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辛弃疾
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作者,素以豪放风格见长。但也写了一些具有婉约风格的佳作,这首词就是辛词婉约风格的名篇。词题“元夕”就是“元宵节”,也叫“上元节”,这天晚上叫“元夕”。我国古代有元夕观灯的风俗,这首词为元夕观灯所作。词中所写的是一个不爱繁华而站在冷落地方的美人,作者用以寄托自己的追求与怀抱,表现他不肯同流合污的品格。梁启超说的:“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见《艺蘅词选》)正揭示出这首词的真正内涵。
词的上阕,极力渲染元宵之夜灯火辉煌,满街游人,彻夜歌舞,异常热闹的盛况。暗寓着南宋统治阶级,不顾国家安危,仍然过着穷奢极欲的腐朽生活。
上阕开始三句:“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是对元夕之夜大放灯火的奇异景象的概括描绘。起句描写满城的灯光如千树花开。“东风夜放”形容时间短速,像一夜之间春风就把树上的花儿吹开了一样,“千树”,更突出了彩灯数量之多。这里作者以花喻灯,写灯之美,既生动又形象地把灯的数量之多、万紫千红之美、千姿百态之丽,全写出来了。这句颇似从岑参“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脱化而来,但比较起来,岑参梨花如雪,固然洁白;而这里写灯,光彩夺目,更具浪漫色彩,显得意境更深更美。接着两句是以星喻灯,把花灯比作从天上掉下来的群星飞舞,纷纷乱落如雨。与上句相比,显得五光十色、景色迷人,光耀炫目,灯火更盛,把佳节光辉天地的视野开拓得更深更远了。“宝马雕车香满路”,这是上阕中间的过渡句,写元宵之夜,倾城仕女车马游人,齐出观灯的盛况。“宝马”是写男人,“雕车”是写女人,“满路”写多。描写游人仕女乘着华美的车马往来观灯,女子所施的香料,满路飘香。寥寥七个字,把贵族阶级的奢侈豪华的生活和盘托出。上阕末三句“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写元宵之夜灯月交辉,乐舞相应,彻夜欢乐的境界。奏起凤箫的悠悠动人的音乐,月光流转,鱼灯穿梭,龙灯起舞,彻夜歌舞不歇。这里极写元夕的繁盛热闹气氛,便为下阕描写“那人”孤寂的形象起了衬托的作用。
词的下阕,写诗人寻觅意中人的经过,即借意中人的写照,表现诗人不同流俗、有所追求的精神面貌。
下阕开始两句:“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继续写观灯仕女的衣饰打扮和欢声笑语。她们打扮得花红柳绿,身着盛装,头上戴着闹蛾儿,用白纸、金纸沾的柳条儿,笑语喧哗地走过去,留下了一阵阵的幽香。正是这种悦人耳目的笑声和袭人的幽香,引起诗人想起自己的心上人,她在哪儿呢?于是词的最后四句,笔锋一转,又展开了一种与上迥然不同的全新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四句是本词艺术宝塔之巅的警句,作者精心构思刻画了一个自甘寂寞、与众不同的女子形象。写她轻盈地从人群走过,一时不注意,竟不知她走到何处去了,于是在人群中往来寻找她许多次,还是找不见,正当心情焦急懊丧之际,无意回头一看,她却独自一人,站在灯火稀落冷清的角落里沉思。为什么她不去热闹的地方观看灯火,却站在冷落的地方思考着什么呢?这种新奇的构思,难于捉摸的意境,确实吸引着许多人的兴趣和爱好。其艺术魅力并不在于对“那人”形象的好奇,而在于透过“那人”的形象,暗寓着词人追求的崇高理想。词中所描写的“那人”不同凡俗,人家都在灯火灿烂的热闹处奔波,她却孤伶伶地宁愿站在灯火稀落的地方,自甘寂寞,坚持自己的人格。表现了她孤芳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和情操。而作者所追慕的这个心地淡泊的意中人,也正是作者的自我画像,借以表白自己政治上失意后,宁愿闲居,不肯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所以词的最后才点出正题,前面所有热闹气氛的渲染和描写都是作为反衬,这样“那人”的形象才丰满鲜明,耐人寻味。因为末尾这四句,造句凝练,构思巧妙,奇谲突兀,又是主旨所在,因此成为千古传诵的脍炙人口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