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天才可后天养成:苦练10000个小时
释义

天才可后天养成:苦练10000个小时

天才可后天养成:

苦练10000个小时

天才是指拥有一定的天赋,天赋包括: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天然的资质的人(如体质、嗓音等)。一般认为,人的智商在80~120之间叫做正常,其中110~120属于较聪明,达到130叫做超常,超过160叫天才。所以,天才也就是具有卓越想象力,创造力和突出的聪明才智的人。

其实,几乎每个时代的心理学家都在不断探索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便是:是不是真有先天的才能?天才是不是天生的?

心理学家研究,有一部分1月出生的人,最后都成了职业联赛球手——他们拥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是,这个研究也说明了,并不是每一个在1月出生的人都会成为职业联赛球手,这或许和后天的环境有关,却无法证明先天的天赋是否有其作用。所以,心理学家也提出了,一个人的成就是天赋与后天储备结合后的产物。然而,当心理学家越是深究这个问题并去考察天才们的人生经历时,才越是发现,在成就成功的过程中,天赋的作用越来越小,而后天储备的作用却越来越明显。这个结果正如心理学家迈克尔·豪(Michael Howe)在他的著作《解读天才》(Genius Explained)里面提到过的一样:

在成长为作曲家之前,早期的莫扎特并不让人觉得超凡脱俗。他早期的作品都是在父亲的帮助下完成,在父亲的指导下取得进步。莫扎特小时候的许多作品,例如钢琴和管弦第七协奏曲,几乎都是在其他作曲家帮助下完成的。当然这些协奏曲只是莫扎特音乐生涯的起点,直到21岁,莫扎特才创作了被世人公认为杰作(莫扎特第9、第17号钢琴协奏曲)的作品:从这时开始,莫扎特开始了十余年的协奏曲作曲家生涯。

从莫扎特的案例里我们可以看出,所谓的天才固然有天赋异禀的成分,但更多的,还是要依赖他的后天环境——在别人帮助下自身的刻苦钻研。

早在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K·安德斯·埃里克森(K.Anders Ericsson)和他的两个同事在柏林的顶级音乐学院做了这样一个试验。

他们把学习小提琴的学生分为了三组。第一组是学生中的明星人物,具有成为世界级小提琴演奏家的潜力;第二组的学生只被大家认为“比较优秀”;第三组学生的小提琴演奏水平被认为永远不可能达到专业水准,他们将来的目标只是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

在分组完毕后,所有的组员都被问到了同一个问题——从拿起小提琴开始,你练习过多少个小时?

最后得出的统计答案为:几乎每个学生都是从5岁的时候开始练习小提琴。在这期间,基本每个学生都是每周练习2~3个小时。但是到8岁左右,差别开始显现出来。班级中最为出色的学生练习的时间开始多于其他学生:9岁的时候每周6小时,12岁的时候每周8小时,14岁的时候每周16小时,这样一步一步增加练习时间,一直到20岁的时候,他们还在不断练习——他们的练习具有明确的目的和个人的思想,从而表演得更为出色——这样的练习每周超过30个小时。按照这样的练习时间,到这些第一组中的小提琴卓越者20岁的时候,他们差不多已经练习演奏了10000个小时。与之相比,那些水平低一些的第二组优秀者的练习时间则是8000个小时,而第三组普通者的练习时间则为4000个小时。

实验者之后又将专业钢琴演奏家和业余钢琴演奏家进行了对比,竟然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与那些业余钢琴演奏者比起来,专业钢琴家在20岁左右的时候,练习时间就已经达到了10000个小时。

从这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定程度的紧张练习对那些能够肩负重要使命的卓越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需要一遍一遍研习专业技能。事实上,研究者们认为,卓有成效的练习时间必须达到10000个小时,这显然是很不可思议的事,但它却是一个事实。

但是,无论是从事怎样的职业或者将来的成就,10000个小时的练习量并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得到的,这需要一定的条件和环境。否则,在没有很好的家庭氛围的环境下,多数人是无法静下心来钻研某个领域的。因为,我们很有可能没有办法得到父母的支持,这将成为我们的一道障碍;同时,如果经济条件不允许,我们就可能要分出一部分时间打工赚钱,这也就瓜分了我们练习所需的10000个小时;而且,这10000个小时如果不是从很小并且坚持不断地努力,也是不可能达成的。想想看,人们会管一个快到90岁才小有成就的人叫天才吗?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