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惊弓之鸟典故故事|惊弓之鸟释义
释义

惊弓之鸟典故故事|惊弓之鸟释义

惊弓之鸟

【释义】

原意指受过箭伤,一听到弓弦的声音就害怕的鸟儿。形容受过惊吓的人,遇到一点动静就害怕、惊慌不已。

【出处】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更羸谓魏王曰:‘臣为王引弓虚发而下鸟。’……有间,雁从东方来,更羸以虚发而下之……其飞徐而鸣悲。飞徐者,故疮痛也;鸣悲者,久失群也,故疮未息,而惊心未去也……”

【典故】

战国时期,有一个百发百中的射手,名更羸(léi)。有一天,更羸和魏王一起散步的时候,天上飞过一只大雁,他对魏王说:“大王,我只用弓不用箭就可以把大雁射下来。”魏王不相信,更羸接着说:“我射给您看。”

更羸拉起弓,只稍稍动了一下弓弦,这只大雁竟然掉下来了。

魏王很是吃惊,便说:“你竟然有这样的本领。”

更羸说:“并不是我有过人的本领,而是这只大雁曾经受过箭伤,您没见它在空中飞得很慢,叫声比较悲吗?飞得慢,是因为它身上有伤口;叫得悲,是因为它离开雁群很长时间了。它惊魂未定,听到弓弦响声时,就一心拼命往高处飞。一用力,身上的伤口再次裂开,所以就掉下来了。”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 12:5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