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东方未明》原文|注释|赏析
释义

《东方未明》原文|注释|赏析

(一)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二)东方未晞,颠倒裳衣;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三)折柳樊圃,狂夫瞿瞿;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注释〕  公:公差。  晞(xī):破晓。  樊:这里是动词,围绕……筑篱笆。圃:菜园。  瞿(jù)瞿:瞪眼怒视的样子。  夙(sù):早。莫:通“暮”。

〔鉴赏〕 这是一首赋体诗,出自《齐风》,共分三章。《毛诗正义》中说:“东方未明,刺无节也。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挈壶氏不能掌其职焉。”诗中既揭露了人民疲惫不堪的悲惨生活,也对贪得无厌、横征暴敛的统治者的罪行提出了控诉和谴责。

第一章采用白描的手法,描写了劳动者日常繁忙的一天开始的情景,天色未明就慌慌张张地起床,由于看不清楚,以至于把上衣与裤子都穿颠倒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忙乱呢?原来是公差催促着去干活。朱熹的《诗集传》则认为:“东方未明而颠倒衣裳,则既早矣。而又已有从君所而来召之者焉,盖犹以为晚也。或曰:所以然者,以有自公所召之者故也。”两种解释都意在指明劳动者处境的悲惨与奴隶主的严酷贪婪。下一章采用复沓的手法,反复渲染这一被逼无奈的情绪。第三章交待了起床后劳作的情景,一边是辛勤地劳作,另一边是凶神恶煞般的监工怒目而视,稍有不慎就会招来惩罚。这里选取了劳作的一个场面——折柳樊圃,代表日常繁重的劳作生活。这幅图景逼真地再现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对立。由于当时生产力的低下,劳动者的生活本来就非常悲惨,加之权贵们对物质享乐的贪欲无止境,变本加厉地加重劳动者的负担,他们的状况就雪上加霜了。

诗中另一具体的人物形象是“狂夫”,他实际上是统治阶级的化身,他不但占有人民的劳动成果,还任意地欺压他们,残暴地对待他们,完全无视他们的尊严。你看他天不亮就强迫大家开始劳作,以至于疲惫不堪的人们把衣服都穿颠倒了;他还严厉监视着劳动者劳作,不顾他们的死活。这种对劳动者的悲惨境遇以及统治阶级残暴行径的大胆揭露,不仅仅限于《齐风》,也常常见于《诗经》的其他篇章,这就使《诗经》成为古代社会状况的真实写照。此诗的白描自然地流露出了作者的情感倾向,表现了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使人对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深恶痛绝。

全诗结构上也很有特色。一、二章,诗句采取倒装的方法,先描写劳动者起床时慌乱紧张的样子,这就造成了一个悬念,读者迫切地想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接着诗篇说明是由于“自公召之”、“自公令之”,这样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对造成这一境况的当权者产生深深的憎恨。每章的中间两句,“颠倒衣裳(裳衣)”、“颠(倒)之倒(颠)之”,后句紧承上句;而且一、二章中用词既有重复又有变化,“明”与“晞”、“衣裳”与“裳衣”、“召”与“令”的替换,这样既使语言生动多变,而且听起来声音悦耳,给人一种韵律之美。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4 14: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