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宋)贺铸《清平乐·三之三》原文赏析
释义

(宋)贺铸《清平乐·三之三》原文赏析

(宋)贺铸

清平乐·三之三

厌厌别酒,更执纤纤手。指似归期庭下柳,一叶西风前后。无端不系孤舟,载将多少离愁。又是十分明月,照人两处登楼。

 

本篇写词人长期飘泊在外的离愁别恨以及违背初衷,未能如约归家的愧疚之情。上片写忆昔饯别归期之约,下片写今日飘泊难归之愁。

首二句写离前的夜宴饯别。“厌厌别酒,更执纤纤手”。厌厌(读平声)安静而久足之意,本于《诗·小雅·湛露》:“厌厌夜饮,无醉不归”,朱熹《诗集传》:“厌厌,安也,亦久也,足也”。离别前夜,词人与女主人公举杯酣饮已久,于夜静酒足之时,红烛将残,相对无言,唯再次握手道别。更,再也,又也。明不止一次执手相向,其依依惜别意,自在不言中。“纤纤手”,形容女子手指细而柔长。《古诗十九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此只以“纤纤手”而不及其余,则伊人之窈窕娇美可管窥一斑矣。不写如何销魂断肠、难舍难分的具体情景,只“厌厌”这一氛围的烘托,“执手”这一典型动作,则其缠绵眷恋之千种风情已令读者凄然可想,大有“此时无声胜有声”之效。话别该有千言万语,叮咛嘱咐,而词人略去其余,但写归期之约,“指似归期庭下柳,一叶西风前后。”指似,指向、指点之意。指柳为誓,约以归期,谓至迟在秋风落叶之际即归。大凡情侣离别,双方最关心的问题便是归期,痴情女子尤然。此处省略了女主人公那充满担心关怀期待的深情询问,直写词人回答,剪裁颇见精炼。然何以要指柳以约归期呢?一则杨柳那摇曳婆娑的柔态,颇有依依惜别的象征意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便是《诗经》中千古名句。而汉唐以来,又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故临别约归,自然指柳为证。再则杨柳又是发人相思动情的媒触,《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牵动“浪子行不归”的闺怨;温庭筠《兰塘词》:“知道无郎却有情,长教月照相思柳”;李之仪《“谢池春》:“且将此恨,分付庭前柳”;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皆是。故见柳思人,有约以双方相思不忘之意。至其西风落叶,是因“见一落叶而知岁之将暮”(《淮南子·说山》),以促游子早日归家;又西晋张翰尝宦洛阳,因见西风起而思吴中莼菜、鲈鱼等乡味,遂辞官而归。此云“一叶西风前后”,亦含秋风思乡、落叶归根之意。总之这两句似直而曲,意蕴极丰。

下片转写眼前现实。“无端”,谓无缘无故、始未料及。“不系孤舟”,喻飘泊无定,身不由己,恰如那系不住的孤舟。语出《庄子·列御寇》:“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这两句写自己羁旅飘泊已久,离愁与日俱增愈积愈重,大有舟不胜载之虑;同时也暗示出宦途渺茫、前程黯淡、人生失意之种种言外之意。结尾遥应上片“西风”,谓当初许愿当年秋后即归,而今又是一个秋月明圆之夜,可月圆人不圆,同顶一轮明月,却只能天各一方,两地登楼徒望,故相思盼望之情益发难收了。歇拍含不尽意蕴,耐人寻味:第一,“又是”,说明别后年复一年,秋月已不止一次出现,词人也不只一次登楼望月思乡;第二。“又是”、“两处”,不仅含离乡时间之旷日持久,空间之遥远阻隔,亦含当初许愿而今违约的深深愧疚难言之隐;第三,“十分明月,照人两处”,有虽不能团聚,尚可彼此对月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一点自我安慰;第四,“两处登楼”,一笔虚实两写,令人联想起闺中一方“香雾去鬟湿,清辉玉臂寒”的种种意象,说明彼此心心相印、心照不宣的执着相思……。

此词紧扣许约与违约的心理矛盾这一线索来写离情,将今昔虚实构成对比,语言朴实重拙,风格沉著疏宕而辞约意丰,与作者其它浓艳绵密之作相比,又别具一格。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0:3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