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先秦两汉文学·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的故事
释义

先秦两汉文学·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的故事

先秦两汉文学的内容·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和刑天舞干戚的故事

与以上介绍的诸神话不同,有关夸父、精卫和刑天的故事在其最早见诸文献的年代都不是很著名的故事。也就是说,在文字记录的当时该神话并没有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

夸父的故事主要见于《山海经》。由于《山海经》的成书年代难以确定,所以我们只能根据记载了夸父之名的《吕氏春秋》来判断该神话最早见诸文献的年代。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求人》篇简单地提到了“夸父之野”,乃大禹“北至”之地,与“犬戎之国”、“禺彊之所”并列。《求人》篇所述远国异人多与《山海经》重叠。据此,《山海经》之部分成书亦可能在战国时期。其时,夸父的故事应已为当时的士人阶层所熟知。夸父之名经西汉末年刘秀校订《山海经》后始频繁见于汉晋人的诗、赋,特别是晋人陶潜《读〈山海经〉十三首》以后,夸父的“宏志”和身后之“功”便获得了更多的来自审美和道德方面的赞誉。《山海经·大荒北经》云: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载天。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郭璞注:禺渊,日所入也,今作虞。夸父不量力,与日竞而死)

《海外北经》亦云: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郭璞注:言及于日将入也。夸父者,盖神人之名也,其能及日影而倾河渭)。

以上就是夸父追日故事的主要内容。精卫填海的故事也仅见于《山海经》,其《北三经》云: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也记载了精卫的故事,云:

昔炎帝女溺死东海中,化为精卫。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状如精卫,生雄如海燕。今东海精卫誓水处,曾溺此川,誓不饮其水。一名誓鸟,一名冤禽,又名志鸟,俗呼帝女雀。

刑天的故事也仅见于《山海经》的记载,《海外北经》云: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夸父、精卫和刑天的故事经晋代诗人陶渊明之笔始为世人所重,陶渊明在《读〈山海经〉十三首》中写道:

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神力既殊妙,倾河焉足有! 余迹寄邓林,功竟在身后。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在昔心,良晨讵可待!

陶渊明对《山海经》中神话人物的歌颂都是有感而发,诗中表达了陶渊明对于弱者(精卫)的同情,对反抗者(刑天)的赞赏,以及对(夸父)身后之功的向往,实际上寄寓了他本人对现实的看法,《山海经》 中的神话人物只是他借以表达其人生观的媒介。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影响了当代的“中国文学史”作者对古代神话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有了陶渊明的诗,精卫、刑天才得以成为最著名的中国古代神话人物,这当然很不同于前述鲧禹、蚩尤、后羿、女娲、伏羲等神话故事,那些故事在记录的当时就已经是极重要的“宗教一政治”文本。但是,在陶渊明以后的“今人”眼中,精卫、刑天的故事却具有更高的艺术和思想价值,千载之后,冤屈却又始终不屈的精卫和刑天的形象仍然能够令无数人感动,这些短小的故事的确是中国古代神话中最优美、最动人的篇章。

中国古代神话内容丰富,气势宏大,形式古朴,与世界各民族的神话相比自有其特色,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限于篇幅只能简要地介绍如上。

注释

① 《淮南子·地形》云:“西方有形残之尸。”高诱注:“一说曰:形残之尸于是以两乳为目,腹脐为口,操干戚以舞,天神断其手,后天帝断其首也。”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9 7: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