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而君子小人见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释义

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而君子小人见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释|出处|译文

【名句】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而君子小人见矣。

【注释】

选自汉·扬雄《法言·问神》。

言:语言。

书:文字。

形:表现出来。

【赏析】

扬雄是西汉末年的儒学思想家,又是著名的辞赋家。《法言》一书是他模仿孔子《论语》写的哲学著作,其中包含了他的文学理论观点。他在《法言·问神》一篇中,提出了文学艺术作品能够反映作者思想感情和品德修养的观点。他说:

“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而君子小人见矣。”

意思是:语言反映作家内在的思想感情,文字反映作家的精神面貌;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世界和精神品格的高下,判断出是君子还是小人。

扬雄认为,人的语言和作品是思想感情的表现,从中可以看出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后世的许多诗人、诗论家都继承和发扬了这种观点。唐代诗人白居易《读张籍古乐府》说:“言者心之苗,行者文之根。所以读君诗,亦知君为人。”明代宋濂在《林伯恭诗序》中也说:“诗,心之声也。声因于气,皆随其人而著形焉。”人们据此总结为文如其人。

但是,文如其人必须诗文首先具有真实性,失去这个前提便难于成立。因为并非所有的作品都能正面反映作者的思想品格。也就是说,作品的思想境界与作者的精神品格不一定成正相关系。

到了金代,元好问对扬雄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他在《论诗三十首》之六中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他以潘岳为例,说明评论作品不能光看文章,还要看其为人,是不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一旦作品失真,言行不一,就不能真实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潘岳是西晋诗人,与陆机齐名,名重一时,所作诗赋,文辞华丽,造诣颇高。他在《闲居赋》中说,“身齐逸民,名缀下士”,“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把自己描绘成一个恬淡高洁,与世无争,忘怀功名利禄的人,可谓“高情千古”了。实际上却热衷名利,趋炎附势,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人格十分卑下。

因此,元好问指出,仅仅以言取人,以言废人,往往失真,是不可靠的。孔子说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论语·宪问》)。老子也说过,“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所以,元好问指出,理解和评论作家作品,一定要“知人论世”,才能有较为客观和准确的评价。这一见解无疑比“文如其人”更贴近作家的创作实际,更能全面和准确地把握作家和作品之间的关系。

明代诗论家都穆在《南濠诗话》中,也对扬雄的观点提出了批评:“扬子云曰:‘言,心声也;书,心画也。’盖谓观言与书,可以知人之邪正也。然世之偏人曲士,其言其字,未必皆偏曲,则言与书又似不足以观人者。元遗山(元好问)诗云:‘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有识者之论固如此。”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