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孙子兵法·名言篇·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释义

孙子兵法·名言篇·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孙子兵法·名言篇·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鉴赏

〔作战〕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鉴赏】辩证法认为,事物的正反两个方面是互相依存,并因一定条件而互相转化的。孙子对于这一点有特别深刻的体会。他在《九变》篇中指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又在《作战》篇中论述了一系列战略原则后,总结道:“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李筌注:“利害相依之所生,先知其害,然后知其利也。”孙子在这里告诉我们,一定要知道“用兵之害”,如“日费千金”、“屈力殚货”、“诸侯乘其弊而起”,以至百姓死伤,覆军杀将,家破国亡。只有牢记这些“用兵之害”,才能知道“用兵之利”,如战胜攻取敌国的领土,杀死或俘获敌国的将领和士兵,夺得敌国的粮食、武器和财物等。先知其害,后知其利,才能在战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了解敌我双方的力量、用兵的谋略和战争的趋向,理智地制定作战的方针、行动的计划,从而趋利避害,顺利地达到预定的目的。

因为“不尽知用兵之害”,故“不能尽知用兵之利”,头脑发热,莽撞蛮干,在历史上是有很多深刻的教训的。战国后期的宋王偃是一个突出的例子。宋国在当时是个中小国家,是大国争夺的对象,理应与各国搞好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可是宋王偃当政后,全然不顾当时的局势,史称他“东败齐,取五城;南败楚,取地三百里;西败魏军,乃与齐、魏为敌国”。宋王偃不自量力,从三面向齐、楚、魏三个大国发动进攻,掠取土地和财物。同时,他在国内专制暴虐,杀戮甚众,诸侯都称他为“桀宋”,谓其所作所为像夏桀一样。结果,宋国很快被齐攻灭,宋王偃逃到魏国后被杀。由于“不尽知用兵之害”,宋王偃三面开攻,当然也“不能尽知用兵之利”,落得身死国亡的下场。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德国的首脑,也都是“不尽知用兵之害”者。日本东条英机在向西进攻中国、向南进攻东南亚诸国的同时,又向东进攻美国,偷袭珍珠港,使其腹背受敌,处境危殆,最终吃了美国制造的两颗原子弹后宣布投降,东条英机被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德国希特勒在攻占东面的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攻占西面的法国和向英国开战的同时,又背信弃义,进攻东面的大国苏联,使其树敌过多,兵力分散,最后被盟军从东西两面夹击,很快首都柏林被攻克,希特勒自杀身亡。

由以上诸多的史例证明,孙子的论断:“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实乃金玉良言,值得用兵的决策者深刻反省,吸取教训。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