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语出宋·晏殊《蝶恋花》。词曰:“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凋碧树:使碧树凋零,指秋风把树叶吹落了。西风:指秋风。天涯路:通往天边的路,指极远的路。这三句词写“闺愁”,抒发的是怀念离人的怅惘之情。意思是:昨天夜里秋风吹落了碧绿的树叶,我独自登上高楼,望到了天边路的尽头,也不见离人归来。晚清著名词话家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此词写得悲壮,颇近《诗经·秦风·蒹葭》之意。他引这三句词并柳永、辛弃疾的几句词,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二六)王引晏词,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虽然志存高远,但不悉路径,迷离徜徉,不知目标之所在。后人常引用这几句词,也多用于比喻。
例如
①沈于心和中善敏站在一根灯柱下观看着整个工地。此刻,涌上沈于心脑际的竟是清代大学问家王国维论做学问的“三境界”。那岂止是做学问的三境界,也是创办事业、发现人才的三境界。对于沈于心来说,不好说“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但是总可以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他确实领悟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摘自闰水等《城市之夏》)
②有人说,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我们已经经历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第一种境界;我们正在经历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种境界;相信那“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第三种境界必然到来。(摘自淮士《航向》)
③灵感以它自己的新颖独到使思维者鲜明地感到,自己的思想前进到了一个新的意境、新的阶段;原来存在的困难已经被突破,进一步前进的思路已经明确,使思维者产生一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彻悟,于一瞬间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摘自王海平《灵感——思维园地中的奇葩》)
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的一首《蝶恋花》拉开了冬天的序幕,也将我们带入一个萧飒、冷清的境地。北方的冬天总是让人有些无奈,除了那像刀子一样割人的寒风外,大地更是一片荒芜灰蒙,没有一点生气。(摘自周礼《冬天的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