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路径依赖:别让成功经验成为阻碍
我们经常会羡慕身边的某个人,他或许只是偶然抓住了点什么就一下子时来运转了。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面对着大把机遇呢?只不过,我们因为一些习惯性的想法及做法,将太多的机遇挡在了门外。
人的思维方式常常受制于既有的经验和知识,其怎么想问题和看问题是很难从中跳出来的。
有好事者做了这样一个小游戏。他找来一只很大的玻璃瓶子,瓶子没有盖子。瓶子底部朝向有强烈光线的一面,瓶子的开口部朝向没有任何光线的暗室里,通过暗室的地方有一道弯部,转过弯部就是瓶子的真正出口。他把一只苍蝇和一只蚊子囚禁在这样一个瓶子里,想看看它们是如何逃生的。开始,蚊子和苍蝇的反应都是一样的:它们都试图从有光线的一面冲出去重获自由,结果都碰壁了。几次尝试之后,蚊子开始选择往相反的方向飞行,不大一会儿它就绕过那个暗室中的弯部,重见光明。可怜的苍蝇呢,仍然非常执着而耐心地在瓶底部位搜索着逃生的缝隙,最后力竭而死。
这是一个关于思维路径依赖的故事。对于苍蝇来讲,之前的经验告诉它,有光明的地方才是生存的坦途。因此,它非常执着地凭借自己的经验进行不懈的尝试。然而,昔日的成功经验成了自杀式的思维盲区。
思维路径依赖说的是,思维一旦进入某一路径,就可能会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思维的路径依赖是建立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的。它在许多时候的确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时间和资本,但是面对选择和变革时,它很有可能会妨碍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于前人或自己曾经思考过或经历过的问题,可能已经存在了一系列有用的方法和经验,这些对于我们处理今后所遇到的问题,是一种可以借鉴的思考路径。
但从消极的一面来说,人们一旦形成某种思维方式,就会在惯性下不断强化它,不管是有用的还是无用的、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都不会轻易改变。正如马云所说:很多人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
一般地,处于路径依赖中的人会沿着原路一直走下去,不问为什么,很少从中跳出来,直到被锁定在某种无效率的状态下而导致停滞。
一个人要想在人生和事业上有所突破,就必须学会突破已有的习惯路径,这样才能转换自己的思维。没有这些转换和改变,新想法不会诞生,新境界不会洞开,突破性的成功也不可能实现。
有人曾经说过:“我不知道世界上是谁第一个发现了水,但肯定不是鱼。因为它一直生活在水中,根本无法感觉到水的存在。”不只是鱼,其实人也是如此。由于受到习惯性思维方式的限制,明明很多创意源头一直就在你的身边,却被你视而不见或盲目地排斥了,从而遏制了创意的产生,你也丧失了大把的机会。
当面对一个新想法、出现一件新事物的时候,许多人的第一反应不是接纳,而是按照惯常做法,找出一堆理由去否定它。
智者重视经验,但不受限于经验,他一方面会用已有经验去处理一些小的简单的问题,另一方面还能随时、主动地突破经验、挑战规则,为创新思维创造一个可以自由伸展的空间。
远离习惯性思维。如果你遇到了一个新问题,此时不要立即打开电脑去搜寻答案,也不要钻进图书馆乱翻资料。不要让这些习惯思维扰乱了你的独立思考。试着打破常规换几个角度多想想,说不定会有意外收获呢!
在专业思维模式之外,多增加几种其他思维模式。人们经过相应的专业训练,在熟练掌握了某一专业领域的知识后,容易形成一种“专业偏见”思维模式,如此一来,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将所有遇到的问题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解决。正如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所说:“如果你身上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锤子,那么你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钉子。”为了克服此种弊端,你应注意了解一下其他领域的思维方式。多涉及几个领域,可以让你思路多样化、思维更开阔,从而不断有新的发现。
随机化你的生活圈。很多人都倾向于只和熟悉的人或事物打交道,认为这样能够简化问题并带来安全感。但如果你真想要独立思考,就要跳出你所习惯的圈子。不要总去相同的场所,与相同的人交往,上相同的网站,吃相同的食物,模式化生活会扼杀思维能力。试着打破你的惯例。你可以选择一条新路去上班,试着用另外一只手去写字,每天都尝试一些新东西。这将激活你的大脑,令其主动去思考更多问题,从而增强你的思维能力。
主动去寻找不一样的观点。与其沿用一个旧想法,不如有意找寻、创造一种新观念。独立思考者都不会循规蹈矩,他们总是尝试以新的标准看问题,而不是沿用一成不变的思维模式。过去有用的,不等于现在也有用,摈弃旧观念,也许你会发现一条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