民间疾苦的作品。如此书所选吴伟业作品三十二首,几乎都与明朝覆亡和清初重大事件密切相关,甚至有些民族情绪特别强烈的作者如屈大均(选十五首)、陈恭尹(选十二首)也有较多的作品选入。这些诗中多有怨愤之音。如屈大均的《鲁连台》(一笑无秦帝)、《吊雪庵和尚》(一叶离骚酒一杯),陈恭尹的《读秦纪》(谤声易弭怨难除,秦法虽密亦甚疏),都是有为而作(雍正八年,广东巡抚就密奏说屈大均的诗歌作品中“多有悖逆之词,隐藏抑郁不平之气”。屈氏虽死,但也两度受到过文字狱的追究)。此书入选诗人很多,大部分没有专集行世,他们的诗歌也赖此书以传。沈氏深于诗学,是清代著名的诗学理论家,并有较高的艺术鉴赏力,所选作品大多具有可读性,以含蓄蕴藉、风调音节近于唐音者为多。编者也要通过这个选本反映清初诗坛之概貌,因此,清初虞山、云间、娄东三派代表人物都有一定量的代表作品入选“(云间”派最重要的代表陈子龙的作品选入沈氏另一个诗歌选本———《明诗别裁》之中)。浙派、神韵派也有足以知人论世的数量的作品入选。
沈德潜是乾隆时期诗坛领袖,操诗坛选政多年,他选诗最坏的习惯是为入选者改诗,视入选者如其弟子。本书也是如此。如钱谦益为一代名家,其诗远胜于沈,而此编选钱诗三十二首也多有改篡。如《送福清公归里》原诗为:“闽海争传岳降神,匝天弧矢护生申。契丹使亦知元老,回纥占应见大人。代许孤忠留一柱,帝思耆德抚三辰。吴门咫尺邻阊阖,珍重东山五亩身。”而本编选入此诗首二句改为“鹗立超端领缙绅,飘萧鬓发见风神”。原诗是赋兼比兴,“闽海”而有“岳神”之降,用以象征“福清公归里”。其气魄之大可以想见。而改后的则只是“赋”,太写实、平板。书前“凡例”言选诗时只对个别用错的字词作了些调整,如不复核原诗,很难发现沈氏选本这一特点。
此编初创于乾隆十年(1745),成于二十三年(1758)。曾请序于乾隆皇帝。当时乾隆指出此书有三点需要改正之处:“谦益诸人为明朝达官,而复事本朝,草昧缔构,一时权宜,要其人不得为忠孝,其诗自在,听之可也,选之以冠本朝诸人则不可。钱名世者,皇考所谓‘名教罪人’,更不宜入选。慎郡王(允禧)朕之叔父也,朕尚不忍名之,德潜岂宜直书其名。至于世次前后倒置,益不可枚举。”(见《清史稿·沈德潜传》)“因于御制文内申明其义,并命内廷翰林为之精校去留,俾重锓板以行世。”(见《文字狱档案》第七册)沈氏奉旨在原编内删去钱谦益、王铎、吴伟业、方拱乾、张文光、龚鼎孳、曹溶、陈之遴、赵尽美、高珩、许承钦、周亮工、彭而述、孙廷铨、李雯、宋之绳、梁清标、王崇简等十八人,因为他们都在明代有功名并降清为官,被乾隆皇帝定为“贰臣”。另外在“凡例”中涉及钱谦益的文字也被删去。于乾隆二十六年刊刻为“定本”。二十四年、二十五年两次刻本皆被定为禁书。乾隆四十一年(1776),皇帝再度追究此事(此时德潜已去世七年),十分生气。后又因为徐述夔诗集《一柱楼集》中有“悖逆语”,而德潜曾为徐述夔作传,称其品行文章皆为可法。被清廷议罪。后被夺死后赠官,“罢祠削谥,仆其墓碑”。未作修改的《国朝诗别裁》虽经数度追缴,仍未绝迹于人间。
乾隆二十四年(1759)所刊三十六卷本及乾隆二十六年所刊教忠堂三十二卷本,皆传于世。1973年中华书局据教忠堂本缩小影印出版,为线装本,1975年又出版了平装影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