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只是看起来比较熟
人们总是容易感性地陷入浓烈的友情之中,深信身边所谓的“好朋友”。何为“杀熟”?我们经常所说的“杀熟”就是绞尽脑汁、不择手段地专赚、专骗熟人钱物,损熟人而利己。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朋友、熟人之间的相互信任,采用不正当手段赚取熟人、朋友的钱财。“杀熟”这样的行为大大地冲击了社会伦理规范底线,动摇并瓦解了人际的信任关系,使社会信任陷入危机。有时候,恰恰是我们身边最亲密的朋友,反倒伤害我们最深。所以,我们在与朋友进行交往时,要善于观察对方的言行举止,小心被爱“杀熟”的朋友宰。
老王是一位退休干部,整日在家里弄一些花花草草,日子也很清闲。可是前不久,大家偶然听说老王被骗了二十几万元。那几乎是老王家里所有的积蓄,这可把老王急上了火,儿子女儿也都回来了,安慰老王:“钱没了可以再赚,只要你健健康康就好。”
在儿子女儿的反复追问,才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年前,老王老家的兄弟给老王介绍了一个朋友,说那位朋友是在一个投资公司上班,如果能够借一笔钱给他投资,他一定会连本带利地归还,并且许诺给老王高于银行的利息。善良单纯的老王凭着对自家兄弟的信任,而对方又是亲戚的朋友,就答应了,当即借出了五万元。此后,那人又频频增加借贷金额,短短两个月就从老王那里借走了二十万元,这时老王才发现事情不对劲,赶忙报了警。
可是,由于借款人为老王出具了正规的借条,并且他所提供的身份证明是真实的,所以在法律上并不构成诈骗。后来,老王的儿女们辗转了好几个地方分别报案,直到后来借款人另外的债主把他告上法庭,那个因赌博把巨款挥霍一空的人才被绳之以法。但又有什么用呢?他赌博把所有财产都搭进去了,老王的钱是要不回来了。老王听说钱要不回来的时候,伤心得昏了过去。
据统计,所有的犯罪案例中,60%是“杀熟”,也就是熟人所为。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会对自己身边的熟人、朋友过分地相信。其实,“杀熟”之所以能够轻而易举地得手,受害人过于相信熟人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有的人在反复上当之后依然执迷不悟,更可悲的是,有的人自己被人“宰”了,还对其感激不尽,可以说完全是“自己被卖了还帮着别人数钱”的愚蠢行为。面对与我们有着亲密关系的朋友,我们更应该清楚地了解对方的为人,以免自己不小心上当受骗。
喜欢交朋友的张女士最近频频诉苦:“以前的一个朋友突然找我,向我推销保险,我不想买,但碍于情面又不好拒绝,实在有点烦。”像张女士一样遇到熟人推销保险这种情况的人确实很多,因为很多保险业务员都是从熟人开始做起的。
“杀熟”之所以能够得逞,根本上利用的是熟人、朋友之间的一种信任关系。因此,在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因为对朋友足够信任就相信他所说的一切,并愿意为其提供帮助。其实,正因为对朋友有所信任,所以你更应该清楚地判断事情的性质,要小心提防那些“杀熟”的朋友。
如果你的朋友真有欺骗你的嫌疑,你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会对他有一定的震慑作用,让他明白你不是好骗的,让他趁早打消这个念头。
有时候,对方是向你借了大笔钱财后便一直逃避,这时你就不要怕啰唆,要对他进行反复提醒。当然,如果朋友真的是有难处,并且给你说了具体的还钱日期,那就不用去反复提醒对方还钱。对于那种不怎么信守承诺,并且一次一次拖延还钱日期的人,你就要时时提醒对方,不要因为自己难以启齿而最终当了“冤大头”。
有的朋友想方设法欺骗你,当你有所警觉的时候,对方还是不放弃,油腔滑调地反复说“你真不够意思,这点小忙都不帮”或者“你真是忘恩负义,亏我拿你当朋友”。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你继续交往下去,不如撕破脸皮,反而更有利于自己摆脱困境。
你可以让推销保险的朋友把话说完,这是他们的工作,你应尊重他们,给他们一个推销保险的机会。然后你可以说:“我是觉得很不错,不过我还是要回去问一下我老公,保险都是他在管,我必须经过他的同意。”假如朋友过了几天后仍不死心地追问,你可以直接婉拒说:“我老公觉得这个保险很好,但是我们目前不需要。”
中国人毕竟讲究“情”面,所以,当亲朋好友说“拜托,就差你这单业务了,假如没有做到就没办法达成业绩”时,很多人都会因此招架不住。这时你可以直截了当地说:“暂时不考虑,有投资打算,自己正想向朋友借点钱做投资呢。”
心灵小酌
如果你对某位朋友有所怀疑,千万不要因为怕破坏彼此的关系而闭口不言,不管你们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密,都要直言不讳地讲出自己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