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戴叔伦《关山月(二首选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释义

戴叔伦《关山月(二首选一)》古诗赏析与原文

戴叔伦

一雁过连营,繁霜覆古城。

胡笳在何处?半夜起边声。

《关山月》,乐府《鼓角横吹曲》。多从关山夜月感兴,抒发征戍之苦、别离之情。如李白有名的一首《关山月》:“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开头两句就以“关山明月”完题。而戴叔伦的这首《关山月》,诗面上不见“关山”、“月”的字样,只在描写月下所见,关山所闻上下功夫,别有一番情趣。

头两句写边塞月下所见。“月黑雁飞高”,没有月光的晚上,雁飞得很高,是看不见的。雁则“一只”,杜甫《孤雁》“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杜牧《早雁》“仙掌月明孤影过”,这形单影只、失路离群的孤雁,怎能不触发征人离土辞亲的悲哀!

连营雁过,古塞霜零,营、古城都是边关的特定景物,而霜,是夜间因辐射作用,地面温度下降,水气凝结之物,它也只有晴天的晚上才能凝聚成形。月色霜形,互相辉映,难于区别。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既表明节令是秋末冬初,一个“覆”字,又暗示着在凄寒氛围中滋生的恋土思亲的浓重的悲哀。

后两句写关山所闻。乡心正无限,一雁过连营,雁度霜零已是不堪,况闻胡笳呜咽?“边声”,边塞特定的音响。李陵《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在风吼声、马鸣声、号声所组成的边关交响曲中,此起彼伏的苍凉、悲壮的胡笳声,应当是它的主旋律。这里用“胡笳在何处”提顿,其意不在于寻求吹笳之人,而在于突出闻笳之人。在充塞关山的明月之下,一片边声又连胡笳而起,征人怎不顿生乡关之思?“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何处”二字,正好传神地表示了征人闻笳时那种寻寻觅觅的失落心态。

这首诗不明点关山之月,也不明写关山夜月中的征人。但关山中处处有明月,明月中处处有人的征戍之情。一、二句动静互回,一、二联声色交映,词极简淡而意实深浓。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7: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