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朱国桢《普陀游记(节选)》原文与赏析
释义

朱国桢《普陀游记(节选)》原文与赏析

朱国桢《普陀游记(节选)》原文与赏析

朱国桢

由定海棹舟,自北而东,过数小山,可三四十里,为蛟门,北直金堂山。此处山围水蓄,宛然一个好西湖也。将尽,望见舟山,曰横水洋。潮落时,舟山当其冲。其一直贯; 其二分左右; 左为北洋,右则象山边海诸处。入舟山口,山东西亘七八十里。南夹近海诸山,山断续,望见内洋。舟行其中,如泛光月河可爱。尽舟山为沈家门。转而北,即莲花洋。洋长可三四十里,过即普陀矣。

抵普陀之湾,步入一径,过二小山,即见殿宇。本山皆石,吐出润土,蜿蜒直下,结局宽平,可三百亩。即从右小山为右臂,一小山圆净为案,左一长冈。不甚昂,筑石台,上结石塔为左蔽。殿三重,宏丽甚,乃内相奉旨敕建。殿之辛隅,为盘陀石,山势颇高耸。巽方为潮音洞,吞吐惊人。正后迤逦菩萨岩,最高。曳而稍东,一石山,其下即海潮寺也,去前寺不过三里,万历八年所建,今已毁。两寺之间,东滨于海,一堤如虹。海水上下,即无潮,犹汹涌骇人。东望水面横抹,诸山起伏如带,色黑,曰铁袈裟。又东望微茫二山,曰大小霍山。极目闾尾,红光荡漾,与天无际。惟登佛头岩能尽其概。若在半腰牵引,诸山宛如深壑,空处飞帆如织。彼中人了不知其异且险也。

大约山劈为前后二支,支各峰峦十余。前结正龙,即普陀寺。转后为托,即海潮寺。二大寺外,依山为庵者,五百余所,皆窈窕可爱。环山而转,除曲径外,度不过三十里。舟山有城有军有居民,金堂最近。闻其中良田可万顷,悉禁不许佃作。大谢山直舟山之南,田亦不少,此皆可耕之地。然边海之人都以渔为生,大家则宦与游学,游手不争此区区粒食计,故地方上下,无有言及者。袁元峰相公欲行之,有司以为扰民而止。

普陀是明州龙脉最尽处,风气秀美。虽不甚险远,而望洋者却步。即彼中士民,罕有至者。……凡西僧以朝南海为奇,朝南海者又以渡石梁桥为奇。梁之南有昙花亭,下数级即为梁。横亘可十丈,脊阔亦二三尺。际北有绝壁,有小观音庙在焉。余坐上方广寺,亲见二十余僧踏脊如平地。其一行数步,微震慑,凝立,少选卒渡,众皆目之,口喃喃不可辨。问之山僧,曰:“几不得转人身也。”

普陀一无所产,岁用米七八千石,自外洋来者,则苏、松一带,出浏河口,风顺一日夕可到。自内河来者,历钱江、曹娥、姚江、盘坝四者,由桃花渡至海口,风顺半日可到。两地皆载米以施,出自妇女者居多。自闽、广来者皆杂货,恰勾岁用。本山之僧,亦买田舟山,其价甚贵。香火莫盛于四月初旬,余至则阒然矣,却气象清旷。几欲久驻,而竟不果,则缘之浅也。

细讯东洋诸山,一老僧云:“有陈钱山突出极东大洋,水深难下碇,又无岙可泊,惟小渔舟荡桨至此,即以舟拖搁滩涂。采捕后仍拖下水而回。马迹又在其西,有小潭可以泊舟。但有龙窟,过者寂寂,一高声,即惊动,波浪沸涌,坏舟。再西为大衢,与长途相对。 其西有礁无岙, 不可泊舟。 ……大衢在北, 长途在南,相离不过半潮之远。潮从东西行,两山束缚,其势甚疾。舟遇潮来与落时,皆难横渡,俟潮平然后可行。近昌国为韭山,形势巍峨,岛澳深远。此山之外,俱辽远大洋。船东来者,必望此为准。直上为普陀矣。”

普陀山为我国佛教四大佛山之一。地处浙江东部普陀县,是舟山群岛之一。传为观音显灵说法的道场。唐以前传有梅福、葛洪寄隐修道处,故又名梅岑。唐代有一印度僧人至此自燔十指,云“亲睹观世音菩萨现身说法,授以七色宝石”,遂传此地为观音显圣地。因佛经中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的说法,因以略称此岛。五代后梁贞明二年 (916) 日本僧人慧锷从五台山请观音像假途返国,路经普陀山,为大风所阻,乘船触礁,遂在紫竹林结茅留居,创建“不肯去观音院。北宋以还,兰若渐增,缁徒云集。南宋嘉定七年. (1214),规定此寺以供奉观音为主。此后,历朝相继在此兴建寺院。岛上幽洞奇岩,海景变幻,历来为游览避暑胜地。但古代朝香者多,游览者少。明代朱国桢的《普陀游记》从多方面记述了普陀山情况,是值得一读的好文章。

文章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赴普陀途中所见。作者从定海乘舟出发,过蛟门与金堂山之间的海面,看到此处“山围水蓄,宛然一个好西湖也”。航行于大陆与舟山岛之间,见海景“如泛光月河可爱”,再渡过全长大约三四十里的莲花洋,就抵达普陀山了。作者沿途观岛望海,不觉险远,而欢快、愉悦之情却油然而生。这无疑给读者以启迪,以感染,激发起前往一游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此段并非闲笔,实是文章极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写普陀山览胜。以普陀寺殿宇为中心,介绍了周围的山势、胜迹。殿左小山上筑有石塔 (多宝塔),殿西北偏北方向为盘陀石,东南方为潮音洞,正后为菩萨岩,山势绵延向东,一石山下,是海潮寺。这是近观。远望则有起伏如带的铁袈裟山,大小霍山,最后是“红光荡漾,与天无际”的闾尾。最后两句,说明若游人所处位置不同,其所见景致也不尽相同。

读这一段,犹如展开一幅普陀山导游图,全山胜迹尽收眼底。

第三部分写普陀概貌及舟山民情。先总写普陀山山势、寺庵概况,继而写金堂、舟山、大谢山诸岛生产、生活习俗。既写所见,又写所闻。作者不仅饱览名胜古迹,也关心民间生计。

第四部分写西僧朝南海、民众布施及东洋诸山。共三个自然段,每段各有所侧重。第一自然段写普陀山虽是风土气候秀美的风景区,但因人们“望洋却步”而游历者少,连明州一带的人也“罕有至者”。这就点出了作者在文章开头写赴普陀途中所见的原因。不畏大洋阻隔,远道而来的则是以“朝南海为奇”的西僧,“朝南海者又以渡石梁桥为奇”。于是,文章具体描述了石梁桥及西僧渡桥的情景。

第二自然段先写普陀一无所产,岛上僧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苏、松、闽、广一带的布施,再写作者游山时的心情。虽不能亲见香火最盛的景况,但岛上“气象清旷”,可谓不虚此行,甚至产生了“几欲久驻”的强烈愿望。“而竟不果”,深感遗憾。可见作者游普陀山,意不在观瞻庙宇,亲睹佛事,而是为领略美好的岛上自然风光。第三自然段写普陀以西,作者游踪未至之处的情况。因前询问得知,故详细记述了老僧的话。读来也更觉真实可信。

这篇文章虽为游记,却与一般刻意写景的游记不同。写游普陀,又不注重普陀山本身,更不注重普陀寺。而是以普陀山为立足点,概括介绍舟山群岛一带的山水民情,如烘云托月一般,增添了许多情趣。文中所记既有亲眼所见,又有亲耳所闻; 既写了自然景观,又写了社会情况,游览与调查访问有机地结合,这些正是这篇游记的独特之处。

文章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却有条有理,井然有序。如按行程先后顺序写途中所见,按山势的高低绵延写普陀山景,由近及远地写东边的岛屿。“细讯东洋诸山”时,以陈钱山为中心,再写“其西”、“再西”的岛屿。文中所写的山、岛虽多,但读来并无杂乱之感。文章首尾呼应,开头写大陆至普陀的方向,结尾交代从海上至普陀的方向。始终以普陀山为中心,既散得开又收得拢,结构十分严谨。

全篇文字朴实浅显,记述翔实。岛屿、山峦的方位、面积、距离皆一一写明,凡该用数量表明的,竟无一处遗漏。如写普陀山脚下的土地“可三百亩”,舟山一带的良田“可万顷”,普陀山“岁用米七八千石”,读来觉得真切自然。文章用词精当。如写普陀寺,“殿三重,宏丽甚”,写依山而建的小庵“皆窈窕可爱”。大寺、小庵各具特色,形成鲜明对比。文中运用的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十分贴切。如将蛟门与金堂山之间的水域,比作妩媚多姿的西湖,让读者在浮想联翩之中,消除对在大洋航行的畏惧心理。

这篇游记以记实的笔法,揭开了佛教圣地神秘、缥缈的雾障,让人们窥见其真实面目。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陀山的庙宇建筑及其他方面,也在变化着。如作者游山时已毁的海潮寺,清康熙三十八年 (1699) 重建大殿,并赐“天花法雨”匾额,因改名“法雨寺”。所以,现代的人们要想了解古代的普陀山胜迹与僧俗风情,是不妨一读《普陀游记》。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