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先秦两汉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典籍的历代训释·先秦文学典籍的历代训释·历史散文
释义

先秦两汉文学·先秦两汉文学典籍的历代训释·先秦文学典籍的历代训释·历史散文

先秦两汉文学的文献·先秦两汉文学典籍的历代训释·先秦文学典籍的历代训释·历史散文

1.《尚书》

《尚书》是我国上古历史文献的汇编,也是先秦典籍中问题最多的一部书。历代对《尚书》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尚书》材料的真伪问题,二是对《尚书》文字的训释。

关于《尚书》的真伪问题,主要是就古文《尚书》而言的。汉人传说孔子序《尚书》100篇。经秦朝焚书之后,汉初由伏生所传的《尚书》仅有29篇,是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为《今文尚书》。而在西汉前期,鲁恭王毁孔子故宅,发现了用先秦文字写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有45篇,比《今文尚书》多16篇。孔安国为之作《尚书传》,但未能流布。东晋时,梅赜伪造《古文尚书》及孔安国《尚书传》献于朝廷。这部《尚书》比《今文尚书》多25篇,又从《今文尚书》中分出5篇,而当时《今文尚书》中的《泰誓》已佚,故今、古文《尚书》合计58篇。唐代孔颖达作《尚书正义》,用的就是这个本子。宋代以后,人们对《古文尚书》的真伪问题即开始怀疑,至明代梅作《尚书考异》,清代阎若璩作《古文尚书疏证》,将伪《古文尚书》及伪《孔传》最终定案。尤其是阎氏之书,将《古文尚书》中的材料一一找出来源,揭明其作伪之迹,功力尤深,影响很大。

《尚书》的注释,唐以前的多已亡佚,孔安国《尚书传》又是伪作。唐代孔颖达(574—648)作《尚书正义》20卷,用的是今、古文混合本,注用伪《孔传》,再作“疏”加以疏通证明。尽管其中真伪混杂,且较繁琐,但由于“五经正义”是汉唐经注的代表,其中的注、疏是今存最系统的注释,影响很大。因此,这部书仍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宋代蔡沈(1167—1230)作《书集传》,注释比较简明,是宋元经注的代表。该书还有一个特色,即标注篇章今古文的有无。凡是今、古文都有的,就是真的,对于分辨《尚书》篇章的真伪,非常方便。清代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对《今文尚书》进行训释,孙注舍弃伪《孔传》,搜采汉代典籍中有关《尚书》的解说资料作为“注”,然后加作者的疏。孙氏之疏吸取了前人及同时代人的研究成果,又有许多创见,是清人训释《尚书》的代表作。江声的《尚书集注音疏》是清代《尚书》注释的另一代表作。牟庭的《同文尚书》、皮锡瑞的《今文尚书考证》、王先谦的《尚书孔传参证》,也是清代研究《尚书》的重要著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近现代研究注释《尚书》的著作,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曾运乾《尚书正读》。值得一提的是顾颉刚、顾廷龙编的 《尚书文字合编》。此书将古今中外所存的《尚书》异本,不论刻石、还是古抄、古刻,完整与否,均予收录。虽非注释之作,但对于《尚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贡献很大。臧克和的《尚书文字校诂》则兼顾了普及性和学术性。普及性的读本则有王世舜的《尚书译注》,此书只译注《今文尚书》部分;李民的《尚书译注》,此书今古文兼译。这些著作将诘屈聱牙的《尚书》原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加简明的注释,便于初学。通论性的著作有蒋善国的《尚书综述》,对《尚书》的真伪和流传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刘起的《尚书学史》对历代《尚书》的研究作了总结和评述,颇便参考。

2.《春秋左氏传》(附《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西汉人多把它看作一部独立的史书,称《左氏春秋》。西汉末刘歆认为是解释《春秋》经的,称之为“古文《春秋左氏传》”,成为古文经学的一部分。汉代的贾逵、服虔、郑玄等均对《左传》作过注释,但这些注释都已亡佚。晋代杜预把汉代各自单行的《春秋》和《左传》合为一书,按《春秋》纪年分年系《传》,并作了系统的注释,撰成《春秋经传集解》。《集解》以传附经,发明《左传》义例,注释吸取了前人成果,截断众流,独下己意,简明精当,成为影响后代《左传》研究的最重要的著作,也是现存最早的完整注本。直至今日,仍是我们阅读《左传》最基本的参考文献。杜预并撰有《春秋释例》《春秋长历》《年表》《名号归一图》等有关著作。

唐代孔颖达作《春秋左传正义》(亦称《春秋左传注疏》),注用杜预《集解》,又汇集众说作疏,对杜注和《左传》进行阐发,虽略嫌繁琐,但对理解杜注和《左传》很有参考价值,是唐代《左传》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清代训释《左传》的著作,比较重要的有顾炎武《左传杜注补正》、惠栋《左传补注》、洪亮吉《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亦称《左传旧注疏证》)。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是洪亮吉和刘文淇两家。洪氏因不满杜预《集解》,于是搜罗汉唐旧说,间下已意疏通证明,为《左传》作新注。所引诸说多属佚说,藉此可以窥见汉唐说解《左传》的概貌。又每于所引诸说后,分别标明“杜依此”、“杜仿此”等,藉明杜注之来源。注释简明扼要,用功较深,是一部质量较高的著作。刘文淇亦不满杜注,故广搜汉代贾逵、服虔、郑玄等的旧说作注,又博采自先秦以至清代诸说特别是清代学者的研究成果作疏,以疏通发明《左传》与旧注,用功很深,质量很高,是阅读《左传》的重要参考书。但祖孙三代共同努力,也只做到襄公五年,并非完璧;又疏释唯汉人之说是从,内容也详略不一,是其不足。

近现代人通释《左传》的著作,比较重要的有章太炎《春秋左传读》、杨伯峻《春秋左传注》。章氏之书,体现了古文经学家的观点。杨氏之书,广泛吸取了古今《左传》研究成果,无门户之见,作注不主一家,不事繁琐考证,择善而从,并广泛利用了出土文献资料发明阐释《左传》,注释简明精当,是一部较有功力的新注本。另有沈玉成的《左传译文》,是书据杨氏《春秋左传注》而作,译文流畅准确,可资初学参考。此外,沈玉成、刘宁著《春秋左传学史稿》,对历代《左传》研究作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可备参考。

《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并称为“春秋三传”。《公羊传》和《谷梁传》重在发挥《春秋》的“微言大义”,不像《左传》那样着重于史实的叙述,文学价值相对也较低。但这两部著作可补充发明《左传》,加之由于经学研究传统的影响,研究注释者代不乏人,产生了一些有影响的著作。《公羊传》今存最早的完整注本是汉代何休的 《春秋公羊解诂》,唐代徐彦为之作疏,成《春秋公羊传注疏》28卷。清代刘逢禄撰《公羊何氏解诂笺》和《公羊何氏释例》、陈立撰《公羊义疏》,都是质量比较高的注释著作。《穀梁传》今存最早的完整注本是晋代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唐代杨士勋为之作疏,成《春秋穀梁传注疏》20卷。清代钟文烝撰《春秋穀梁传补注》24卷,兼采汉学、宋学之说,对范氏《集解》加以补充,是清人注释《穀梁传》最完备的一种。近代廖平撰《穀梁古义疏》,廖氏为今文经学大家,其注也是比较有价值的。

3.《国语》

《国语》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史料汇编。涉及的历史年代比《左传》长,内容上与《左传》可以相互补充,故有“春秋外传”之称。今存最早的完整注本是三国时吴人韦昭的《国语解》。韦昭是当时著名学者,本书注释引用了东汉郑众、贾逵,三国虞翻、唐固等人的注释,又有自己的见解,注释精当,简明扼要。由于韦昭引用的这些注释著作均已亡佚,所以韦注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都比较高。韦注今存较早的版本是宋代天圣明道本和公序补音本两种。这两种版本的正文和注文均有不同。清人对其文字异同多有考证,如黄丕烈《国语明道本校勘札记》2卷、汪远孙《国语校注三种》(《国语三君[贾逵、虞翻、唐固]注辑存》4卷、《国语明道本考异》4卷、《国语发正》21卷),刘台拱《国语校补》、汪中《国语校文》、陈瑑《国语翼解》等。王引之《经义述闻》和俞樾《群经平议》中对《国语》疑难词句的考辨,虽非通释《国语》,也都有较高的参考价值。通释《国语》的著作有洪亮吉《国语韦昭注疏》、董增龄《国语正义》,足资参考。近代则有吴曾祺《国语韦解补正》、沈镕《国语详注》、徐元诰《国语集解》等。徐氏《集解》汇集众说,虽略显粗疏,但资料丰富,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4.《战国策》(附《战国纵横家书》)

《战国策》是西汉末年由刘向整理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料汇编。《战国策》最早的注本是东汉高诱《战国策注》。到了北宋,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和高诱的注俱已残缺,曾巩搜集众本作了校订增补。南宋初,姚宏在曾校本的基础上又作了校订,尽量恢复刘向本与高注原貌,并增加了姚氏本人的注,称为“续注本”。鲍彪又依曾本原文,断以己意,更定其次第,以王系事,重编章次,撰《战国策注》10卷。元代吴师道依姚宏续注,取鲍彪注参校,又杂引诸书考正之,撰《战国策校注》10卷。这些著作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清人校勘和注释《战国策》的著作有黄丕烈《战国策札记》、王念孙《读书杂志·战国策杂志》,虽非通释《战国策》,但或校勘文字,或解释疑难词句,极具学术参考价值。通释《战国策》的则有于鬯《战国策注》。

近现代人通释《战国策》的著作有金正炜《战国策补释》、吴曾祺《战国策补注》、郭希汾《战国策详注》、诸祖耿《战国策集注汇考》、缪文远《战国策新校注》、郭人民《战国策校注系年》、何建章《战国策注释》、张清常与王延栋《战国策笺注》等。其中,诸祖耿的《战国策集注汇考》以姚本为底本,凡先秦典籍中与《战国策》相关或相似之文,引之以资比较;注则引高诱及后人注释,下及今人之说,材料非常丰富,功力颇深。缪文远的《战国策新校注》在每章之前依据其《战国策考辨》(中华书局1984)撰写提要,介绍本章的年代、真伪及内容,注释则吸收了古今成果,并于书后附《地名索引》和《人名索引》,使用较便。郭人民的《战国策校注系年》广罗前人成果,较异同,辨真伪,加注释,并为其篇章编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何建章的《注释》比较简明浅显,便于初学。这几部著作,注释均吸取了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研究的成果,具有材料新而全的特点。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有一种类似于今本《战国策》的书。全书27篇,一万七千多字。其中11篇的内容见于今本《战国策》和《史记》,文字也大体相同,另外16篇则为佚书”。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单独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可补《战国策》之阙或订今本《战国策》之失,对研究《战国策》有重要参考价值。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以清代士礼居刊姚宏续注本为底本,将鲍、吴诸注以及清代黄丕烈《战国策札记》汇集出版,书后又附有关《战国策》的序跋提要及于鬯《战国策年表》《战国策人名索引》《一九七三年马王堆出土帛书〈战国策〉释文》(即《战国纵横家书》本文)《姚本鲍本篇目分合对照表》《鲍本战国策篇目次序表》等,成为提供研究材料最全面最完善的版本。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6:4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