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陛云·浣溪沙》原文赏析
忆苕溪旧游
一
数点苹花映钓矶。 几弯桑径隐柴扉。 溪中云影逐帆飞。
秋水黄欹渔簖竹,朝阳红晒舵楼衣。乡园风物总依依。
二
薄晚轻舟任所之。沿流村屋上灯迟。归鸦占尽绿杨枝。
芳草久荒高士宅,残花犹发女郎祠。夕阳吟望自移时。
苕溪位于浙江省北部,有东西两溪,莫干山居中为分水岭。两水北行至湖州市合流入太湖。这一带山明水秀,芦苇夹岸,鱼虾成群,稻米飘香,是不可多得的游览胜地和生活乐园。古代作为游赏风景区的苕溪,指流经吴兴县的西苕溪而言; 东苕溪位于杭嘉湖平原西缘,溪水流经的德清县,就是俞陛云的家乡,他三十岁科举及第出仕以前,长期学习生活在苕溪两岸的这片土地上。
《浣溪沙》共三首,总题“忆苕溪旧游”,为词人追怀旧游之地的一组作品。同是怀念故乡的风物人情,三首词各有其侧重。第一首主要表现昔年乡居出游时对故园丰收景象的不胜欣喜。词曰: “偃月桥西曲港通,贪看山色屡支篷。轻衫凉约野塘风。菜陇割苗环稚子,蔗田舞杖醉村翁。近乡人语乐年丰”。第二首是沿途饱览随意剪辑的几个镜头,表现作者对家乡的山水由衷的称赏和热爱。第三首则是一番巡礼之后,陶醉于乡园秀色,在与仕途人生的鲜明对比中,发出“归欤”之叹。本书选析这组词的后两首。
先读前一首。下片歇拍“乡园风物总依依”是这一首的纲领。一组三首之中,以此篇景物描写最为集中。“依依”留恋,不忍分离,表现对故园风光的激赏,构成作品的感情基调。上片三句,叙写具有鲜明故乡特色的三个景观。“数点苹花映钓矶”是岸边景象。溪流清碧, 苹花数点,呈现出乡间特有的野趣。“钓矶”,是岸边枕着清流可供垂钓的石头。初秋里, 在苹花映衬的石上, 向中流悠悠地抛出钓丝,该是乡居生活中最惬心之事。作者乘舟游赏,剪景入词,起笔即书垂钓,可见此亦为苕溪游赏乐事之首。而清流垂纶,又与隐居生活一线相牵,为第三首作一伏笔。次句“几弯桑径隐柴扉”,写苕溪岸边的村落人家。浙江北部、江苏东南部以太湖为中心的一带地区,是重要的蚕桑产地。村前屋后,或单株独树,或成片成林,桑枝挺拔,桑叶叠翠,蓊蓊郁郁,农家的柴扉茅舍,就隐没在这厚厚实实、密密层层的绿云之中,只有那曲折蜿蜒通向溪边的桑林小道,和丝丝袅袅飘散在树尖的炊烟,向舟中游人报告农家生活的信息。“几弯”,是弯而又弯,不知几曲,这是作者平常乡间行走时获得的真切感受;柴扉,则是眼中隐约所见。下一“隐”字,以称赏的口吻,传达田园居处特有的幽静平和气氛。第三句“溪中云影逐帆飞”,是描画一幅神奇生动的水上美景:清碧的溪流逶迤曲折地流向远处,两岸的青山和桑田更把溪水渲染成一片深绿,点缀在这深绿之上的,是片片白帆,伴随着船帆飞驰的,还有水面上的云影。云影随帆,帆伴云影,帆和云影都人格化了,大自然本来就充满蓬勃的生机。苕溪逶迤,碧空万里,天光水色,辉映成趣,真是有说不尽的诗情画意。
下阕稍稍偏重民俗风情的勾勒。过片,“秋水黄欹渔簖竹”,截取水乡人民一个日常生活小景。渔簖,是竹枝编成的栅栏状的渔具,用来阻挡鱼虾螃蟹等。在不同季节,簖的编制方式和作用也不同。秋天是捕蟹旺季,此时,水碧簖黄,竹栅张设得最多。作者从小长在苕溪,深知欹簖捕蟹的特别情趣,故而摄下了这一地方风味极浓的特写镜头。次句“朝阳红晒舵楼衣”,着意从静美中追求别一种诗意:清晨,船儿静静地泊在岸边,朝阳升起,红光映照在水上,照在舵楼晾出的衣物上。画面蒙上一层桔红的轻纱,气氛显得静谧而安详,仿佛是一个美丽温馨的梦境。此情此境,真是连读者也要忘情和陶醉了。作者至此收束全篇,总括一句,表现对故乡平和自然淳朴生活的强烈依恋: “乡园风物总依依”。“依依”二字,既为贯穿于上文景物叙写的感情线索,于词尾点出,又构成作者对一系列乡园风物巡游观览之后的感情高潮。这是作者追忆这次苕溪荡舟经历时,充溢胸中的全部激情最为贴切的表述。
这首小词,写景跨度广阔,方位多变,节令特色亦十分鲜明,苕溪之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历历在目。行文移步换景,条理明晰。“依依”深情如血脉流注,通贯全词。
后一首,紧承前篇意绪,同时表现作者内心的沉思。起调“薄晚轻舟任所之”,“薄晚”点明时间。“薄”是近的意思,时已向晚,夕阳下山,暮色昏沉。“任所之”是不用桨棹,让小船任意飘流。经过一整天的饱览赏玩,作者那种小舟初发时“贪看山色屡支篷”的游兴,已为怡然陶然的满足心理所取代,眼看暮霭沉沉,干脆丢开船桨,让小船随着溪流任意飘行,自己时倚时卧,目光瞥过岸边,村落、垂杨便交替地转到他的面前,又缓缓地退入身后。“沿流村屋上灯迟”,是作者于夜色渐浓时感知的第一个印象。村落临河,是江南水乡的特色,而“沿流”又有一路行来之意,说明所见村庄不止一处。“村屋上灯”,则辛劳一天的乡亲已经归来。“迟”不仅指见灯之晚,还有逐渐、慢慢的意思。乡村野地里,自不比都市的店铺林立,彩灯早悬,昼夜相接,而是星星灯火,远远近近,断断续续,给人以一种由零散而来的“迟”的感觉。此刻词人的心境由怡悦转入沉静,从字里行间,读者渐可省察到他思索的踪迹。“归鸦占尽绿杨枝”,是作者舟中所见的一个场面。句首明揭“归”字,是全篇文眼。“占尽”,见归巢之鸟众多。鸦之所栖,当不止绿杨一树,作者简选物之尤美者着笔,不无称羡之意。苏轼有诗:“孤云落日西南望,常羡归鸦自识村” (《詹守携酒见过,用前韵作诗,聊复和之》),企羡归鸦,乃东坡婉诉思归之念。联系上文“乡园风物总依依”句,亦见此词作者以绿杨暗喻乡园,归鸦占尽绿杨,而自己羁留异地,对照之中,曲露思归心迹。
下阕继续用婉曲之笔抒写归思,只从景物描述中表现情绪,给人以深沉的感觉。“芳草久荒高士宅,残花犹发女郎祠。夕阳吟望自移时”,高士宅、女郎祠的光景皆为想象。前者为隐士之宅,后者不详所指。芳草残花,见出高洁,“荒” “残”二字,又见破败零落。昔日的高士之宅而今已淹没于荒烟蔓草; 女郎祠边,繁花唯剩残枝。此种景象,与“归鸦占尽绿杨枝”栖宿安稳气氛恰成对比,令人怅然叹息。“夕阳叹望自移时”一句,显出思考的深沉。杜甫《秋兴八首》之八:“白头吟望苦低垂”。仇注:此章“溯旧游而叹衰老也”。俞词化用杜意。“夕阳”是吟望的时间,“吟”是沉吟、思索;“移时”,示瞻望沉思之良久。“自”字表明,他对时间的迅速流逝竟未觉察。作者此刻遥想故园荒残景象,为了说明什么呢? 读陶渊明《归去来辞》 ,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与小词的高士宅芳草久荒、女郎祠残花犹发为同一机杼。陶令当年认为“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于是载欣载奔地归隐田园了。他归返家园后,“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归去来兮辞》),是何等地痛快而自在。这种和谐愉悦的境界,不能不令千载以下的俞陛云向慕不已。他伫立移时,默念何年何日,才能回到故乡,寄情山水,消忧琴书,乐天知命地终此一生呢?
这首小词以抒感为主。但一路写来,仍是游赏经历,不离标题“忆旧游”三字,但与上首取景角度有异。小词首先规定黄昏这个特定时间,由上阕“村屋上灯”,“归鸦栖止”两个场景,从人、物两方面表现归宿的客观必然性,从中引发作者对自己未来去从的深思。下阕的对句,想到故园久已荒芜,归隐之事刻不容缓,表意当属直接了当,但行文却含蓄深婉,优游不迫。末句吟望移时,也只是沉吟思索,决不轻躁直露。昔人有云:“含蓄无穷,词之要诀。含蓄者,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其妙不外寄言而已。” (沈祥龙《论词随笔》)这篇小词便已达到这一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