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传统文化·古玩器皿·瓷器
释义

传统文化·古玩器皿·瓷器

传统文化·古玩器皿·瓷器

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关于瓷器,迄今学术界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瓷器的形成必须要具备以下的基本条件:①必须用瓷土作胎,瓷土的主要成份是高岭土;②必须经过1 200℃以上的高温焙烧,使胎质烧结,结构紧密,吸水性很弱或不吸水;③瓷器表面施有高温下烧成的玻璃质釉;④瓷器烧成后,胎体坚硬,叩之发出清悦的金属声。其中①、②是最主要的条件,原料是瓷器形成的内因,烧成温度则是其外因,缺一不可,中国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前期就烧制出了符合上述条件的器物,即瓷器。但因当时的瓷器处于首创和初级阶段,故称之为“原始瓷器”。历经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最迟在东汉晚期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经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普及、提高和隋唐五代的发展,宋元进入了繁荣兴盛时期。明清在此基础上又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跨入了崭新的时期。

原始瓷器 原始瓷器均施青釉,所以也称作“原始青瓷”(图359)。由于它比陶器坚固耐用、耐腐蚀、清洁美观,比铜器、漆器等造价低廉,所以很快受到了人们的喜爱,需求量越来越大,使用的范围亦日益广泛。因而,发展较快,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商周时期原始瓷器的发现地点遍布大江南北,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浙江、福建等省的商、西周、春秋时期的遗址、墓葬中都有出土。常见的器形有尊、罐、簋、豆、盘、钵、碗等,原料加工不精细,质地比较粗糙。胎色以灰和灰白色为主,少量的呈灰褐、紫褐色。釉色以青绿色为多,少数为青灰和酱色,不够稳定,厚薄不均,流釉现象严重。在器表的釉下大多都拍印或刻划花纹,主要内容有云雷纹、网纹、方格纹、席纹、圆圈纹、锯齿纹、S形纹、水波纹、弦纹、绳纹和附加堆纹等。成形工艺商、西周时期多采用泥条盘筑法,春秋时期逐渐流行了轮制的方法。南方和北方发现的同时期同类器物的形制、纹饰、制作工艺特点等基本一致,说明它们可能是同 一地区所烧制。考古证实,江南地区特别是浙江一带是原始瓷器的主要生产区域。使用的均为龙窑。所谓龙窑是指依山坡倾斜建造的一种隧道式窑炉,它装烧量大,产量高,节省燃料,结构简单,建造方便。这时期龙窑还比较原始,建筑极为简陋,长度多在5米左右。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中发现的龙窑,有的窑内出土有印纹硬陶片和原始瓷片,说明它不但烧制原始瓷器,而且还烧制印纹硬陶。

战国时期原始瓷器已成为人们重要的生活用具之一,使用更加普遍,无论是在南方还是在北方的遗址和墓葬中均有大量的发现。浙江绍兴漓渚发掘的一批小型战国墓,随葬的陶瓷器中原始瓷器竟占46%,说明这时期原始瓷器的生产规模和产量较前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提高。器形可划分为两大类:一是饮食器,主要有碗、钵、盘、碟、盂、盅等;二是模仿铜礼器,主要有鼎、盉、锺、錞于等。江苏、浙江、江西和山西一带发现的质量较好,原料经过认真加工处理,质地较细腻,胎多呈灰白色。釉层较薄而均匀,多呈青或青黄色,少数的呈淡黄色。多以S形纹为饰。成形工艺均采用陶车拉坯成形法,所以器形规整,器壁厚薄均匀。在广东、广西等边远地区发现的与上述有所不同,胎与当地的硬陶相似,多呈紫色或灰红色,釉色以青黄、黄褐为主,质量较差。材料表明,这时期烧制原始瓷器的中心区域仍然在浙江一带。绍兴富盛发掘的一座龙窑窑头已残,据遗迹推测全长可达6米余,在窑尾部似设有挡火墙,用来调节窑内火焰流速,有利于烧成。龙窑的长度较商代增加,形制结构也有了明显的改进,往往兼烧印纹硬陶,有可能两者同窑合烧。在窑内外的堆积中除了发现有叠烧时用来间隔器物的泥团托珠外,不见其他窑具,说明当时的瓷器是直接放在窑底上烧制的。

秦汉时期的原始瓷器发现的也不少,但与战国时期的存在明显差异。器形以仿铜礼器最为常见,主要有鼎、盒、壶、钫、钟、瓿等,往往成组出土,很少发现碗、钵、盘、盅等饮食器。胎质,一部分烧成温度较高,质地细密坚硬,多呈灰褐色; 一部分烧成温度不及前者高,质地显粗松,颜色呈灰或深灰色。釉层较战国时期的厚,多呈青和黄褐色,色调普遍较深。装饰花纹以弦纹、水波纹、云气纹为主,并有少量的鸟纹和堆贴铺首。器物成形,多采用底、身分制,然后粘接成器的做法。总之,这时期的制作工艺不及战国时期精细,两者在工艺传统上看不出有直接的承袭关系。在浙江的宁波、永嘉、上虞和江苏的宜兴等地均发现了东汉时期烧制原始瓷器的窑场遗址,尤以上虞为多。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虞东汉中期稍后的窑场遗址中出现了专门烧制瓷器的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瓷窑。从此陶、瓷彻底分道扬镳,瓷器生产成为一个与制陶业完全不同的新的手工业部门。

东汉晚期成熟瓷器 工匠们在烧制原始瓷器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逐步提高了制瓷工艺水平。从上虞上浦小仙坛窑址和墓葬中出土的资料分析,原始瓷器最迟在东汉晚期基本摆脱了原始状态,成功地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即青瓷器。常见的器形有壶、罐、碗、钵、盘、盆等,此外还有少量的砚台、唾盂和五联罐等,基本不见成组的仿铜礼器。胎质均经过精细的陶洗、加工,质地细腻,多呈浅灰和灰白色。釉层均匀,呈淡青色,有较好的光泽。装饰花纹有弦纹、水波纹、方格纹、网纹、布纹和贴印的铺首等。这时期的烧瓷遗址主要发现于浙江,尤其以 上虞最为密集。上虞联江帐子山发现的两座龙窑比较典型,两窑的前部均被破坏。1号窑全长估计可达10米左右,窑室后部有一堵挡火墙,墙下设有排烟孔,墙后有一与窑室等宽、平面呈横长方形的排烟坑。2号窑在1号窑西侧,相距仅0.7米,结构与1号窑相同。这两座窑较战国时期的明显加长,挡火、排烟设施有了较大的改进,趋于成熟。据在两窑内发现的瓷器观察,似乎1号窑以烧制碗、盏等小件器物为主,2号窑则以烧制壶、罐等大件器物为主,表明两窑可能具有某种分 工。特别应指出的是,在两窑的窑床上面均遗留部分窑具,1号窑有斜底直筒状的垫座和叠烧器物间隔用的三足支钉,2号窑主要是束腰斜底喇叭状垫座。这样改变了过去将坯体直接放在窑床上的作法。由此可见,东汉晚期成熟瓷器的质量较原始瓷器确实有了较大的提高,烧制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它毕竟是刚刚从原始瓷器演进、脱胎而来的,因此无论在造型、装饰技术和内容等方面都明显存在着原始瓷器的烙印,尚未有形成自己特有的艺术风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瓷器 成熟瓷器较原始瓷器更加漂亮美观,更深受人们喜爱。进入三国两晋南北朝之后,发展很快,约在南北朝时期,无论南方还是北方都较普遍地烧制了成熟或较成熟的瓷器;在北朝晚期,北方还烧制出了白瓷器。

南方由于战乱较少,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加、农业生产逐步发展,加上人们对瓷器需求量的增长,瓷器烧造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瓷器的重要发源地和主要产区之一的浙江,烧瓷地点增多,窑场急剧扩大,产量大增,质量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江苏的制瓷业也有了较快的发展,位于太湖之滨的宜兴,在东吴、西晋时就烧制出了具有一定质量的青瓷器。江浙的先进瓷器和工艺,很快就流传到其他地区。东吴末年,长江中游的武昌一带也能烧制瓷器了。西晋统一,为江浙瓷器及制瓷技术的迅速传播、推广提供了方便。大约在西晋以后,南方各地逐渐开始建立瓷窑,湖南的湘阴窑、江西丰城的罗湖窑、四川的邛崃窑和成都青羊宫窑、福建闽侯窑等,均创烧于东晋南朝时期。它们的制瓷技术进步较快,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到南朝初期以后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南方瓷器 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日常生活用具,器形主要有盘口壶、鸡首壶、罐、尊、碗、钵、盘、耳杯、杯、多格盒、水盂、唾盂、虎子、香薰、砚台等,其中圆形器都是拉坯成形,胎壁厚薄一致,造型规整、美观,在东吴、西晋时期还普遍流行将器物的外形塑刻成动物的形象,如鹰形盘口壶、兽形尊(图360)、羊形尊、蛙形水盂等,式样协调、优美,不但实用,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另一类是专供随葬用的明器,常见的器形有谷仓罐、猪栏、鸡笼、灶、碓、磨和各种俑、家畜家禽等,这类器物在东晋以后的瓷器中逐渐减少。原料都是采用当地的瓷土,加工精细,胎多呈灰色,坚硬、致密。值得注意的是,西晋时浙江金华一带的瓷窑中,出现了施釉前先在胎体外表刷一层化妆土的作法。使用化妆土的优点是:①可使比较粗糙的坯体表面变得光滑、整洁;②可使坯体较深的颜色得到覆盖,为利用质量较低的原料创造了条件;③可使釉层在外观上显得饱满、柔和、光亮。因此,东晋时在浙江上虞窑、德清窑开始使用,南朝时浙江以外的湖南、四川等地的窑也相继采用。它为扩大原料范围和烧瓷区域、提高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这时期釉层均匀,多呈豆青和淡青色,少量的为深灰和黑色,光泽好。装饰技法有刻、划、模印、贴花、堆塑、镂孔等,内容丰富。东吴时期基本上承袭了东汉的作风,简单朴素,习见的有弦纹、网纹、水波纹、云气纹和铺首纹、兽面纹等。西晋时期复杂化,在日常生活用具 上较普遍饰有花纹,常见的纹样有弦纹、网纹、忍冬纹和禽兽纹等,禽兽纹是由龙、凤、虎、鸟等飞禽走兽交替组成;贴花技法流行,内容主要有各种动物、人物等,常与网纹、忍冬纹配合使用,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东吴、西晋时期还盛行在器物上堆塑人物、动物、阙楼等形象的作法,造型极为生动,别致。大约从西晋晚期开始,贴花、堆塑的技法减少,各种纹饰也趋于简化,到南朝时期更加简单。但东晋、南朝时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较多地使用了褐色点彩的装饰技法,即用褐彩在器物上点绘出有规律的斑点; 二是在佛教艺术的影响下,逐渐流行了刻划或浅浮雕式的莲花纹。这时期窑炉和烧制技术较东汉晚期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至少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仍普遍采用龙窑,且窑身加长。在上虞联江鞍山发现的 一座东吴时期的窑炉,全长已达13.32米,在挡火墙外设有挡火柱和粘土堆,用来降低火焰流速,提高窑室后部的温度。但因后段仍很少装置坯件,温度还是上不去,烧不成合格的瓷器,窑炉面积、空间得不到充分利用。这个技术问题,约在西晋时期得到了解决,办法是分段烧成,即在窑顶两侧开设投柴孔,一个投柴孔下实际上就是一个火膛。这样窑内的温度就不受前面火膛的限制了,长度可以据窑场的需要和生产能力来确定。窑身愈长,不但装烧量就愈大、产量愈多,而且余热利用率就愈高,可节省燃料,降低成本。因此,西晋以后,龙窑逐渐向长发展。上述情况说明,这时期南方制瓷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彻底摆脱了原始瓷器的那种原始性。

北方战乱频繁,并且延续的时间较长,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因此,北方瓷器手工业兴起的时间比南方晚得多。在曹魏墓葬中很少见到以瓷器为随葬器物的情况,个别墓葬中虽然有,但都是南方的产品。西晋时期墓葬中出土的瓷器有所增多,洛阳西晋太康八年(287)、永宁二年(302)等墓中出土的青瓷器有罐、碗、钵、盆等,胎、釉纹饰与南方同时期的瓷器一致,说明也是南方所烧制。十六国至北魏迁洛以前的墓葬中发现的瓷器很少,比较重要的是山西大同发现的北魏延兴四年至太和八年(474~484)司马金龙夫妇墓出土的一件青瓷唾盂,制作规整,造型美观,通体施青泛黄色釉,是这个时期瓷器中的精品。北魏迁洛以后的北魏时期的墓葬中发现的瓷器逐渐增多,河北景县北魏正光二年(521)封魔奴墓、洛阳北魏建义元年(528)元邵墓等出土的青瓷器器类简单,以罐和碗最为常见,造型浑厚,釉色繁复,尚未见装饰花纹。这些特征与南方产品有明显区别,无疑是北方自己烧制的。这就说明北方的青瓷烧造业约兴起于公元6世纪初期的北魏晚期,到6世纪中期及其以后的东魏、北齐时期,则已相当普遍。河北赞皇东魏武定二年(544)李希宗墓和河南濮阳北齐武平七年(576)李云墓等大墓,几乎都有瓷器,数量急剧增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东魏、北齐时期瓷器手工业的兴旺。这一时期瓷器的器形较多,主要有盘口壶、鸡首壶、扁壶、罐、瓶、碗、盘、杯、唾盂等,造型粗犷雄伟、朴实庄重。胎体厚重,多呈浅灰色。釉以青或青泛黄色为主,玻璃质感较强。带有花纹的器物不多,常见的纹样仅有刻划的弦纹和莲瓣纹。在北齐一些较大的尊、罐等器物上还流行与器物造型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堆塑的莲瓣纹(图361),既是实用器又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值得注意的是,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575)范粹墓出的黄釉扁壶,器形摹仿金银器,在壶身上刻划出一组由五个深目高鼻的胡人组成的乐舞活动场面,甚为精致。北方发现的这一时期瓷窑遗址数量不多,资料比较清楚的主要有河北内丘和山东淄博寨里两处。此外,河北磁县贾壁村和河南安阳发现的隋代瓷窑遗址,上限都可能到北朝。这一时期北方瓷器烧制地点 主要分布在河南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一带,河南、河北应是中心区域,产品质量高于 山东。

南北朝时期,北方出现了白瓷。白瓷过去一般认为出现于隋代。1971年在范粹墓中首次发现了北朝时期的白瓷,以确凿的证据说明白瓷出现在北朝晚期,而不是隋代。范粹墓出土白瓷器10件,器形有瓶、罐、碗等,造型与北方同时期的青瓷器大体相同。胎呈白色,多较细腻,烧成温度一般较高。施乳白色釉,光泽较好。在罐的腹部以 上塑出覆莲纹,有的器物 上还施有条状翠绿彩。从整体上看,范粹墓的白瓷还处于初创阶段,在胎的硬度和釉的白度等方面与后来的白瓷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显得不那么成熟,但它的出现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说明北方的制瓷 工艺在北朝晚期已成功地脱出 了南方青瓷系统,而更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它预示瓷器手工业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隋唐五代时期的瓷器 隋唐五代时期由于政治上的长期统一,政局稳定和农业经济的逐步繁荣,瓷器手工业进入了全面发展时期。瓷器生产地域不断扩大,除原有的地点之外,在湖南长沙望城、江西景德镇、河南巩县、河北曲阳等地都发现了瓷窑遗址,特别是原来未发现瓷窑的山西、陕西等地也开始烧瓷;在三国两晋南北朝及其以前创烧的上虞窑、湘阴窑、寿州窑、罗湖窑、婺州窑和内丘窑等,生产规模则不断扩大,相继进入了盛烧时期。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越窑(原上虞窑)、岳州窑(原湘阴窑)、婺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原罗湖窑)和邢窑(原内丘窑)等各具特色的名窑。

这一时期瓷器质量显著提高,工匠们进一步掌握了原料的性能,使烧出的青瓷晶莹光亮,黑瓷深沉光润。白瓷在隋代已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能,到唐代更得到迅速发展(图362),形成了南方以烧青瓷、北方以烧白瓷为主的所谓“南青北白”的格局。

青瓷器是这时期瓷器生产的大宗产品。主要产地在南方,北方在烧制白瓷的同时,有的窑也烧或兼烧 一些青瓷。由于自然条件、生活习俗和制瓷技术的差异,各地青瓷特点也不尽相同,风格迥然。在众多的青瓷窑中,以浙江越窑烧制的最好,代表了当时青瓷生产的最高水平。它的产品种类繁多,制作规整,造型美观大方。胎质大多都很细腻、致密,多呈灰和灰白色。施釉均匀,浑厚滋润,如冰似玉。装饰技法有刻、划、贴和釉下彩绘,花纹主要有莲花、忍冬、鸟、龙、云气纹等。其他各窑的产品虽不及越窑,但各具特色,也不乏精品问世,如约创烧于中唐早期的湖南长沙窑,在装饰方面一举突破了青瓷的传统装饰法,大胆采用在釉下以褐、绿彩绘画花纹的作法(图363),为青瓷的生产开辟了 一条新路。

白瓷器是这时期北方瓷器生产的主要品种。在北方烧制白瓷的窑发现不少,但最有名气的首推河北的邢窑。邢窑以烧制白瓷为主,器类较多,造型朴实无华。有粗白瓷和细白瓷之分。细白瓷是邢窑白瓷的精品,胎质坚实,细腻,呈白色。釉色纯白光亮,透明度很高。因其主要是以釉来取胜,所以一般没有花纹。除邢窑之外,河南巩县窑在唐代烧制的白瓷也很有名,当时还做为贡品运往长安。

这时期在大量生产青、白瓷的同时,还创烧出绞胎瓷器等新的品种。

绞胎瓷器就是将白、褐两种颜色的瓷泥相间揉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形。这样瓷胎上便出现白、褐相间的纹理。由于绞揉的方式不同,纹理也变化多端,或类木纹,或像鸟羽,或似行云流水,或像朵朵鲜花。再施上透明釉,入窑焙烧,就成了绞胎瓷器。绞胎瓷器创烧、盛行于唐代。在陕西、河南发现的唐墓中均有出土,器形有碗、盘、杯和枕等。

这时期的烧瓷技术也有明显进步。北方烧瓷均用馒头窑,由窑门、火膛、窑室和烟囱组成,火膛和窑室合成一个似馒头状的空间。馒头窑建造方便,保温性能好。虽然在广东潮安窑、安徽寿州窑、四川成都青羊宫窑等窑遗址中也相继发现了馒头窑遗迹,但南方主要瓷器产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仍使用龙窑。这时期的龙窑已经成熟,尺寸和各种设施安排均较合理。在长沙窑址发现的一座窑炉的壁上还开设了供装窑、出窑用的门,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效。在烧瓷技术上引人注目的是,隋代出现了匣钵,唐代已普遍使用。使用匣钵装烧,避免了坯体直接接触烟火,可保持色泽纯洁,提高瓷器的质量。此外,由于匣钵胎体厚重结实,耐高温,在窑炉内垛置不易倒塌,可充分利用窑室空间,增加装烧量,有助于提高产量。

宋元时期的瓷器 宋元时期由于以农业为主体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对外贸易活动的广泛展开,瓷器手工业也随之进入了繁荣兴盛时期。这时期各地的瓷器烧造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为了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在交通方便的沿海一带大量开辟新的烧瓷地点,逐渐形成了不同于隋唐五代时期的新风貌。入宋后,唐代的一些名窑,如岳州窑、寿州窑、邢窑等,渐渐湮没无闻,成为历史的陈迹。与此同时,逐渐产生了具有宋代自己特色的名窑。宋代名窑遍布各地,风格迥然不同,但在制作工艺和艺术效果上最佳的当推汝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后人称之为宋代五大名窑。可在市场上销售的名窑的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出现了其他瓷窑竞相仿制的情况,因而便有了同一种产品同时在几个窑烧造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以首创这种产品的名窑为主体的瓷窑体系。这时期的窑系主要有定窑系、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钧窑系、龙泉窑系和景德镇的青白瓷窑系,宋元时期的重要瓷窑几乎都包括在这几个窑系之内了。

这时期瓷器品种丰富,除了原有的之外,还创烧出不少新品种。

青瓷、白瓷、黑瓷和唐代出现的青花瓷等还继续生产但情况与前大不相同。

青瓷在釉色上突破了以青绿和青黄为主的传统的单一色调,经过特殊处理烧出了深浅不同、变化多样的颜色。陕西铜川耀州窑(原铜川窑)北宋青瓷色调深沉,配以精细的刻花和印花,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河南宝丰汝窑青瓷中,最有影响的是御用瓷,釉色呈淡淡的天青色,略有深浅之别,一般无花纹装饰。河南禹县钧窑青瓷的基本色调多近于浓淡不一的蓝色,是一种乳浊釉,釉内含有少量的铜,烧出来釉色青中带红,尤如蓝天中的晚霞(图364)。有的还在青釉面上涂点铜红釉,烧成后便形成紫色花斑(图365)。这些色彩错综缤纷,千变万化,十分艳丽美观。哥窑从传世器物看,色调较浅淡,有粉青色和蛋白色等。釉面满布网状或碎玻璃状的纹片,一般是较粗疏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俗称“金丝铁线”。纹片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一致,原本是烧成上的缺点,然而因其自然美观,成为了一种天然装饰。哥窑的工匠掌握了它形成的原理,巧妙利用了这种缺陷,给瓷器增添了许多特殊的美。官窑,顾名思义,是官府所经营的窑,专门为宫廷烧制高级生活用瓷和艺术陈设瓷。北宋官窑烧制的青瓷名贵,一般造型宏伟,颇有气魄,釉色很淡,光泽晶莹。南宋官窑青瓷色调不一,有青灰、粉青、米黄等多种。浙江的龙泉窑是宋元时期著名的青瓷窑,它烧制的青瓷以南宋时期的粉青和梅子青色最佳,色泽光亮滋润,不拘一格。

白瓷器以河北曲阳定窑烧制的最好。定窑在唐代晚期烧制的白瓷已有一定水平,入宋后提高较快。器物胎体薄轻,造型精巧优美,釉色白中闪青或闪黄,色调光润柔和。装饰讲究,花纹内容丰富多彩,无论是刻花、划花还是印花,制作都很精细。在有些器物底外侧还刻划“官”或“新官”字款,其质量尤好。

黑瓷器烧造历史悠久,在东汉时期就有了,到唐代有了较大发展,质量大幅度提高。但在釉色上多是追求光泽,变化少。宋元时期经过精心的处理之后,在黑釉中烧出了变幻莫测的富有装饰意义的纹样,有釉面上散布着银灰色的圆形结晶斑、类似水面上洒满油珠的油滴釉;有釉色中透显出美丽的褐黄、蓝灰、铁锈色的细长流纹,酷似兔毛的兔毫釉;有釉色中显现海龟背色调的玳瑁釉;还有釉面上出现像鹧鸪羽毛的鹧鸪斑釉等等,将黑瓷生产推向高潮。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和河北磁州窑是烧制黑瓷的主要瓷窑。

青花瓷器是以钴料在未经素烧的坯体上绘画图样之后,施一层透明釉,放入窑中,在高温下一次烧成,釉下便呈现出蓝色的花纹。它在唐代就已经出现,由于发现的资料少,唐宋时期的全貌还不甚清楚。青花瓷器大量成批出现是在元代,江西景德镇是主要产地。器形有壶、罐、梅瓶、玉壶春瓶、盘、高足杯等多种,有的体大厚重,有的则胎薄体轻、小巧精致。胎质细腻,呈白色。釉色白中泛青。青花纹饰内容有花草、树木、禽鸟、龙凤、人物故事等,十分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图366)。

除青瓷、白瓷、黑瓷和青花瓷外,这一时期还新创烧了白地黑花瓷、青白瓷、釉里红瓷和枢府瓷等品种。

白地黑花瓷器是在白地釉下绘画黑色花纹。它是磁州窑富有特色的产品,创烧于北宋时期,金代达到鼎盛。北宋中期以后,河南、山东、山西、陕西、江西有的瓷窑也相继开始烧制。白地黑花瓷器的造型和花纹内容均来自于生活,具有浓郁的民间气息,倍受世人欢迎。

青白瓷器的釉色介于青、白两色之间,青中有白或白中显青。习惯上也称之为“影青瓷”。北宋早期出现之后,发展迅速,遂在江南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景德镇窑为中心的颇有规模的青白瓷窑系。器形有瓶、注壶、茶盏、碗、盘、盒等,造型匀称,胎体较薄,釉光泽较强。装饰技法有刻花、划花、印花,内容以花卉为主,线条清晰,结构严谨。具有独特的风格。

釉里红瓷器是以铜红料在未经素烧的坯体上绘画纹饰后,施以透明釉,入窑经高温一次烧成,釉下呈现出红色的花纹。它首先在元代景德镇窑烧制成功。常见的器形有罐、玉壶春瓶、碗等,胎质呈白色,施白或青白色釉,纹饰内容简单而少,不像青花瓷器那样丰富多变。由于它烧成难度大,在元代和后来都未有形成瓷器生产的主流,精品难得(图367)。

枢府瓷器是元代官府机构——枢密院在景德镇窑定烧的瓷器。常见的器形有碗、盘等,胎体较厚重,细腻致密,呈白色。釉呈失透状,白中微泛青,颇似鹅蛋色,因此又通称为“卵白瓷”。装饰以印花为主,题材有双龙纹和缠枝花卉纹等。在花纹间往往印有对称的“枢府”字样,枢府瓷即由此得名;有的还印“太禧”等字。枢府瓷胎、釉俱佳,工艺精湛,带字款者更好。它不但用于官府,而且民间也使用,同时也用来进行对外贸易。

这时期的烧瓷技术也有较大进步,值得注意的有三点:①南方已较普遍使用龙窑,窑身加长,一般都在30米左右以上,有的竟达130余米。这样窑头和窑尾的水平高度差增大,自然风力增强。为减少抽力,节省燃料,有效地控制窑温,有的将窑炉砌成弯曲状或把窑床做成台阶状;还有的在窑室内砌筑多道挡火墙,将其分为若 干小室。较好地克服了由于窑身增长出现的问题。②北方的耀州窑、磁州窑、定窑等不少瓷窑都使用煤做为燃料,不但扩大了燃料来源,而且可以提高窑内温度,延长保温时间,使胎釉中的各种元素的化学反应更加充分,有利于提高瓷器的质量。③定窑在北宋中期创造发明了支圈窑具覆烧工艺。这种窑具实际上是由支圈叠落组合而成的匣钵。覆烧方法能够充分利用窑炉空间,提高产量,据有人测算,如以同样的空间和燃料,用这种办法比用其他办法的产量多4~5倍,大大降低了成本,所以,陆续被其他瓷窑采用。有的窑还创造了多级钵式、盘式的覆烧窑具。但使用这种方法烧出的瓷器口沿无釉,即“芒口”,用起来很不方便。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有些器物便在口沿部镶上金、银等,增强了使用价值和美感。

明清时期的瓷器 明清时期瓷器手工业继续向前发展,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虽然宋元时期的一些名窑日趋衰落或已停止生产,但瓷窑遗址仍发现不少,几乎遍布全国。其中以景德镇窑烧制的数量大、品种多、质量高,在全国瓷器烧造业中处于中心地位。景德镇窑在宋元时期就已相当发达,入明后很快便昌盛起来,窑场急剧增多。为了满足宫廷需要,明初开始在此设立御器厂,即官窑,专门烧造供宫廷使用的瓷器,同时也烧造一些朝廷对内、外赐赏和交换需要的瓷器,都是一些高级品。景德镇窑的民间窑厂也很兴旺,它除了生产供国内、外市场普遍需要的一般产品外,还生产部分高档瓷器,有些也被宫廷所选用。在景德镇窑蒸蒸日上,景德镇随之成为驰名中外的瓷都的同时,南北各地也有不少瓷窑,继承前一时期的传统,烧制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器,为明清时期的瓷业增添了光彩。

这时期瓷器品种繁多,卓有成就的当属白瓷和青花瓷。

白瓷器以景德镇窑烧制的薄胎瓷和福建德化窑烧制的白瓷最有特点。薄胎白瓷器始制于明永乐(1403~1424)时期,胎质细密,薄至半脱胎程度,可光照见影。釉纯净、均匀,柔和悦目。有的还刻或印有秀丽清美的花纹,十分精致、可爱。到成化(1465~1487)时期更胜 一筹,胎薄几乎达到了脱胎的程度。德化窑宋元时期以烧制青白瓷为主,入明后一改常规,烧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白瓷。其质地细腻,透明度高。釉色光润明亮,纯白如凝脂,在光照下,能隐现粉红色,因此被称之为“猪油白”、“象牙白”。器形除日常生活用具外,还有瓷塑人物。装饰以印花、贴花为主,内容有花卉、动物和人物等。到清代,器形多为生活用具,釉色白中微微泛青,装饰题材普遍采用花卉,也有的以八仙和诗句为饰,艺术效果亦好。

青花瓷器因青花着色力强,鲜艳稳定,净雅大方,所以在明清备受重视,一跃成为瓷器生产的主流,从未间断。明代以永乐、宣德时期(1403~1435)烧制的最佳(图368)。胎质、釉料都很精细,用的是由国外输入的“苏泥勃青”料,色泽深蓝浓艳,苍翠莹润,在青花上往往有铁黑色斑点。造型清雅、秀丽、丰富多样。花纹优美、典雅,内容主要有花卉、龙风、动物、波涛纹等。康熙(1662~1722)时期是清代青花瓷烧制的最优秀时期,使用的都是国产青料,色调纯蓝鲜艳,层次分明。花纹题材丰富多彩,除山水、花卉、禽鸟和 一般人物外,还流行以封建意识、文人士大夫风尚和各种小说、戏曲等为内容的画面,如《多子图》、《孝经故事图》、《竹林七贤》、《饮中八仙》、《三国演义》、《西厢记》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单颜色釉瓷器是明清时期瓷器的常见品种之一,有红釉、蓝釉、黄釉、绿釉、乌金釉、紫金釉、茄皮紫釉等。其中高温铜红釉倍受推崇。以铜为瓷器着色剂的技法早在宋代就被工匠们所掌握。经过长期的探索,到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烧制出一种色调纯正的高温铜红釉瓷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鲜红”或“宝石红”。其胎质细腻,呈白色。釉鲜艳而匀润,有的还饰有暗花云龙纹。器形有高足碗、碗、盘、僧帽壶等。清代以康熙时期的郎窑红和豇豆红最为名贵。郎窑红釉瓷器系以康熙时督窑官郎廷极而得名。其釉层较厚,开有大小纹片。釉色泽深红浓艳,越往 下色调越重,犹如初凝之牛血,底足内往往呈米黄色和苹果绿色,俗称“米汤底”或“苹果绿底”。器形 主要有瓶、罐、碗。豇豆红釉瓷器,亦称“美人醉”、“桃花片”等。釉酷似成熟的红豇豆色,不像郎窑红那样浓艳,釉层中带有形状不规则的青绿色苔点,色调幽雅清淡,柔和悦目,引人入胜。

彩绘瓷器是明清时期瓷器的重要品种。它有单彩和多彩之分,又有釉下彩和釉上彩之别,还有的釉下彩和釉上彩结合使用,极为丰富。其中斗彩、五彩、珐琅彩、粉彩影响较大,颇有典型性。

斗彩瓷器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色瓷器。它的制法是,先在瓷器的坯体上以青料画出花纹或勾勒出花的轮廓线,再施 上透明釉,入窑以高温焙烧,在烧成的瓷器上或点缀或沿轮廓线填上各种需要的颜色,然后二次入窑以800℃左右的温度进行烘烧。烧成后,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互辉映,争美斗艳,十分清新美丽。成熟的斗彩瓷器(图369)发现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其器形有罐、碗、杯、印盒等。图案内容有花卉、鸟虫、树木、人物等,画面幽雅、别致。斗彩瓷器到清代雍正(1723~1735)年间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纹饰布局和彩色使用等方面,均有创新。器形明显增多,花纹内容以花鸟为多,疏朗秀丽、规矩工整。

五彩瓷器的五彩是多彩之意,属釉上彩,也有的釉下配饰青花。它的制法,先在瓷器坯体施釉,有青花者画好青花再施釉,入窑进行高温焙烧;之后,在其上以五彩绘出花纹,入窑以低温烘烧。五彩瓷器据明谷应泰《博物要览》记载,“始于明永乐”时期。从现有实物资料观察,明代嘉靖、万历时期(1522~1620)进入成熟阶段。这时的器形有瓶、罐、盘、方盒、笔架等。装饰图案布局满而密,色彩突出红色,浓艳、华丽,题材以龙凤、云鹤、鸳鸯、鱼藻、婴戏、人物最为常见,往往还配以山石,花草等,生动可爱。五彩瓷器到清代康熙时期有了新的发展。在色彩上发明了釉上黑彩和蓝彩,增强了画面的效果,再加上金彩的使用,更显富丽娇艳,光彩夺目。其器形有瓶、罐、碗、盘、杯等。装饰题材十分广泛,除了以往习见的内容之外,更喜欢用以小说、戏曲为内容的人物画面。这时除了有白地五彩外,还增添了黑地、珊瑚红地、米色地五彩等,色调淡雅柔和,独具特色(图370)。

珐琅彩瓷器又称“瓷胎画珐琅”瓷器,亦名“占月轩”瓷器,系从铜胎画珐琅移植而来。它的制法是在内壁施釉外壁无釉烧过的瓷胎或精美的白瓷上绘制彩画,然后入窑烘烧。色彩瑰丽,画面有较强的立体感,艺术效果颇佳。这种瓷器创烧于清代康熙年间,雍正、乾隆时期(1723~1795)更加精致。器形主 要有瓶(图371)、壶、碗、盘、杯、盒等。图案花纹 丰富多彩,内容除了花卉、禽鸟、山水等传统题材外,乾隆时期(1736~1795)还出现了仿西洋画意的人物画。珐琅彩瓷器是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宫廷用瓷,专用来玩赏和作宗教、祭祀的供器。

粉彩瓷器是集五彩、珐琅彩之长而创制的。它的制法是,在白瓷器上勾出花纹的轮廓,用氧化铅、硅、砷的化合物,即玻璃白粉打底,彩料置其上,然后进行渲染,再入窑以低温烘烧。画面彩色浓淡不一,颇有凸凹立体之感,色调柔和、淡雅,不像五彩那样浓烈、艳丽夺目。粉彩瓷器出现于康熙时期,雍正时期水平最高,乾隆时期也不乏精品问世。器形有瓶、碗、盘、笔筒等。图案内容主要有花鸟、山水、人物故事等,绚丽多姿。粉彩不仅有白地,而且还有红、绿、黑等色地,增加了瓷器的美感(图372)。

这时期由于瓷器釉料中氧化钙的含量降低,氧化钾的含量提高,在高温下釉的粘度增大,升温快、不易保温的龙窑显然已不能适应瓷器生产的需要。因此,在龙窑的基础上,吸取馒头窑的一些作法,在南方创造了阶级窑和蛋形窑。阶级窑开始于明代德化窑,亦依山而建,一般分5~7室,每室依次相接,后一室底高于前一室底,作台阶状。室与室间砌有隔墙,墙下部有使两室相通的烟火孔,室顶部设有投柴孔。烟由窑尾排出。它好像是由若干馒头窑连接起来的具有较大倾斜度的龙窑。蛋形窑,明代末年或清代初年出现于景德镇,由火膛、窑室和一高大的烟囱组成,倾斜度较小。窑室前部大后部小,呈长长的椭圆状,似覆置的半个蛋。在窑身外还砌有护墙,护墙与窑壁之间留有0.20~0.30米的空隙,填以砂土以便隔热,也用以缓冲窑壁、窑顶受热后引起的开裂。阶级窑和蛋形窑既有龙窑装烧量大、产量高、节省燃料的长处,又有馒头窑易控制升降温速度、烧成气氛和保温性能好的优点,为明清时期瓷器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①中国古代瓷器出现时间早,烧制区域大,地点多,使用广泛、普及。②从商代至清代的3 500余年中,瓷器生产未间断过,制作工艺和烧成技术由初级到高级,产地由局部扩展到广大地区,产量由少到多,品种、造型、釉色、装饰技法、花纹内容由简单到复杂,每个时期都有新面貌出现,一直处于上升局面。③瓷器既是人类物质生活中的日用品,又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工艺美术品。中国古代瓷器的制作在考虑到实用和使用方便的同时,还特别注意追求艺术效果,造型、釉色、图案花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④中国古代瓷器在发展民族特色的同时,也不断吸收融汇外来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不断丰富了自己的内容。例如:南北朝时期流行的莲花纹即是在外来佛教艺术的影响下出现的;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唐代青瓷风首龙柄壶的造型,明显吸取了波斯金银器的形制特点;明代永乐、宣德时期青花瓷器用的钴料乃是由国外引进的“苏泥勃青”。⑤中国古代瓷器生产十分注重突出、表现各自的风采,不千篇一律。各地瓷窑在保持民族风格、体现共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需求和自身条件,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努力创造和发展自己的特色。这一点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显示出来,唐代迅速发展,宋代则百花齐放。⑥中国古代瓷器不仅深受国内人们的喜爱,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们的欢迎。中国瓷器早在唐代便以一种新型的商品形式走向世界。唐五代时期的瓷器行销日本、朝鲜、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伊朗和埃及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宋元时期的瓷器输出数量剧增,市场扩大,在亚洲和非洲东海岸很多国家都有发现。明清时期的瓷器不仅畅销亚洲和非洲,而且还远销到欧洲和美洲,传遍四方。不仅如此,中国瓷器的制作工艺、烧成技术也相继传到世界各国,为世界瓷器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古代瓷器的 上述特点,在其他形式的传统文化中很少见,它在中国传统物质文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是一份宝贵而丰富的文化遗产,永远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中国古代瓷器的作用显而易见。在古代,首先是改善了物质生活条件,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其次,无论是实用的,还是做为艺术品陈列于室内的,都可供人观赏,给人以美的享受,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在当今,它除继续给人以美的享受外,还是研究古代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工艺美术、社会习俗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资料,同时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当代,瓷器仍然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和富有韵味的工艺美术品,发展很快。世界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制瓷业的面貌在1949年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就。在此基础上,继续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充分吸收、运用现代制瓷科学技术成果,一定会不断创造出适合于现代生活和人类审美意识的具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水平的瓷器。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6 0: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