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清代近代江西诗词·近代江西诗词·王易的诗词创作与词曲观
释义

清代近代江西诗词·近代江西诗词·王易的诗词创作与词曲观

清代近代江西诗词·近代江西诗词·王易的诗词创作与词曲观

王易(1889~1956),字晓湘,号简庵,江西南昌人。父王益霖(1856~1913),字春如,晚清进士,其人擅长旧学而又能求新求变,对西学亦有研究。初为三江师范经学教习,后授河南封丘知县。王易随父居河南,初入省立高等医学堂,后入京师大学堂,1912年毕业。民国伊始,王易随父移居宜春袁山,后与其三弟王浩(思斋)徙南昌从事报业。

胡先骕《评思斋遗稿》谓之曰:“主持报章文苑,诗文辞以及小说笔记,莫不佳妙,一时顿翔纸贵之誉。”[1]二十年代初,王易就教心远大学,乃其教授生涯之始,时彭泽汪辟疆亦在此校执教。王易与汪辟疆及余謇(南昌人,原厦门大学教授)同被誉为民国江西三杰,此期汪辟疆作《光宣诗坛点将录》[2],其序云:“曩与义宁曹东敷(纕蘅)同客南昌,又同寓简庵(王易)思斋(王浩)昆仲家,昕夕论文,极友朋之乐。”可佐当时其人交游之情况。1926年秋,王易进入东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中央大学),任教七年。时胡翔冬、王伯沆、柳诒徵、黄侃、王易、汪东、汪辟疆七位国学家汇聚南京,并称为“江南七彦”,交游唱酬,所作甚多。王易诗集中《甲戌上巳禊集玄武湖分韵得为字》句云:“三日园林集裙屐,五风芬郁照沦漪。”可为其时雅聚之佐。1940年,胡先骕草创中正大学,遂延请王易为教授,并出任文史系主任,其所作校歌歌词,至今沿用[3]。抗战胜利以后,中正大学迁南昌望城岗,王易出任文学院院长。解放后,任湖南文史馆顾问。1956年8月30日去世,卒年六十七。

王易著有多部著作,犹以《国学概论》《修辞学通诠》《词曲史》《乐府通论》最为知名。其《修辞学通诠》乃与唐钺之《修辞格》、陈望道之《修辞学发凡》、杨树达之《中国修辞学》并称为现代修辞学建立之四大标志性著作。其《词曲史》为第一部以现代学术眼光论述中国词、曲、南戏、传奇的渊源和发展的学术著作。王易旧学功底深厚,其《国学概论》论国学尚质,以经学、小学、哲学与史学为国学之“四区”,以为“至若文艺词翰,作者过众,灏瀚曼衍,叙次为烦。况内实外华,非得苟举;由学窥文,无待毛举。果其读书得有门径,则用治文学,游刃有余”。钱仲联在《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中评价道:“王易亦掌教南雍,所著《国学概论》《词曲史》等,嘉惠士林,为功匪尠。”[4]不失为公允一说。王易博学多才,诗词书法篆刻皆精。诗有《师厚斋诗稿》,词有《镂尘集》,与其弟王浩合刊有《南州二王词》。

王易为诗,袭同光之余脉,步趋散原,而不出江西格套。故钱仲联在《近百年诗坛点将录》中说他“学后山,江西派之护法神也”[5]。在《论同光体》中,钱氏论同光体江西派:

这一派大都是江西人,远承宋代的江西诗派,以黄庭坚为宗祖。其首领为陈三立……王易、王浩诸人都属于这一派。[6]

王易的诗,其诗风宗宋,学黄庭坚之研练作法,有宗有趣,有开有阖[7]。七律俊逸明净,得陈与义之真气内转,而其古诗拗险深刻,又不失陈师道遗风。诗中整体流露出的作法笔意也真如陈衍所谓“力学山谷、后山,宁艰辛,勿流易,宁可憎,勿可鄙”[8]。王易在其《诗味二章示迪儿》中写道:“诗味有甘苦,作者当自知。譬如啜好茗,惟苦乃见奇。”在苦和奇的锻炼中,王易的诗味隽永,近体风骨高峻,真气内充,古诗腾挪跌宕,硬语排拗,显赫于当时江西派中。

寒宵病榻依兄弟,人海流波自送迎。已分东西终逆旅,偶持哀怨入孤鸣。疏灯老屋林园梦,冷月晶霜上下清。共此乡心几千里,倚闾辛苦若为情。

此首《月当头夜怀母示三弟》是王易写给三弟王浩(思斋)的,月影清寒,江乡路远,兄弟远隔,乡思亲情,情溢满纸。此诗词净而意沉,已分东西道出遥隔之远,哀怨孤鸣则直抒思念之深,老屋林园、旧时相伴已成冷月空梦,笔似山谷之桃李春风,江湖夜雨,而不失流易真挚。集中七律如《九月初三夜遣怀》《辟疆书然弟病中语览之泫然》《仲涛丈寄示闻歌诗感书奉怀》亦是笔力上乘之作。

王易的七绝清丽脱俗,宛然有简斋之余味,如《村居漫兴》三首:

林鸦故故弄朝暮,塍草依依绿到门。流水不知春意绪,乱将花片去前村。

雨脚连山滞不行,流莺时作可怜嘤。绿窗梦觉慵推枕,多谢斜阳屋角明。

簇簇新桃隔古津,闲闲凉月待归人。相期旱岁为霖雨,只有山云最苦辛。

此组流丽淡雅,诗味清新,山居之闲之恬之寂之幽,诸感交通,一扫此类题材常见的平板和重复,是王易绝句中的代表作。

王易本身精湛于词学,其词作绵丽悠远,词语刻练,多学梦窗之密,又有常州派含而不露,温丽秀婉,在作品中讲究寄托的风气。正如他在《镂尘词》词序中自道“意隐而寂,音哀以思,或托于物,或寓于事”,故为词往往雅丽而不失厚重,绵邈却还带有空灵之感。钱仲联在《近百年词坛点将录》中谓其词:“持律谨严,渊识可诵。”晚清及民国初年,词学大盛,王朱郑文四家并世而立,其虽延续常州派理论,却新变迭出。这中间对王易词风影响较大的是朱祖谋。朱祖谋的词境浑厚,气息沉静,格调高简,风度矜装[9],对王易的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如其《水龙吟彊村先生挽词集彊村句》一词中所云:

白头心事飘萧,天涯惟有啼鹃苦。觚棱梦堕,五湖计熟,残年倦旅。老泪柴桑,义煕题遍,哀时词赋。怅新歌散雪,迷阳唱倦,凄咽断、苹洲谱。只有,高台歌舞。素心难、旧盟谁主?支离病骨,惊飚吹幕,风镫摇暮。身世浮沤,人天孤愤,低头臣甫。又西风鹤唳,酸声噤月,近连桥路。

这首词虽然是集句,但从其排布行文间,亦可以看出王易词的严整精丽的风貌。上片“义煕题遍,哀时词赋。怅新歌散雪,迷阳唱倦,凄咽断、苹洲谱”,虽是挽人,却也有些夫子自道的意味。大抵与其《镂尘词》词序里面所谓“予生而多感,长而多患。世非黄农,人非屈贾。羁旅劳其骨,世变易其心,机巧摄其气”相合。时世的板荡,世事的艰难,亲友的离散遥隔,使得王易词在内容上低首吟哀,寄笔凄清,技法上披吟词律,排遣声容,严整精巧而能自化风格。黄侃曾经评价王易词曰:“危城玉貌,有此高兴不难,难右驱使古辞,指挥如意。盖由咏叹淫液之久,乃臻斯境,云英化水,光采与同,斯之谓欤!”[10]也是相当中肯的。

王易长调犹以学梦窗最工,在其《词曲史》中认为吴文英之《莺啼序春晚》“犹婉密骚雅,惆怅切情,集诸家之长,而无诸家之弊”[11],故而在王易的集中,不难发现其深赏追慕之作,如:

抵掌挑灯,联吟踏月,惯盘桓共子。更谁料、佳景无多,乱风愁雨又至……(《莺啼序·无端又伤远别》)

璧月宵明,琼卮夕泛,漫临风念子。更魂断、细雨纷纷,清明时节又至。望江南,青山如画,为长送,归帆东指。算天涯,荒草萋萋,自饶春意……(《莺啼序·得琅轩自沪来书并诗一章却寄用前送别韵》)

青山不语,秀草长荣,尚似旧时美。台榭静、苔痕断续,似有人到,雨冷尘封,久疏吟事。墨花隐约,纱笼何处……(《莺啼序·江亭览胜用梦窗丰乐楼韵》)

这些作品都写得低回婉转,雅丽脱俗,于步武梦窗之外,更寄情怀,同时练字精妍,妙境迭出,当是王易词中的上品。

两宋词家通音律者而能自度曲者比比皆是,但由于音律失传,后世词家对于自度曲一直讳莫如深,更有甚者每以墨守词律而自矜,却往往落得损伤意境。对此王易认为:

其实填词者,惟须避其双声累字已足,奚必以相生之说,故为羼杂耶。明是道也,不必震于古人之盛名,尽可自度他曲。所谓运用之妙,在乎一心也。(《春愁曲(自度)序》)

这也和他在《词曲史》中主张革新的理论相互印证,在创作中实践了其词的“调谱可变,而声韵不可革也”;“今使革新者知本进步之原理,于声韵则益求精微,参以时代之精神,于调谱则化其拗折,则不百十年,或有一种新词挺生乎!”[12]这一观点。王易小令所作不如长调,但也有精致可观之作,如《唐多令书感》《菩萨蛮诸昆弟送别即书》,但总的来说,在王易的诗词创作中,词为第一,诗为第二,而词中又以长调为最,当是的评。

作为极具现代学术眼光的学人,王易的诗词理论富有创见,他认为:

人心情态,何啻万千,声本乎情,自然殊致。如其挚情流露正赖声律,以成抑扬动静刚柔燥湿之观。譬如五服六章,纵异布絮之功,能资黼黻之美,苟非墨翟之非乐贵俭,孰能拒而斥之哉。[13]

作为音乐与文字结合样式,词、曲虽然也存在着中国文学“惟务充内美,而不计外缘。其得在高超,而失在不普”[14]的缺点,但王易以声本乎情之观点来说明,认为其真挚的抒情、灵活的表达以及优美的乐律,当是和诗、骚、汉乐府音乐性传统一脉相承的重要文学样式。所以在《词曲史》中其明确道:“文学者,学之专门者,词曲者,又文学之专门者也。”[15]这里专门之谓,除了形式和表达上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外,更重要的是强调了词曲的音乐性以及词曲对于保留我国古代音乐声韵理论方面的重要性。也正如谭献所谓“夫音有亢坠,故句有长短,声有抑扬,故韵有缓促,生今日而求乐之似,不得以不有取于词矣”[16]。王易论词观点重声律,认为为词要使词调和文情相合,才能保持词体,而非成所谓长短不葺之诗。同时他也注意到词的新变和发展,他创新地提出,词在保留声韵的前提下,调谱可以有所创作,这样词才不会拘于桎梏,进而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

吴梅在《顾曲麈谈》中提出:“曲也者,为宋金词调之别体。当南宋词家慢、近盛行之时,即为北调榛莽胚胎之日。”[17]在《中国戏曲概论》中则称:“乐府亡而词兴,词亡而曲作。”[18]但是王易则认为:“曲主可歌,唐宋词皆可歌,词与曲一也,自有不能歌之词,而能歌者又渐变为曲,则宋元间之所谓曲也。”[19]词和曲的主要区别主要是结构、音律和命义。至于源流则应该存在一个渐变和交错的过程,而非谁先谁后、谁来源于谁的问题。同时他反对将曲称为词余,认为:“词曲门户各殊,势力相等,作者各擅其长,不相取下,安见此遂为彼之余也。”[20]充分尊重了曲独立发展的历史。

词曲同源,而尊词体,曲体,辨其源流,发覆其流变,严格其创作而新变于当世,是王易对于词、曲始终抱有的一个清晰的态度,也是其写作《词曲史》的一个基本思路。诚如周岸登在《词曲史》序中谓王易:“以科学之成规,本史家之观察,具系统,明分数,整齐而剖解之,牢笼万有,兼师众长,为精密之研究,忠实之讨论,平正之判断,俾学者读此一编,靡不宣究,为谈艺家别开生面者。”王易对于现代词学、曲学的开创建立贡献甚大,其声名著作却不如同期及稍后的吴梅、唐圭璋、夏承焘、龙榆生等,但随着学术发展勃兴,其人其著已越来越受到当代学界的研究和重视。

注释

[1]胡先骕:《胡先骕文存》,江西高校出版社,1995年版,第307页。[2]《光宣诗坛点将录》写成于1919年,1925年连载于《甲寅》第1卷第5号至第9号,1934年至1935年连载于《青鹤》第3卷第2期至第7期。1940年代中叶修改而成的定本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毁,现在通行本为程千帆所整理。今见《汪辟疆说近代诗》。[3]参见《南昌大学校歌》,王易词(原国立中正大学校歌歌词),周明改编,遥远曲。[4]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当代学者自选文库钱仲联卷》,第687页。[5]钱仲联:《近百年词坛点将录》,《当代学者自选文库钱仲联卷》,第706页。[6]钱仲联:《论同光体》,《梦苕庵清代文学论集》,第119页。[7]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册》,王运熙等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74页。[8]陈衍:《重刻晚翠轩诗序》,舒芜等编《近代文论选》,第390页。[9]王鹏运:《彊村词序》,舒芜等编《近代文论选》,第362页。[10]黄侃:《镂尘词》序,河南大豫石印局印,壬子(1912)年石印。[11]王易:《析派第五》,《词曲史》,第448页。[12]王易:《测运第十》,《词曲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48页。[13]王易:《明义第一》第3页。[14]王易:《明义第一》第2页。[15]王易:《测运第十》,《词曲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448页,《明义第一》第3页。[16]谭献:《复堂词序》,舒芜等编《近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359页。[17]吴梅:《顾曲麈谈》,刘梦溪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鲁迅吴宓吴梅陈师曾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501页。《中国戏曲概论》。[18]《中国现代学术经典鲁迅吴宓吴梅陈师曾卷》,第649页。[19]王易:《明义第一》,《词曲史》,第10页。[20]王易:《明义第一》第12页。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