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宣雅
九幕话剧。作者丁一三。最初发表于《剧本》1979年第3期。剧本描写了1936年“西安事变”以后,陈毅根据党中央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从赣南游击根据地出山,与国民党江西当局谈判,几经艰难曲折,终于说服了自己的同志,争取了中间力量,粉碎了顽固派的阴谋,促进了统一战线的建立,打开了江南抗日的局面。剧作通过具有历史意义的“出山”的描写,歌颂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的雄才大略及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该剧突破了以往塑造革命领袖形象中的一些条条框框,没有将人物“神化”,而是写出了性格,使陈毅成为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形象。他气概非凡,面临历中性的转折,既有坚定的原则性又有巨大的灵活性。他以民族大业为重,置生死于度外,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他大义凛然,谈笑风声,潇洒从容,表现了陈毅在军事指挥上有惊人的胆略,是杰出的军事家,同时也是感性激越、才华横溢的诗人。剧本善于通过一些生动的细节刻画出人物丰满的全貌。如剧中的韩山河,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但由于长期处于闭塞的环境,对时局缺少清醒的认识,几乎错杀陈毅,酿成大错。不过,剧作所突现的是他粗犷而不鲁莽,耿直而不固执的优秀品格。塑造革命领袖是戏剧创作的一个尝试。当创作中还存在着在革命家形象头上罩上“神”的光圈的倾向时,剧作家按生活的真实面目把老一辈革命家塑造成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是难能可贵的。该剧情节跌宕起伏,具有传奇色彩。全剧的冲突围绕着陈毅与韩山河的矛盾展开,有时剑拔弩张,有时委婉曲折,在充分揭示了人物的性格过程中解决。剧本做到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统一。作品取材于“陈毅出山”的历史事实,同时又能围绕着对陈毅性格的塑造进行大胆的艺术创造。剧中多处引用陈毅的诗词,即丰富了人物性格,又使舞台上的气氛变得热烈、高昂。该剧演出后受到好评,曾获得文化部优秀话剧创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