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回首向来萧瑟处
释义

回首向来萧瑟处

回首向来萧瑟处

苏轼因“乌台诗案”释放贬到黄州后,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没有什么实事,而且不许签署公事,不许擅自离开黄州,完全是个流放的罪人。

由于收入菲薄,维持一家生活发生了困难。后来,有个朋友同情他的遭遇,帮他在上司面前说话,拨给苏轼一块荒地,让他开垦种植庄稼果蔬。

那块地在黄州城东一个山坡上,苏轼把它叫作“东坡”,并给自己起个号“东坡居士”。所以,后来人们习惯上称他为苏东坡。

这一年,心胸旷达的苏轼过上了自由自在的生活。他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到黄州服罪,什么事也不管。每天吃完饭没事,便游山玩水,这里走走,那里逛逛。

苏轼雪堂修好以后,他经常来往于雪堂和临皋亭之间。因为这条路上净是黄色泥土,所以人们称为黄泥坂。他穿上普通的农民衣服,经常喝得醉醺醺的。时间一长,当地的老百姓都认识他,也都很喜欢他。

有一天,他喝醉后躺在路边的草地上睡觉。傍晚的时候,一个牧童赶着两头牛和一头羊过来。

在旁边耕作的农民赶快跑到苏轼身边,守护着他,要不然,牛羊从他身上践踏过去,那可就够受了。

牛羊过后,那农民把他叫起来,说:“快醒醒吧,牛羊差一点儿踩到你呢!”

苏轼睁开睡眼,看着刚刚过去的牛羊,连忙说道:“谢谢,谢谢!”

他感谢淳朴善良的农民对自己如此关心,也笑自己的行为有点儿过分放荡。

这时,有不少朋友来看他,决定出去游玩。

3月7日,苏轼到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去游玩。这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同行的有不少人。

不巧,路上遇到了大风雨。同行的人急忙跑着去寻找避雨的地方,而苏轼却穿着草鞋,拄根竹竿,不慌不忙地照样走路。

事后,别人问他为什么不躲一躲,他回答说:“刮风下雨只是一时的事,很快就会过去,而且雨后必然是晴天,何必躲呢?再说,在风雨里走走,也是一种乐趣,可以使你醒酒哩!”

同行的人品味着他的话,觉得他这是在说自然界的风雨,同时又似乎在说政治的风雨。回来以后,苏轼写了《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雨》词,原文如下: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便是这首词中的名句。

《定风波》为苏词名作,历来被人评为悠闲从容、旷达乐观。它不仅是苏轼的一首闲适词,更是一篇夫子自道之作。

该词作于黄州谪所。借途中遇雨的生活小事,抒写了作者任天而动、苦乐随缘、开朗达观、意存归隐的人生态度和坦荡胸怀,描绘了一幅极传神的“东坡雨中行吟图”,表现了他处变不惊、笑对苍茫、“何妨吟啸且徐行”的潇洒气度,流露出悠游自在、“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之思,揭示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

此词上阕是说,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下阕是说,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疏阔。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7: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