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唐诗艺术技巧·修辞用韵《连绵对》原文|注释|赏析
释义

唐诗艺术技巧·修辞用韵《连绵对》原文|注释|赏析

修辞用韵《连绵对》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世传“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以为“寻常”是数,所以对“七十”。老杜诗亦不拘此说,如“四十明朝是,飞腾暮景斜。”又云“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乃是以连绵字对连绵数目也,以此可见工部立意对偶处。(吴可《藏海诗话》)

【诗例】

月三首 (其二)

杜甫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

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解析】

律诗的对仗通常分为不同种类,其中把一联诗出句与对句里的词按同类性质逐次对应起来,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等,习惯上称为宽对。显然,“连绵对”是指连绵字相对,也属于宽对范围之内的对仗形式。所谓连绵字,旧称双音的单纯词,包括双声的如“仿佛”、“倜傥”;叠韵的如“徘徊”、“逡巡”;非双声、非叠韵的如“玛瑙”、“造次”等。连绵字中的两个字仅仅代表单纯复音词的两个音节,在阅读古典诗歌的时候遇着连绵字,不可拆开解释其意。宋代吴可认为“寻常”、“飞腾”、“羁栖”都是连绵字,而把“七十”、“四十”、“二十四”这些复音的数词称作“连绵数目”。它们在同一联诗的上下句中相对,自然构成了连绵对。这种对仗自有它的特点,因为连绵字是双声或者是叠韵的,无疑,它会使诗句变得匀称、和谐悦耳,十分美妙。倘若为非双声非叠韵的连绵字相对,倒能令诗句具有浑莽、圆成的特点。杜甫《月三首》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这个问题。此作是诗人晚年流寓夔州的第二载创作的,集中表达了旅愁乡思之情。明月当空,光照祖国的南北大地。杜甫身居异乡,怀亲念远的情绪深深地潜藏在心底。临夜赏月,一触即发,如倾箱倒箧倾吐出来。但诗篇的表情手法却很艺术,首联借月勾勒,承接第一章“故园当北斗,直想照西秦”两句,点出己为客身。颔联正是使用了连绵对,把难以言状的羁泊感受,表露得自然、浑成,形象之中蕴含着无限的情思,如果换上另一种对仗,就不能收到这样的效果。仇兆鳌指出:“此章,见月而伤久客,是通计两年之月。并照,承上来。照从月言,含下明字。窥就人言,含下见字。公客夔二年,故曰二十四回”。(《杜诗详注》)可见,巧妙的连绵对将割不断、理还乱的深层感情活动呈露得恰到好处。其实,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连绵对运用起来比较灵活,除了一联诗出、对句里的连绵字对应之外,“同义与连绵”、“反义与连绵”亦可构成较有特色的对仗。例如属于同义与连绵的,有高适《同陈留崔司户早春宴蓬池》诗的腹联对仗:“池边转觉虚无尽,台上偏宜酩酊归”;刘禹锡《赠同年陈长史员外》诗的颔联:“一自分襟多岁月,相逢满眼是凄凉”等。而反义与连绵对仗的例联有: “雁行断续晴天远,燕翼参差翠幕斜”(刘兼《春晚闲望》),“鞅掌未能逃物役,乾坤何处托身安”(孔平仲《西行》)等。依照王力先生的看法,这种对仗虽比工对略逊一筹,仍算得上近于工整。其作用不仅仅能使语言整齐而有变化,和谐而不板滞,具有音乐性和旋律美,而且可以凭借此类修辞手法实现诗人独特的构思,创造出新奇美妙的诗的意境,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6: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