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故事二十则
古代慈城地区有乐善好施的民风,这里选取光绪《慈溪县志》记载的20个善人善事:
杨适,北宋慈溪人,“庆历五先生”之一。他在大隐山隐居,乡民们尊称他为“大隐先生”。有邻居偷他的庄稼,有人来向他报告,他却说:“不要追究了,人家也是穷得走投无路才这样的。”他的宽容使小偷更加惭愧,从此改邪归正。这又是一个贤者“化盗”的故事,就像西汉时期的山阴人陈嚣那样“渔则化盗,居则让邻,感侵退藩,遂成义里”。
杜醇,也是“庆历五先生”之一。早年以孝友称道乡里,躬耕养亲,经明行修,学者以为楷模。庆历八年(1048),鄞县创建县学,知县王安石两次写信恳请他担任县学教授,说像他这样德才兼备之人,应该当仁不让,以所学服务社会。杜醇被说服了,于是出山。同年慈溪建县学,知县林肇又聘他为师。史称“鄞、慈两县学风之盛自醇始”,他是鄞县、慈溪两县历史上的第一位名师。
慈溪也是南宋宰相史浩的曾祖母叶氏的老家。史浩罢相归来路过这里,知县蒋鹗隆重迎接,县吏们也都跟着过来参拜。史浩一一回拜,这让蒋鹗心里很不安:宰相怎么可以回拜小吏呢?史浩解释说:“您是他们的长官,我和他们只是乡亲,理应如此。”对宰相史浩而言,善待乡亲只是他的一处小节,而对当地民风的影响却很深远。
黄纯裕,字熙安,南宋大儒黄震的五世孙。他在慈溪乡居,邻里凡有纠纷都来找他调解,他也总能让双方心悦诚服,所以在他居住的乡里,邻里矛盾几乎没有闹到打官司地步的。当时流行一句话,“登泰山不若登昆仑,见县令不若见黄君”,称赞他处理民间纠纷比县令还管用。
沈仲贵,是一个有胆略的人。元代至元年间,慈溪北部山区出了一个土匪头子,叫金乾保,浑号“金钱豹”,勾结海盗打家劫舍。为了乡里的安宁,仲贵先孤身一人深入敌巢侦察,然后带领官兵民团将他们剿灭。又约定深受土匪之害的各家各户都准备一面鼓,以后凡发现敌情立即敲鼓,附近居民听到鼓声即前来相助。由于采取了居民联防的办法,从此土匪海盗再也不敢来犯了。
陈绍,字成甫,家境富裕,而他自己“衣不重裘,食不兼味”,生活很俭朴。有穷人家办不起丧事,他资其衣棺,还经常送粮食给没饭吃的人。有个姓金的乡民生活穷困,陈绍很同情他,曾在夜里悄悄地将钱扔进姓金的家里,不让他发现是谁给他钱。当地闹饥荒,他捐出自家存粮用于赈灾。还在城东建“望烟楼”,每到雨雪天早晚登楼,看见哪家没有炊烟升起,就往哪家送粮食,人称“幽远义士”。自古以来,像陈绍这样建“望烟楼”救济穷人的例子有不少。如文天祥的侄孙文应麟也建过“望烟楼”,后来的明代乡贤冯元仲也建过。
嘉熙三年(1239),永嘉人王致远担任慈溪知县。当地大饥荒,致远召集本县乡绅,在各寺庙设立粥厂,赈济灾民。开始时,来吃的有上千人,不久远近灾民闻风而至,多至八千人。他把自己的俸禄都贴进去了,又向中央政府求助,向官宦人家告贷,一直将粥厂维持到当年麦收之后才解散。不久,他又设居养院以安置孤寡老人,设慈幼院以抚养孤残儿。老百姓感激他的恩德,称他为“王佛”,将他的画像供奉在祠庙里。
葛魁,曾经担任慈湖书院山长,世代居住在慈城孔庙学宫的南面。元贞四年(1298),有风水先生说,学宫南面需要一条笔直的通道,这样风水会好,本县考中进士的人就会大大增加。这在今天的人看来当然是一种迷信,而葛魁却毅然地说:“为了学宫风水,让家乡多出人才,我怎会吝啬我家的土地!”于是捐出自家一半的土地,约三亩,送给学宫建甬道。
陈文谊,年轻时因家庭贫困而放弃学业,挣钱养家,一意将弟弟陈文谟培养成进士,使母亲得到“禄养”。家人安顿好了,但乡邻生活还很苦,因为当地刚经历了倭寇洗劫,文谊就和本县秀才一起进京求见皇帝,请求为慈溪的老百姓减轻赋税,增加守卫,防备倭寇。当时,在朝为官的慈溪人袁炜等也一起帮着说话,皇帝果然答应了文谊的请求,为慈溪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费钥,字存威,号东溪。在清苑县任主簿,听说前任县令去世后其幼女流落民间,费钥想方设法把她找来收为义女,视如己出。有乡人郑安仁染疫京邸,姻戚都不敢上他家,而费钥亲自为他煎药救治,直至病愈。费钥喜欢研究药方,传播秘方,曾说:“施药不如施方。”有人欠他债还不上,他干脆就把债券撕了。欠债的人觉得过意不去,愿意用自己的住所抵债。费钥却说:“你没有了住所,我能忍心吗?”力止之。
明嘉靖年间,倭寇祸乱东南沿海。慈城因没有城墙可作防御,两次遭倭寇洗劫,百姓死伤无数。后来全县商议修筑城墙,有个叫盛梁的乡绅,为此一下捐出了祖先留下的良田三百余亩。
柯琴,字韵伯,明末慈溪人。年轻时能写诗,擅长古文辞。明亡后“焚弃举业,一志医学”,成了一名以治疗伤寒见长的名医。著有《内经合璧》《伤寒论翼》等。《清史稿》有传。
沈周行,年轻时在湖州开一家小药店。当时传染病流行,需要用到犀黄这味药,但犀黄价格很贵,一剂值数十金。有一次,周行误把不合格的犀黄做成了药丸,他自己发现后立即全部销毁,说:“别人拿犀黄救命,我如果把假药卖给别人,等于谋财害命。”从前,他的母亲施氏在村里会同妇女们一起纺纱织布,形成规模生产,织出的布,就让周行拿出去卖。有一次周行带着布在外面住宿,听见有一妇女哭得伤心,他就问主人。主人说:“是那妇女的丈夫欠了别人钱,只能卖妻还债,骨肉不忍分离,所以才哭的。”周行说:“我的布值二十余金,就算给他抵债吧,如果还不够,还有我的衣服和行李。”结果他两手空空回家,怕被母亲骂,只在门口徘徊,不敢进门。他母亲瞧见了,问明情况后并没有怪他,而是说:“你做得对。布还可以再织,让你妻子也织,不多久我们可以织出更多新布来,你可以再拿出去换钱,不必担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后来周行的两个儿子士濂、士潮官都做到了清朝的知府。
胡天相是一个生意人,曾经在去上虞的路上捡到一包银子,他在原地等了三天,终于等到失主哭着回来找银子。他详细问明情况,原来失主被后母赶出家门,生父私下里给他一百两银子让他外出谋生,如果丢了这些银子,今后真不知如何谋生。于是物归原主,并且不要分文报酬。有邻居夫妇染上疫病,亲戚没人敢上门,而天相亲自送药上门为他们医治,照顾饮食,一直到他们康复。天相之子胡亦堂官至郎中,是清代慈溪县为数不多的名宦之一。胡亦堂也是清初著名戏曲家裘琏的岳父,与八大山人有交往。
阮日英,字德章,是一个走南闯北的商人。他的生意范围北至京津,南至闽粤,资产丰厚。按当时流行,他也为自己捐了一个州同知的虚衔。雍正十二年(1734)温州地区大饥荒,他将储存在当地的粮米全部减价出售。之后统计,他为救灾而贱卖的粮米折合银子达两万七千余两,可谓救人无数。
张锦,字敬孚,清代慈溪人,生性仗义。他曾坐渡船过曹娥江,有挑夫误把别人的行李放到了他的船上,后来发现行李中竟有五百两银子,他四处寻找失主,终于得知失主是同县冯某,于是原物奉还。道光初年闹饥荒,张锦将所存余粮全部捐献出来,救了好多人性命。又在曹娥江渡口造亭子,供过往客商遮风避雨。
乐城,字士标,清代慈溪人。他是一个富商,自奉俭朴,却乐善好施。有族子因为生活所迫被卖作僧徒,而其父只有他一个儿子,乐城出钱将他赎回,以免他家绝后。有村人卖妻抵债,夫妻恸哭作别,乐城听说后马上出钱替他们还债,使夫妇得以团圆。每年除夕,他都会施舍钱米给穷人。在他病重时,还将所有穷人的债务免掉,将债券烧掉。
王纶,字汝言,年轻时的志向是要么做一个好官,要么做一个好医生。“自秀才时,便存心天下,以为吾即不得致君泽民,当以医药寿斯世夭札耳!”后来考中进士,正德年间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据《县志》记载,他外任期间“常朝听民讼,暮疗民疾,历著奇验”。他因为集良相、良医于一身而被载入《明史·方伎传》。
至清代,慈溪又出了一位又能做官,又擅长做医生的神人——陈同文。他担任靖安县知县时,每次下乡看到路边生病的百姓,都会停下来给他们看病,并同时了解民情。后来在县官任上去世,“民闻之,如失怙恃”。当他的灵柩运回故乡时,当地百姓扶老携幼,倾城相送。
冯云濠,字五桥。他可能是千年慈城历史上最有钱的人。他的朋友浙江学政段光清曾说:“慈溪冯氏巨富也,朝野闻名,有家财二千万。”而当时全国税收也不过七千万。云濠一生好行善事,凡县里的各项民生工程,每次都是他带头捐款,且捐得最多。他出资重修慈城的德润、慈湖两书院,疏浚慈湖,筑湖堤;构筑醉经阁,收藏各种珍贵书籍,尤其是刊印了黄宗羲的《宋元学案》,为乡邦文化事业做了很多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