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高康《相见欢》
释义

高康《相见欢》

十一月末了,一枚黄色的银杏叶,旋转着落到他的脚下。他正站在公园的鹅卵石小道上,两旁都是树。银杏树。树叶呈心形,枯黄时,适合捡回来夹在书页里。他抬头看了下天空。瓦蓝瓦蓝。一往无际。只在西北角上,有一小片云彩,如同一个好看热闹的孩子,伸着脖颈,站在那里。

下午两点。

他看了看表。其实,他就是不看表,也知道时间。这么多年,他对时间的感觉,比对爱情的感觉还好。当然,也有比对时间感觉更好的。但那不是他心里愿意的好。比如跟在林厅长的后面,他能准确无误地感觉到林厅长的许多想法。要喝茶,要车子,不喜欢某个来汇报的人,想见谁……他的感觉一次次让他提前做好了准备。往往是,林厅长刚刚大脑中萌生出一个念头,他已经先于林厅长写好了开端。这种感觉是经过二十年的磨合才有的,在厅里,他从不宣扬和解释这种感觉。他只将这种无与伦比的感觉,外化到对于时间的感觉上。他感觉中的时间,与现实中的时间,最大的差距是三分钟。那是一次陪林厅长到北京开会。他们住在宾馆里,上午九点有活动。而厅长在此之前另有安排。那么,时间的把握就很重要。但是,那次他是九点零三分才提醒厅长的。结果,厅长差一点迟到。厅长与他是大学同学。同系,同班,同寝室,上下铺。毕业后同时分到文化厅,在同一个处室工作。一直到现在,二十年了。据说这种概率只有十万分之一,却让他与林厅长摊上了。摊上这种概率,说不清是好是坏。反正都二十年了。他们从当年的青春少年,渐渐就跨过了不惑之年。如果一切正常,他依然会把握着时间,抱着他难以被别人看见却又真实存在的那些感觉,一步步地跨过中年,然后进入知天命之年,再极不情愿地踌蹰在花甲之年,最后同厅里那些阴沉着脸默默收拾办公室的同事一样,进入老同志行列。当然,现在,这些情况有了改变。他内心中二十年来建立的那种感觉,也像一块浴室里被雾气笼罩的玻璃,突然碎裂。他甚至无所适从。他呆在办公室里,已经安静了两周。没有人来找他。他在家里,也已经安静了两周。没有电话找他。而在此之前,他作为处级的厅长秘书,似乎是厅长的影子。他忙,他烦躁,他躲避,他找理由,他替厅长挡道……但这一切在三周前,戛然而止。接下来的一周,他仍然是忙。但忙得单一,忙得心惊肉跳,忙得无奈,痛苦,绝望,空茫……

直到现在。当银杏叶又被风旋转起来,跳到他的脚面上时,他依然在纠结着。一瞬间,他仿佛看见这片叶子又回到了树枝上。那树枝很高,瘦,而且陡峭。树叶就结在最高的顶端。树叶被风吹着,努力而顽强地抓紧着树枝。风停了。树叶却在不经意间,毫无征兆地跌了下来。甚至连飘舞的感觉也没有,它直直地,重重地,像块赴死的石头,砸向了地面。他摇了摇头,赶紧闭上了眼睛。这三周来,他被无数次地问及:“你感觉到林厅长有什么异常吗?他为什么跳楼?”一开始,他会解释;接着,他生气;后来,他无言;现在,他害怕。林厅长有什么异常吗?他为什么跳楼?

为什么?他问出了声。他吓了自己一跳。他看看四周。小道上没人。公园里也没人。天气冷了,而且,这城市里已经有了其它的许多可以休闲的去处。不像从前。二十年前,这公园还是这城市的难得的休闲和浪漫之所。那时,这里一逢节假日,到处都是人。一到夜晚,小道上,角落里,都是爱情。好的爱情,与坏的爱情;成功了的爱情,与注定要死要活的爱情;阴谋里的爱情,与一张白纸上的爱情……但现在,四野寂静。树上有阳光,地上有落叶,小道上有他。他站着。时间一下子老了。老得连他也感到沉重。有人说:故地是不宜于常回的。常回故地,会令人苍老。他这一刻信了。而且,这种苍老里有一丝丝说不出来的空洞与悠远。

他想:她该来了。

是的。她该来了。事实上,她已经来了。她从公园的南门进来。这公园叫白塔公园。早年,这公园正中间是一座三丈高的白塔。塔顶上有一只金色的法轮,法轮上有一只玄色的神鸟。不知那年,这塔突然间就倒了。鸟也飞走了。据青桐民间相传:这塔是在一个月夜倒下的。事前没有一点迹象。只是塔倒时,有人看见空中闪出金色光芒。那只法轮在光芒中旋转。但此说不可信。唯一可知的是法轮在倾倒的残塔中,没有找到。塔倒了,但公园依然叫白塔公园。公园有南北二门。几乎在一条中轴线上。两门之间,有小道相连。不过因为树木和中国园林设计的“遮蔽之美”的需求,这小道有意识地在公园中转了几个圈,如同一只游动的青蛇,小道旁的那些看似无意实则刻意布置的木椅,则像是青蛇偶尔乘兴吐出的信子,散发出黏稠的清凉的或许还有些暧昧的气息。

她从南门进来。她在南大门口稍微停留了一会儿,仔细地看了看大门上挂着的依然是二十年前的那块小小的匾额,上面“白塔公园”四个字,已然模糊。她似乎笑了下,事实上,她肯定没有笑。近来,她很少笑。她不喜欢笑已经很多年了。大学时代,她是系里出了名的爱笑的女孩子。她清脆而单纯的笑声,常常回荡在教学楼、宿舍、图书馆和食堂里。很多人为此会问道:“那个喜欢笑的女孩子是谁?”但没有人她为什么那么喜欢笑。她也不知道。她就是喜欢笑。笑声就像一天到晚躲在她的嘴唇边,只要她一张口,它就钻了出来。这笑声,后来有一次他形容是“涟漪”。而林厅长,我们姑且也如此称呼,林厅长曾经说她应该有个名字,叫“含笑”。这一切都过去了。这形容和应该叫的名字,都像那些发黄的旧照片,被扔在了时间的尘埃里。她也很少想起。她甚至也不明白这与生俱来的笑声,是哪一天开始慢慢地一寸一寸地离她而去的?没有人注意,或许是上帝收回了从前给她的格外的恩赐。

且不讨论这些。现在,她已经从南门进了公园。而他,早已站在那条小道上。小道往南,这是大方向。他是从北门进来的,北门准确些说是这公园的正门。北门旁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石头上刻着青桐最著名的书法家的书法:白塔公园。旁边有落款,印章,不过很少有人去辨认印章上那些蝌蚪般的古怪的文字。他倒是曾经辩认过。那也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他认出那四个字是“江湖夜雨”。这让他莫名。他不知道这四个字到底代表着什么。她当然也不知道。那一次,他们并排站在巨大的石头之前。

十一月末。天气晴好。天瓦蓝瓦蓝。

她身着黑色的套装,这与当下她的处境与心境契合。也许她是有意如此搭配的。一个新丧了丈夫的女人,她得收敛她的芳香、美丽,她得呈现出一个未亡人的姿态。林厅长的突然决绝地死亡,着实在那个黄昏重重地击倒了她。她当时正在班上给学生讲苏东坡的《前赤壁赋》。这是她喜欢的一篇散文,她朗诵道:“唯江上之清风,与水上之明月”。手机就是这时响的。平时,她上课时手机都是震动状态的。而那天,居然就在响铃状态。居然,对,是居然。这对于她来说就是小概率事件。手机响了,是《鸿雁》的音乐,苍凉,辽阔。她有些慌乱,赶紧从讲台下拿出手机,揿了按钮。她抱歉地对着学生们一笑。学生们报之以满堂大笑。她更慌了。当了二十多年老师,她一直改不了慌的毛病。她只在两类人面前慌。一是学生,一是林厅长。她理了理头发,这让她的慌乱有了点掩饰。她继续上课。但她已经分神了。她听见手机在讲台下震动、跳动、跑动。她心里猛地针扎似的一疼。她更慌了。她放下书本,抓起手机,一边往教室外走,一边说:“对不起,我得稍稍出去会。”

电话是林厅长打的。她回拨过去,没人接。

她又拨了次,还是没人接。她心里扎着的那根针,一下子膨胀起来,筑满了她的胸膛。她撑着走廊的墙壁,脸色苍白。这时,手机又响了。她几乎是下意识地接过来,直接道:“怎么了?傻啦?”

“我是江元。”他说。

江元替林厅长接电话,是很正常的事。有时也替林厅长打电话。在厅里,他们几乎形影不离。她说:“怎么上课时打电话?这不好!”

“林厅长他……林路他……”江元有些口吃。

她头皮一紧,问:“林路他病了?”

“这样,你马上到学校门口,厅里车子过去接你。”江元没敢多说,电话挂了。

这之后的事,犹如梦幻。在那近乎黑色的梦幻里,她被摆布,被悲哀,被同情,被追问,被安慰,被掏空。当林厅长化作一缕轻烟,升上高空。她站在那轻烟之下,忽然想到过白塔。有一年,林厅长和她散步到白塔底下,看着塔顶的法轮和鸟儿,林厅长说:“将来我要是死了,就葬到这塔下。”这怎么可能呢?真的不可能。塔早于林厅长死了。剩下的唯有这公园。因此,她打电话给他,说想见见。他问:“在哪里?”她几乎没想,就说:“公园。老地方。”

老地方,是指公园最中间的那条小溪。白塔存在的时候,白塔就在小溪上游。两者相距约五十米。走起来,他的步子是七十步,她是八十一步。老地方从前芳草鲜美,溪流淙淙。如今,连她也有十来年没来过了。她最后一次来,是带着孩子来看白塔。第二年,白塔倒了。她便再没来过。

她穿过一片相对较密的竹林。竹子有些枯萎,开了花。竹子花干瘦,毫无美感。竹林边缘,是一排银杏。银杏叶子都黄了,黄了叶子的银杏树,沧桑、宁静。她喜欢。她停下来,看了看银杏树。又捡了两片银杏树叶,放在掌心里。她继续往前。

一长排栅栏拦住了她。

这排栅栏也同时拦住了他。不过,他离栅栏更远一些。目测大概有三十米。小道转了个V形弯,再折回来,而这一折,正好将正南折成了偏东。他正在V的顶点上,他看见栅栏。蓝色的栅栏,横在他所能目及的小道的尽头。他想了想。从前是没有栅栏的。确实没有。只有溪流。像这十一月末,溪流澄澈,两岸边的草,由青转黄,楚楚动人。但现在是栅栏。他停住步子。有时候,一些事物会突然出现,或者横亘而来。就像林厅长那纵身一跳。楼并不高,声音甚至有些沉闷。他听见那声音时,正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子前。他看见一道弧线从空中落下,暴雨般的砸向水泥地。接着,生活就偏向了另一种方向。他觉得自己像被抽了真空的充气娃娃,一下子就干枯了。

他用左手捏了捏右手。有些疼,但不明显。至少是迟钝。

他拿开步子,栅栏越来越近。他发现这公园近些年来,是一点点地被“造”了。造园,是园林学的行话。不说建,也不说垒,而是造。境由心造,造的其实不仅仅是境,而是心。这造园者是费了一番心思的。V字形的两边,被浓密的树木包裹着,你只能看见V字向前独立而孤单地延伸,却看不见它在与谁同行。他觉得这小道甚至跟他正相近。他往前。V字穿过一片夹竹桃。夹竹桃开着白色的花。它花期长,从五月一直能开到十二月。然后结出扁扁的荚状果实。微黄,清冷。夹竹桃有毒,这是二十年前她告诉他的。那时,他问她:“既然……你为什么总是笑呢?”她说:“就像夹竹桃,好看,却有毒。”真的有毒,他翻过书证实了。不过直到今天,他还是割裂着她所说的这个比喻。他只注重前面“好看”两个字,而选择性地屏蔽了“有毒”。他有时想,人的心虽然狭窄,却能分隔成无数个极小极私密的空间。这最里面的最小的那一格,便是她的笑。她。和她的那些年的时光。

一滴残露滴到他的额头上。这露水从早晨坚持到下午,现在滴到了他的额头上。沁凉。他抹了下,手一颤。露水是从夹竹桃的花瓣上滴下来的。他再抹一下,又一颤。

这时,他看见了她。

在V形小道的尽头,她正站在栅栏前。蓝色的栅栏与她黑色的套装,形成无法言说的反差。她向他招了招手。他抬起手,又迅疾地放下。他往前走。她却停着。他一直走到栅栏前。她的手正放在栅栏上,白净,清瘦。她没有化妆,一张素脸,连淡然的笑也是素的。他没有开口。他第一个反映是必须通过这栅栏。但是,他的脚步却停了。他沿着栅栏向两头看,栅栏近乎无限地在延长。他问:“过不来?”

“我想是。”她说得很轻。

他皱了下眉。他的眉毛好看,但这二十年,他渐渐将眉毛皱成了使人着急的“川”字。他说:“这怎么行?我找找看。没路吗?”

“不知道。”她身子一点也没动,眼光静得像玻璃。

他没找。他也没动身子,眼光聚到了她的脸上,身上,脚上,再回来,脚上,身上,脸上。他叹了口气,说:“好些了吧?”

“无所谓。”她说得模棱两可。

他忽然笑了下,声音不大,却清晰。他笑完说:“那就好。总是要过去的。”

她点点头,说:“早已经过去了。在他死之前。”

他无语。

阳光瓦蓝。公园里静得仿佛是大爆炸后的地球。她将手扶着栅栏,往前探着身子,他似乎能闻到她的呼吸了。他向后稍稍移了移。动作隐蔽,尽量不让她看见。他眼光四处张了张,说:“从前这是溪流。”

“是的,溪流。”她有一搭没一搭。

“你曾在这溪流里洗过脚。水里有一种银白色的小鱼,专门亲你的脚丫子。”他真的低了下头,好像在寻找。鱼当然没有了。栅栏直接被水泥固定在地面上,干燥,冰冷。他望着她。她的脸还是瓜子脸。美人脸。素颜,纸一样素。他看着她的眼睛,眼睛很大,此刻笼罩着一层霜。他想起那天在殡仪馆。她一直盯着水晶棺里的林厅长。不,是林路。林路平躺着,面容柔和,嘴角微微上翘。林路得意和兴奋的时候,嘴角才上翘。他没弄明白林路林厅长为什么嘴角上翘地躺在那里。巨大的与地面的轰然撞击,在林路面容上没留下一丝印记。相反,这微微上翘的嘴角,爪子似的,勾人。他与站在亲属第一个的她握手时,她只是象征性地点了下。她的指尖几乎没触到他的手指。他听见她说:“你看,林路他在得意。”他回过头又看了眼林厅长。林厅长的嘴角却一下子墨鱼般,回到了软体之内。

他有些忌讳。怎么现在想到了这些,不好,真的不好。他试图换一种方式。他故作轻松,说:“那座白塔没了。”

“没了。早没了。”她说:“溪流也没了。还有那棵金合欢。盛夏的黄昏,开满树的绛红的羽扇。现在也没有了。”她幽幽地说:“还有,他也没有了。我们,都没有了。”

“我们不是还在吗?”他这话一出口,他便觉出了无聊与不合时宜。

她突然问:“他是自杀吗?”

“当然。”他脚动了动。

“你们一起二十年了吧?是二十年了。我们,是二十年了。从当年一道进大学,到现在,二十五年了。唉,二十五年了。想想也快,才二十五年,他便死了。死亡跟这溪流、白塔、金合欢一样,谁都看不见,就没了。”她笼着霜的眼睛掠过他,他嘴唇上的胡子被刮得铮亮,而下巴底下,胡子却异常茂盛。他第一次刮胡子,就是在她的好奇与鼓动下刮的。结果出了血,铁青。她吓得哭。他却说:“你笑,我就不疼了。”她便笑。后来,林厅长在结婚的第二天,问到这事。林厅长意味深长,说:“或许我是你们的共同的情敌。”她不解。林厅长也不解释。林厅长再往后,越来越哲学了。而林厅长的哲学,她一直以为一大半都来自于跟在林厅长后面的他。他们是同学,朋友,同事,上下级,影子,然而,只有她知道:他们或许还是死敌,对手,陷害者,旁观者,诛心者,践踏者。

她没有说过她知道。她没跟林路说过,更没跟他说过。这二十年来,她不断地看到他,不断地听到他。但他们很少近距离地接触,很少说话,更不私下来往。她曾经还建议过林厅长将他调离。林路却眯着眼怪异地看她,问是不是替他抱不平了?或者是……她作罢。她这人除了喜欢笑,其实还喜欢另外一种动物,贝壳。贝壳的静,默守,筑自己的天堂,与她不谋而合。有一段时间,她在金鱼缸里养了无数的贝壳。那些贝壳和金鱼缸,都被林路在一次酒后一挥手,彻底地打碎了。

他说:“我没想到这儿有栅栏。”

“这很好。”她说:“真的很好!正好。”

他笑了笑,有些尴尬。她没笑。她听见了一种声音,清晰的,清脆的,急切的,流水一般的,那是鸟声。她听见了鸟声。接着,她看见一只鸟,灰色的,鸽子,停在前方的栅栏上。它停的位置离他们大概二十米。正好跟他们的二十年差不多。它在叫唤,它昂着头,焦急地在栅栏上张望。

不到十秒,另一只鸽子飞了过来。

另一只鸽子落到了第一只鸽子的旁边。她看着。他随着她的眼光,也看着。他说:“是鸽子。”

她说:“是的,鸽子。”

阳光照着栅栏,发出蓝色的浅光。两只鸽子,停在栅栏上。他回过头来问:“最近好吗?”

“好!”她想都没想,就答道。

他没了话。继续看鸽子。第二只鸽子绕到了第一只鸽子的左边,望着它,扇动着翅膀。她看见第一只鸽子,正害羞地转过头。第二只鸽子的翅膀,挨着了它的翅膀。第一只鸽子叫了一声,向左移了一步。第二只鸽子飞起来。它飞得很低,沿着栅栏,飞了不到一米,又落到了栅栏上。它落的位置,正好是第一只鸽子先前站着的位置。它转动着小而圆的头,一会儿看天,一会儿看看栅栏;一会儿看看自己的脚,一会儿伸着头看看地面。但她发现,它眼角的余光一直看着第一只鸽子。

他没发现这些。他只看见了两只鸽子。

灰色的鸽子。他掏出手机。他在手机上迅速地记下了一行字:

鸽子,时光的侵入者。

她一回头,正好看见他在手机上记录。她也掏出手机。下午三点差十分钟。手机平静无比。没有未接电话,没有短信。没有任何提示。她举起手机,朝着两只鸽子,按下了快门。声音很小。一瞬间,她竟然想起林厅长曾一次次地在夜深人静时蹑手蹑脚地回家。声音也很小。小得她往往藏在梦里,根本不曾出来。她愿意藏在梦里。上帝收回了她的笑,也收回了她对一些事物的好奇与嫉妒,冲动与纠缠,报复与争夺。她觉得那些都是在白塔倒了之后开始的。她唯一地一次主动地打电话给他,是问他林厅长是不是像外面传闻的那样有情况。他说没有。她再问了一遍,他说真的没有。她从此没有再问。但是,她还是暗示过林路:没有一成不变的棋局。死棋往往来自于最近而最让人觉得安全的棋子。林路翘着嘴角,问她:“是指江元吗?他根本就不是棋子。”

他又记了一行:

征服与互相征服。

她看了看刚才拍下的照片。两只鸽子正对着眼,她居然没看到它们对眼。现在,借助相机,她看到了。她删了照片。第一只鸽子飞走了。第二只鸽子独自呆在栅栏上。蓝色的栅栏,映出它的无助与孤独。她又拍了一张,她看见他仍然在手机上记录着。他确实又记录一行:

离开,并不意味真正地离开。

她声音有些粗硬,朝着他问:“是不是有人举报了林厅长?”

他猛然一回头。手机颤了下。他朝他笑笑,说:“没有。我没听说。应该不会吧?不过……”

她向前探了探身子。十一月的栅栏,竟然有些冰凉。

他继续说:“不过,也难说。你知道,他当了五年的副厅长,五年的厅长,在厅里,他说一不二。”

她听着。而眼睛看着鸽子。第一只鸽子盘旋着飞了回来,落在第二只鸽子的右边。两只鸽子眼光平行,她想:它们是各怀心思。很快,第二只鸽子又低低地在第一只鸽子的身边飞了个圆圈。动作漂亮,干净利落。有些炫技,但显然引起了了第一只鸽子的注意。第一只鸽子向上微微地昂着头,第二只鸽子飞停在它头顶上,小小的喙,正向它的可爱的头顶伸去。然而,就在那小小的喙就要到达头顶时,它猛然低下了头。

他一定也看到了这一幕。他记录着:

爱,它偏离了方向。

而他嘴里却在对她说:“他说一不二。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这你应该知道。”

“我不知道。”她说:“我真的不知道。我只知道二十年前的他。”

“这……或许真是。”他快速地在手机上记下了一个句子:

生活在陶罐里。

她看见两只鸽子也在沉默。二十米。两只鸽子用沉默来探询着他们。她冷不丁道:“比如你,我也只知道二十年前的你。”她又说:“现在呢?现在的你,我,还在他,你知道吗?”

“不知道。比如消失了的白塔。”他手机响了下,是短消息震动音。他没看,继续说:“白塔对于我们来说,都只是二十年前的。它即使不倒,也还只是二十年前的。二十年后的白塔,只存在于别人的时空中。”

第二只鸽子又飞起来,张开尾羽。她看到那灰色的尾羽之中,其实有一小片白色的羽毛。她记起那天在殡仪馆。林厅长躺在水晶棺里,穿着一套藏青的西装。那是十年前,他们一道去香港时买的。那时候,白塔还没倒。林厅长还是正处。林厅长正展望着大好前程。但是,这西装他只穿了两次。一次是试衣时,一次是躺在水晶棺里时。西装是她特意从柜子里找出来的。有一股浓烈的霉味。她酒了很多香水。西装穿在林厅长身上,笔挺。但是因为太小了,林厅长里面只穿了件背心。林厅长从楼下砸下来时,肋骨全断了。他只有躺下,才能撑得起这西装。林厅长后来几乎没用她买过衣服。然而,火化时,他的衣服足足烧了一个小时。各种高档的衣服,燃出的火焰却猥琐、低矮。

你不可能看见自己的背影。

他又记了一句。

林厅长最后一次回家,是他砸向地面的头一天黄昏。那天,她正好没课,头疼。她躺在沙发上,看动画片。她喜欢动画片。她不愿意去纠缠着理解那些战争和反特片。动画片里一只红毛的小松鼠,正一次次地搬运坚果。它在给正将到来的冬天储存粮食。它干得欢快,脚步轻盈。而在它后面,另一只松鼠正趁它不在意,将它刚刚储存的坚果搬运到另一个洞里。它浑然不觉。接着,就落雪了……

门是直接打开的。林厅长习惯了自己开门。林厅长径直进了客房,她没起身。林厅长在客户里呆了大概半个小时,她依然没起身。头疼,身子重。但动画片结束了。两只松鼠都回到了洞里。林厅长出来时,将一只信封放到她面前的茶几上,说:“我最近可能要到北京学习。”她“嗯”了声。林厅长说:“这些东西随身带着不方便,你拿着吧。”

林厅长说完就开门走了。

她依旧躺在沙发上。黄昏有些寒凉。她没有看那信封。直到这之后的一周,她回到家里,信封还在沙发上。她打开。二十张卡。一张她大学时期的照片。一张林厅长、江元和她的合影。一张孩子婴儿时的大头贴。里面还夹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你的生日。”她估计这是密码。她没再想。而在纸条的右下角,还有一行小字:“别怪他!”他?她当时着实想了下。没有答案。林厅长的生活,尤其是近些年来的生活,她知道得太少了。林厅长像一只庞大的气球,越飘越高。她拉不住,索性就彻底地放手了。

如今,林厅长在厅里让所有的人讳莫如深。她拒绝了所有人探望,电话,或者上门。她并不想探求事物的真相。但是,她想见他。

现在,他们站在白塔公园的栅栏前。

栅栏的高度正好让他们保持着适合的距离。宽度也正好,两个人的手如果放在栅栏上,正好能彼此环抱。当然没有。他们正在看那两只在白塔公园十一月末的下午欢快相见的鸟儿。她觉得它们是欢快的。第一只鸽子容颜清丽,妩媚地低着头。第二只鸽子相对雄壮,而且,它一直以各种姿势、动作,包括肢体的动作、声音、眼神、羽毛,与第一只鸽子若即若离。她收回目光,他正看站她。她想笑,却没笑出来。她说:“我很想知道林厅长走之前那一段的生活。可是,有意义吗?”

“没有。”他很快答道。然后,他将手机放在栅栏的空隙处,攥了攥手,说:“没有意义。他已经成为过去。过去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意义只相对于现在。你知道吗?我很高兴今天你约我。而且在这白塔公园。”

“不。不仅仅是公园。是老地方。”她强调道:“我一点也不高兴。我应该高兴吗?”

“这……”他拿起手机。那第二只鸽子正飞起来,这回,它没有围着第一只鸽子扑打翅膀,而是飞走了。一下子就飞过树丛。他只看见了树上正发黄的叶子。而第一只鸽子,依然在栅栏上。它目光沉静,用纤细的喙梳理着羽毛。

她说:“他如果知道我们在这里,会怎么想?”

他猛地颤抖了下。他极力控制住,努力地笑着说:“假设同样没有意义。我们不去想他,好吗?”他伸出手,手跨过栅栏,直接搭到了她的肩上。她没躲闪。他说:“这些年,林厅长他跑得太快了。每个人的时间是恒定的。他跑得太快了,所以……”

她忽然转过头来,眼睛里的白霜更深了。

她望着他。然后又回头望那两只鸽子。第二只鸽子又飞了回来,嘴里衔着一枚果子。黑色的浆果。第一只鸽子却望向别处。顺着它的目光,依然是栅栏,树木,延伸的公园,下午三点钟的慵倦的时光。

她说:“都停下了。停下了。你呢?”

他一悚。她说:“林厅长没走之前,我是一个罐子中的人。而现在,这三周来,罐子被打碎了。你说,我能看见什么?”

他想起林厅长最后一次喊他到办公室,林厅长给了他一盒铁观音,说这是最正宗最地道的铁观音。要多喝。又说这茶最大的好处就是能让人慢下来。一切都慢下来。所谓功夫茶。有些功夫是好被茶给耗掉的。或者说被茶水给洗掉的。那最好。林厅长说:“慢慢喝吧,我来不及了。”他看见林厅长的目光,像山中黑漆的松果;他其实也知道些林厅长的意思。厅里早在传闻。而且,早在一周之前,纪委还专门秘密找他过去谈了次话。话题不着边际,但主题明确。这种谈话都是背靠背的,他相信厅里绝不仅仅就他一个人去了的。甚至,林厅长也应该知道这些。最近,厅长坐车外出时,总喜欢和他聊聊大学时光,说到那些如今五湖四海的同学。如果说,林厅长有什么明显变化。那就是目光和身材。目光趋向警觉与空洞;身材趋向疲软和拖沓。当然,他不可能就此与林厅长讨论。他们之间本来就没有讨论。他拿了茶叶,说谢谢厅长。出林厅长办公室时,他又回头看了眼林厅长,这个叫林路的老同学,这个十年来当着副厅长、厅长的男人,颓然地坐在圈椅里。他将门带好,在门外停留了几秒钟。走廊上很安静。盆栽刚刚被园艺公司拖回去更换,因此显得空荡。他回到办公室,开了茶叶盒,闻了闻。发酵后的有些腐朽的气味,掩盖了茶叶本身的香气。他将茶叶放到柜子里。突然想起纪委找他谈话时,那个脸色发白的纪检室主任问他:“你以为你不说,就是保护他吗?”他背上针刺般地疼。他喝了口水。这时,也是就是在这时,林厅长重重地决绝地砸向了地面。

“我们能看见什么呢?”他自言自语。

栅栏上的两只鸽子,挨得很近。翅膀挨着翅膀。他的手不知不觉中缩了回去。他将目光转向栅栏的前方。

突然他就看见了白塔。

“白塔!”他说。

她黑色的裙摆微微动了动。起风了。十一月末,风里有微微的冷。她听见他说“白塔!”却没有去看。白塔十年前就倒了,现在他说的也仅仅是个名字。很多事物,到最后留下的都只是名字。名字只是一种符号,留下,或者消失,都了无意义。一瞬间,她觉得林厅长是对的。林厅长不仅是对的,而且发扬了他一贯的过于聪明的作派。林厅长留下他们,只留下白塔公园,和这下午的时光。

她笑了下。这笑是从骨头里发出来的,没有声音,却深入。

他继续在望着,“白塔!”他又说了遍。

她说:“林厅长给我留了个条,你想看看吗?”

他回过头来,答非所问,说:“塔顶上还有法轮,不过没有那只鸟。”

她加重了语气:“他留给我一张纸条!”

“纸条?”他将手从栅栏上移开。手机拿在手里,汗涔涔的。他说:“他是个行事缜密的人。”

鸽子发出“咕咕”的叫声,像是独唱,又像是重唱。

第二只鸽子这次飞到了栅栏的前半段,离第一只鸽子有五米远。第一只鸽子仍在低头梳理着自己的羽毛。空气中有新鲜的青春的气息。她想像着第二只鸽子,或者会飞走,或者会飞回来。但事实是:它停在栅栏的前半段,望着天空。

他在手机上又记下了一行字:

或者,离开,即是游离。

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记下这一行字。从大学时代开始,他就喜欢随手记下这些。记得多了,他又全部处理掉。最初是将那些小纸片,燃起黄昏的最初的光亮。现在是手指迅速一按。林厅长最初几年,有吩咐时是给他打电话。后来用纸条。是的,纸条。她刚才说到纸条。林厅长留的纸条。他觉得那应该是张棕色的纸条。林厅长说过他最喜欢桦树皮的棕色。

他叹了口气,说:“纸条?你是说他留给你的纸条?”

“是的。”她目光依然在鸽子身上,说话声有些上扬:“也许他还给别人留了纸条。这个,你应该知道。你比我清楚他!”

“不可能。我清楚的只是林厅长,厅长!知道吗?厅长!”他提高了声音。第一只鸽子吃了一惊,眼睛睁大,转过头来望着他们。第二只鸽子在它吃惊的同时,几乎闪电一般地飞了过来。它们并排站着,并排望着他们。他们有些无措。她想:这白塔公园下午的时光,或许应该是它们的。然而现在……

他又追了句:“纸条呢?”

“你想知道?”她眼睛里白霜正在加重。

他耸了耸肩,说:“其实也无所谓。”

她说:“他已原谅了你!”

他看见白塔正升腾在公园的中心,白塔七层的楼身上方,是金色的法轮,法轮上面是只金色的鸟儿。法轮在转,鸟儿也在转。不过,他感觉得到无论法轮怎么转,鸟儿的眼睛都对着这栅栏边上的自己。他低下头,地底下有坼裂之声。他记起有一年地震。他在办公室里听到地底下的轰鸣之声,他赶紧跑到走廊上,又迅速地跑进厕所。等他回来,他看见林厅长正坐在办公桌前抽烟。林厅长说:“其实,真地震了,坐在那里最安全。”那个时候,他就像感知时间一样,有种预感。他说不清,道不明。就像现在这公园里的白塔。白塔开始旋转,扩大,笼罩下来。他感到从未有过的沉重。他举起双手,头颅灼热,四肢冰凉。

他闭上眼。他听见溪流声。鸽子的“咕咕”声。发黄的银杏叶与地面的接触声。火焰声。重重地砸向地面的撞击声。水晶棺里林厅长的寂静声。她说“纸条”时的卡在骨头里的笑声……

他忽然觉得:应该是下午四点了。

睁开眼。栅栏无限地向前延伸。她不在。两只鸟儿也不在。没有痕迹,似乎就不曾来过。再看远处,白塔进入了无限的虚空。瓦蓝瓦蓝。他看着手机上记下的那一行行字,漫漶不清。他迅速删了。他再看看时间,果真是下午四点,连一分都不差。

洪放

中国作协会员。发表过中短篇小说若干,有作品被《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新华文摘》等转载并获奖。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