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杜牧《叹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释义

杜牧《叹花》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杜牧

自恨寻芳到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

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荫子满枝。

唐文宗大和九年(835),杜牧听说湖州风物美好,乘兴到湖州游玩。游玩中遇见一位十多岁的女孩,十分爱悦,约定十年内到湖州娶她;如十年不来,才可以另嫁他人。十四年后,杜牧终于在大中三年(849)得如愿到湖州任刺史。他一到湖州就找这位女子,这位女子已经嫁人三年,有两个小孩了。杜牧责问她,回答说,你约定十年来娶,现在已经十四年了。杜牧听后感慨万分,写了这首诗。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故事。一些杜牧研究者不甚相信。其实,联系杜牧的性格,联系他三次上表求为湖州刺史等情况,这个故事还是有可信之处的。况且这个故事在《丽情集》、《唐语林》、《诗话总龟》、《苕溪渔隐丛话》等史籍中都众口一词,想来是有根据的吧!

这首诗的文字,各本记载稍有不同。另一种本子的文字是:“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两种文字,各有优点。从切题而言,前者更佳些;而第三句,则又是后者意境较胜。

用花来比喻人,在诗歌创作中是常见的,它常常能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这首诗还用花来隐括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带有凄婉情调的故事,它所以千百年来广泛传诵,并不是偶然的。

“叹花”所叹的对象是谁呢?是“花”吗?看来不是。“花”“绿叶成荫子满枝”没有什么可哀叹的。其实,所叹的是看花人。看花人来迟了,观赏不到花的美丽,这才是可扼腕叹惜的事。所以题目是《叹花》,而实在是自叹。了解这一层,我们才能欣赏到诗人构思之妙和诗的美学价值。

开头“自恨”点明了诗人叹的对象。“自恨寻芳到已迟,”从赏花的角度,寻春来迟,自然是懊悔的。从诗人以花喻人的层面,结合上述故事来理解,诗人的“恨”内涵就更丰富了。试想,一位感情深挚、内心世界十分丰富的诗人,满怀企盼,经过持久的努力,实现了等待多年的愿望,而今却发现迟到了,多年的企盼永远不能实现了,那种种悔恨、懊丧、失望、哀愁……的心情,自然会一起涌上心头。这一“恨”一“迟”两个字,装载着诗人强烈、深沉、复杂的情感,传达给读者。诚然,当读者读了这一句的时候,还不能全部明白诗人感情的内涵,还需要层层深入,逐步领略。“往年曾见未开时”,这是追忆,是思念,是怀恋。就花而言,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是诱人情思的;而作为少女,怀思的情意更加浓郁了。以上两句是从诗人的角度写“自恨”。

三、四两句则是从“花”的视角来写“自恨”。原来那么鲜艳妩媚、亭亭玉立含苞待放的花蕾,现在只看见夏风中残红狼藉,花瓣飘零。花,已经凋谢了,只见一丛绿叶,枝头上缀满了果子……赏花是迟了,太迟了!与这个意境同时浮现的,读者似乎看到了另外一个令人悽恻的形象:一位褪去了少女光泽,失去了少女的丰姿绰约的少妇,神情萎顿,手拉一个小孩,怀抱一个小孩,蹒跚地踯躅着……这是更加令人扼腕怅惘的情景。美好的事物逝去了,美好的期待落空了,连美好的回忆也破碎了,只剩下孤独与悲凉伴随着诗人,只剩下无穷懊悔的“自恨”!

整首诗花与人合一,人事与自然合一,使人读来回味无穷,含意深婉,掩卷之余情思不已,无限低回!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6: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