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典故《雷颠不论钱》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释义

典故《雷颠不论钱》什么意思|出处|释义|例句|用典

诗词典故·雷颠不论钱

【出典】 《后汉书》卷八一《独行传·雷义传》:“雷义字仲公,豫章鄱阳人也。初为郡功曹……尝济人死罪,罪者后以金二斤谢之,义不受,金主伺义不在,默投金于承尘上。后葺理屋宇,乃得之,金主已死,无所复还,义乃以付县曹。……举茂才,让于陈重,刺史不听,义遂阳狂披发走,不应命。乡里为之语曰:‘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三府同时俱辟二人。”

【释义】 雷颠,指东汉人雷义。他因被举茂才,自愿让与陈重,刺史不允,遂佯狂披发而逃。后人称之为“雷颠”。此人任郡功曹时,曾脱人死罪,受恩者谢之以黄金,他坚执不受。后人因以“雷颠不论钱”作为咏侠义之士的典故。

【例句】 作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贺铸《行路难》[缚虎手]509)这里作者自我表白道:我做了侠义之事不受酬金,就像东汉的“雷颠”一样;更兼到了旗亭,买美酒决不问价,定要一醉方休。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