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焦山夜泊·王昙
释义

焦山夜泊·王昙

焦山夜泊·王昙
华严灵馆压嶕峣,一片风烟接寂寥。
大地星河围永夜,中江灯火见南朝。
鱼龙古寺三秋水,神鬼虚堂八月潮。
独上层楼扪北极,满天风露下银霄。

焦山屹立于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之中,形似砥柱。诗人夜泊焦山,写下了他的所见所感。

“华严灵馆压嶕峣”,起句突兀不凡,开门见山。焦山本就“嶕峣”(jiáoyáo,高耸貌)雄峙,而华严阁更高踞稳坐于焦山之上,这便突出了焦山“刺破青天”的超拔之势。一个“压”字,显示了华严阁的庞大规模和沉重态势。一个“灵”字,则点出此为神仙鬼怪之所在。七个字就高度概括了焦山的雄姿伟态。这是上瞻。接着平视:“一片风烟接寂寥。”山周围风烟滚滚,云涌雾绕,与寂静辽阔的夜空相接,一片朦胧静谧的景象。“接”字描绘出风烟与夜色融为一气,不辨明暗的深沉境界。本来的静景,由于“压”和“接”二动词的作用,便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凝重感和流动感。俞明震《焦山松寥阁夜坐》中写道:“月黑树蒙茸,惊鸦入窗里。团团一山雾,江势来不已。”诗人所乘之船,正停泊在这雾气环抱的焦山下、苍苍茫茫的夜色里。“焦山夜泊”的题意就在这开头两句之中,含蓄而巧妙地作了暗示。

三、四句推广来看,把眼前镜头放大到整个大地,推远到千年以前。“大地星河围永夜”,这是横向宏观。当夜完全来临的时候,苍穹星光灿烂,河汉一片银辉,星光倒映,宛如银河沉落水中,于是上下星河像个圆环一样,把整个黑夜拥入自己的怀抱,使它通宵明星照耀,水光闪烁。一个“围”字,使得长空大地浑成一体,整个宇宙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和朦胧美色。而焦山就隐隐绰绰闪现于这美丽的夜色中,显得神秘而富有魅力。这是进一步点题。下面是纵向洞察:“中江灯火见南朝。”在江中眺望,南有镇江,北有扬州,江心和两岸灯火通明。眼前所见不禁勾起诗人的遐思浮想,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的兴亡盛衰,无数历史的幻影在眼前出现,无数史事蓦然涌上心头。“见南朝”三字,蕴含丰富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演变递嬗所怀的万千感慨,似有“千古江山,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之叹。可以说,三、四两句内容壮阔纵深,气魄宏大,感情深沉,应是本诗精华所在。

五、六句,诗人思绪回到眼前,笔触落到焦山局部景物的概述上。鱼龙无声,神鬼无迹,已觉冷清;“古”、“虚”二字,就更渲染出一派凄凉景象。滔滔大江之中的一座孤山,要不是相传汉代名士焦光曾隐居于此,建有焦公祠,乾隆皇帝在这造有行宫,留下一些古迹,又有谁会有兴致到这神鬼之地一游呢?鱼和相传的龙,在秋寒季节便蛰伏水底。故杜甫《秋兴》诗有“鱼龙寂寞秋江冷”之句。神鬼,本虚幻之想,假设之物,谁也未见过他们的踪影。故有“神鬼虚堂世代遥”(李梦阳《台寺夏日》诗)、“虚堂神鬼昼无声”(朱彝尊《题南昌铁柱观》诗)这类描述。由此也可见焦山上那些祠堂庙宇空空洞洞、四面来风、凄凉静寂的情境。“三秋水”、“八月潮”是写江水。三秋,在此当指农历九月,即秋季第三个月。王勃《滕王阁诗序》:“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八月潮,扬州一带的潮期。八、九月正是秋季,点明诗人到此之时令,也为后面“满天风露”的描写张本。

末二句,写诗人上山登楼的感触。“独”,孤身一人,并无同游者,更增凄凉之意。“层楼”,已明其高;“扪北极”,尤见其危。此句极言焦山高耸入云、与天相接。结句进一层描写自己如入云端,以至感到满天风露侵人的凉意,说明这正是秋深夜深之时,再次点明题意,并与句首呼应,突出焦山雄峙长江、力能擎天的峭立之姿,给人以中流砥柱之感。

此诗笔触灵活自如、遒劲有力,上下纵横,涵盖量大。虽写的是静景,但“压”、“接”、“围”、“见”、“扪”、“下”几动词的运用,又使得静中有动,给诗带来了生机活力。题中“夜”字贯穿全篇,含而不露,从傍晚停泊到灯明星出,再到夜深露下。诗人按时间顺序,把自己的所见、所想、所触、所感,严密有机、巨细兼备地作了描述,让人感受到其中丰富深邃的情致,使诗达到了情与境的完美统一。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