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有激情,但激情太多容易冲昏头脑
激情过度就是狂热。而狂热会给一个人的未来埋下严重祸根,因为由狂热产生的极端情绪会使得人们思想过于偏执,言谈举止脱离正常范围,不能清醒地看待问题,不能理智地处理事情,不能稳健地拓展事业,最终一败涂地。
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做人要有激情,干事业更需要有激情,没有激情你是不会成功的。尤其对那些销售人员来说,拥有激情是做好销售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然而,有些人做起销售业务来非常疯狂,完全不顾客户的心理感受。可这样做的结果却是:过度的激情使得他们的内心变得非常狂热,以致失去理智的思考,给自己的事业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他父亲临终前给他留下了一笔财富。这个年轻人没有像他父亲那样一点一点积累财富,而是把所有的钱全部投入到股市中。他只是出于一个目的——要在短短的几年内赚取超过父亲一生积累的财富。刚开始时,他赚了不少钱,于是扬扬自得,便不像开始那样专心研究股市了。到了后来,赔了许多,他没理会;又赔了,他也没在意。直至有一天,狂热激情使他越发偏执,丧失了冷静的思维,为了那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他把家里的钱都拿出来用于炒股。结果事与愿违,他所有的钱财全部赔进去了,至此他才懊悔不已。因为他没有一分钱,没有一个亲人或是朋友愿意帮助他。他痛不欲生,觉得对不起死去的父亲。
事实上,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周围每天都在发生着。虽然一些人的失败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主要诱因就是他们过度的狂热。先期的激情使他们的事业迅速壮大,但随着实力的壮大,他们开始迷信自己无所不能,自己的策略高明无比,这其实已经演变成了可怕的狂热自信、自恋、自以为是。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企业界的风云人物可以说非史玉柱莫属。他在1991年与人合资成立巨人新技术公司。1992年公司迁往珠海,成立了巨人高科技集团公司。此时的注册资金已达1.19亿元。
史玉柱在一年里成为百万富翁,两年后成为千万富翁,三年后成为亿万富翁。他领导下的巨人集团创造了年增长30%的经济奇迹,资产总额很快飙升到10亿元。1994年史玉柱当选“中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1995年,《福布斯》杂志把史玉柱列为中国大陆前20名富翁的第8位,他也是当时唯一一位靠高科技起家的企业家。果敢大胆的性格,使史玉柱的事业迅速壮大。同样,他张扬的性格、过度的激情使得他决定建造70层的巨人大厦。这一脱离实际的计划给他带来了严重的财务危机,集团资金运转不灵,恶性债务缠身,并以此为导火索,导致整个集团公司流动资金的失衡,以致最后陷入困境,公司从此一蹶不振。
应该说,史玉柱是商界少有的奇才。他的激情成就了他的大业,但同时也为后来的挫折埋下了伏笔。这种激情是好还是坏呢?恐怕难以定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你只有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姿态,把握好激情的度,才能真正主宰自己的命运,避免陷于失败的境地。
思路突破
区分“激情”和“狂热”
一个人有激情地去努力工作没有错,错就错在激情演变成狂热,使自己丧失理智和冷静的思考。
要激情不要狂热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项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就一番事业,在于他能够激情有度,找到自己的缺点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然后不断改正,从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因此,作为公司里的一员,你必须明白一个事实,那就是既然激情与成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你要使工作业绩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就应该时刻调控好自己的激情,不要让激情变成狂热。
任平是某咨询服务公司的培训部主管。客观地说,她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没得说,甚至可以说是不可替代的,但她依然没有摆脱黯然败退职场的命运。确切地说,她的结局是她自己激情过度的牺牲品。
任平所在的公司立志在培训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董事会一直想开发一套立足中国本土的、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培训教材。任平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加盟这家公司并被任命为培训部主管,并全权负责新教材的开发、编撰。她被委以重任后,立即带领三四个人全力以赴地投入这项工作。她是个完美主义者,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比如,需要一个数据,本来打个电话查询就可以了,但她非要派人到实地调查。
任平的这种追求完美的行为不但增加了开发成本,还延误了市场开发进度。公司有几次都在肯定她前期工作的同时委婉地批评了她的效率,但她依然我行我素。后来,在一次她没有必要的出差归来后的会议上,公司领导强调形势逼人,再次敦促她提高效率。可是她却认定自己的辛苦没有得到肯定,自尊心受到伤害,再联想到出差途中险遇车祸,长期积累的怨气如同火山爆发,于是她拍桌子、摔茶杯、口吐秽言,把公司形容为一个没有人性的“冷血”公司。
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后认为,尽管任平劳苦功高,但她过于追求完美的狂热性格不符合企业的风格和理念,严重影响了公司领导层的威信,如果留任则会留下隐患,于是决定让她停职反省。公司的本意是在教育她的同时,挽回领导的面子,以后还是会给她“平反昭雪”的。公司的一个副总事后还专门和她谈了话。但她哪里受得了如此“欺辱”,坚持要离开公司,谁也拦不住。
任平放纵激情的结果让她得不偿失,因为就在她走后不久,她主持开发的教材就热热闹闹地上市了,培训部也开始了招生。但这一切都与她无关了。
可见,激情有度是我们成功的关键。真正优秀的职场人士除了满腔的激情外,还必须把握好激情的度,必须注意划分激情与狂热的界限,给人以一种温和自信、不卑不亢的印象。
学会控制自己的激情
激情,就是人们受到外部事件冲击而产生的一种强烈的情感。它来得迅速而猛烈,犹如狂风暴雨。人的暴怒、狂喜或强烈的恐惧都属于激情。激情的发生有两个特点:一是会改变人的整个态度,使人做出不寻常的行动;二是人不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也不能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自我控制的能力降低。
事实上,当人们养成了控制激情的方法与习惯后,激情是可以被控制的。当个人决心控制自己的激情,激情就可以被控制住;如果个人无意控制自己的激情,任其泛滥,激情就会造成破坏。
那么,如何控制自己的激情呢?
1.自我提醒。
一些容易爆发激情的人事前就要通过语言提醒自己不要遇事激动。即使不出声的内部语言也能起到调节作用。在情绪激动时,自己默诵或轻声警告“冷静些”“不能发火”“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影响”等词句,抑制自己的情绪;也可以针对自己的弱点,预先写好“制怒”“镇定”等条幅置于案头或挂在墙上。例如,林则徐写了张“制怒”的条幅挂在墙上,就是为了自我警戒。
2.冷却处理。
当激情产生后,不要急于去解决那些引发激情的问题,而要采取冷静的态度,将问题暂时搁置,留待以后再行处理。比如,在余怒未消时,可以用看电影、听音乐、下棋、散步等有意义的轻松活动,使紧张情绪松弛下来。如果要克服某些长期不良情绪,可以用新的工作、新的行动去转移负面情绪的干扰。
一个高考落榜的女孩,看到同学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深感失落,但她没有让自己沉浸在这种不良情绪中,而是幽默地告别好友:“我要去避难了。”说着出门旅游去了。风景如画的大自然深深地吸引了她,辽阔的海洋荡去了她心中的积郁,情绪平稳了,心胸开阔了,她又以良好的心态继续生活,面对现实。
所以,对待引发激情的问题,要坚持“冷却处理”,力戒“热处理”。
3.脱离引发激情的环境。
比如说平时我们所见的月亮,多在天空当中,其背景是浩瀚无垠的宇宙,月亮相形之下就显得很小;当月亮刚出地平线,陆地上的房屋树梢都成为一种对照物时,月亮在这些物体的衬托下就显得大得多。所以倘若你感到环境让你有一种压抑感,或者你经常为一些小事忧愁不已时,你最好换一个更为开放广阔的环境,以净化你的心灵。
4.以超脱或幽默的态度对待引发激情的人和事。
幽默感是一种帮助个人适应的极为有益的工具。当一个人遇到问题时,他一方面要客观地认识面临的事实,同时又要做到不让它使自己陷入激动的状态。在这里,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幽默的态度去对待。这样做,常常可以使原本比较紧张的气氛变得轻松。心理学家认为,人不是因为高兴才笑,而是因为笑才高兴;不是因为悲伤才哭,而是因为哭才悲伤。生活中要多笑勿愁,要培养幽默感,用寓意深长的语言、表情或动作,用讽刺的手法,机智、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比如,以心胸豁达著称的清代书画家郑板桥,曾以“难得糊涂”相标榜,要人们以超脱的态度对待个人利害之争。
清朝时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请求在京当大官的亲属张英帮忙。张英没有出面干预这件事,只是给家人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诗:“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他的话,退后三尺垒墙。邻居对此十分感动,也让出了三尺墙,成了后来广为传颂的“六尺巷”。
5.加强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激情发生时,意识对行为的控制受到削弱。这时,脑皮层下中枢的活动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在激情发生时会有强烈的外部表现,如狂喜时则手舞足蹈,暴怒时暴跳如雷,恐惧时浑身颤抖等。处在激情状态之下,人的认识活动受到了限制,不能清醒地意识到自己行动的意义与后果,在激情消失之后往往会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激情发生时是完全无意识的,可以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实际上,激情时意识的削弱并不是没有意识。所以,在激情爆发到了顶点之前,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地设法控制自己的激情。
点亮思维
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中庸思想由来已久。激情也是一样,贵在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一个事业上的成功者应该学会把握自己的激情,多则减,少则补,调到刚刚好,方是处事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