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诗文:

 

诗文 传统文化·刑名律令·佛教建筑
释义

传统文化·刑名律令·佛教建筑

传统文化·刑名律令·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是信徒供奉佛像、佛骨,进行佛事佛学活动并居住的处所。在中国的宗教建筑中,是延续时间较长、影响最大、分布最广、遗迹遗物最多的一类。佛教建筑有寺院、塔和石窟三大类型。藏传佛教所创造的建筑形式另具特色。

佛教最初传入汉土,确切年代已不可考。较流行的说法是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明帝感梦,遣使至西域求法,在大月氏遇沙门迦叶摩腾、竺法兰,并得佛像经卷,用白马驮经同还洛阳。与这个说法相关,就是中国佛寺的起源。迦叶摩腾、竺法兰最初住在接待外宾的官署鸿胪寺,后明帝特为建佛寺,也就以寺为名,称白马寺。因此中国佛教寺院以寺为通称。

中国民间建佛寺,始自东汉末。据《后汉书 ·西域传》,桓帝时(147~167)“百姓稍有奉佛者,后遂转盛。”其具体记载,则为献帝时(189~220)丹阳人笮融断少陵、下邳、彭城三郡漕运之资,“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后汉书 · 陶谦传》)。佛教建筑的演变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移植外来的建筑形式,如石窟;二是根据宗教内容的要求创造新的建筑形式,如塔;三是以中国固有建筑形式逐渐适应和容纳新的内容,如寺院。

最初的寺院建筑是廊院式布局,其中心建塔,或建佛殿,或塔、殿并建。其见于文献者可参见上引;其实例,则有北魏洛阳永宁寺。永宁寺建于孝明帝熙平元年(516),是皇帝、太后礼佛之所。寺院平面长方形,外有围墙,“皆施短椽,以瓦覆之,若今宫墙也”(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下同)。南面开正门,面阔7间,进深2间。“南门楼三重,通三阁道,去地二十丈,形制似今端门。”东、西、北三面也各开一门,均直对院中佛塔。“中有九层浮图一所,架木为之,举高九十丈;上有金刹,复高十丈,合去地一千尺。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浮图有四面,面有三户六窗。”现塔基址犹存。塔基夯筑,分上下两层。下层约百米见方,原围有石栏杆,四面修踏道。上层边长38.2米,上存方形础石124个,排成内外五圈柱列。中央有夯土塔心柱,边长20米。塔心柱上开龛设像。塔檐墙外涂丹,内侧画彩色壁画。每面9间,与记载吻合。塔的南北轴线上各有一殿,南殿遗址约1千平方米。北殿遗址东西长60余米,面积约1 300平方米,即是记载中形如宫城太极殿的正殿。寺院内“僧房楼观一千余间,雕梁粉壁,青璅绮疏,难得而言”。

北魏时上层统治阶级掀起一股信奉佛教的狂热,舍宅为寺,相沿成风。由此促成了寺院格局的宫室第宅化。以住宅前厅设像作佛殿,后堂为讲堂,其建筑空间安排与住宅、宫殿并无二致,成为后世寺院建筑格局的主流。这类寺院的布局特点为:①有明显的主中轴线。以三门(元以后称山门)为主入口,沿轴线纵列数层殿堂,中间连以横廊,划分为几进院落,构为寺院主体。②较大寺院在主轴线两侧布置若干小院,各以功能内容命名。③塔的位置退至次要地位,或不建佛塔。宋代禅宗兴盛,禅众以集中居住为常,故立丛林制度为寺院管理体制,同时寺院格局也逐渐确定。主轴线上,依次建山门(天王殿)、金刚殿(明代始设)、佛殿(供主尊,元代巨刹常设前后二殿)、法堂、毗卢阁(或称万佛楼、藏经阁)、方丈。西庑或西配,有祖师殿、禅堂等,东有伽蓝殿、转轮藏、斋堂等。此外,自元代始,山门内东西两侧习建钟鼓楼。

佛殿是寺院内的主要建筑。中国汉地佛殿常使用宫室式殿堂。其佛教性质主要是用室内的装修装饰、像设、庄严等表现出来。中国古代建筑实物遗留至今的,佛殿占很大比例。建于唐建中三年(782)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和唐大中十年(856)的佛光寺大殿在建筑史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石窟是在河畔山崖上开凿的佛寺。佛教石窟渊源于印度。大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传布到中国西域地区,以后逐渐沿河西走廊向东发展。5世纪晚期,黄河流域、长江上游地区石窟形成各自的特点,并可以在其中看到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政治文化的影响。

石窟的形制,大致有塔庙窟、佛殿窟、僧房窟和大像窟等4大类别。塔庙窟也称中心柱窟。其特征是在洞窟中央或靠后的地方保留石柱,上端与窟顶相连。石柱上分层凿龛设像,有的将石柱雕刻成楼阁方塔。这种形式源于印度支提窟(塔庙窟),也是早期寺院以塔为中心的布局方式的印证。佛教信徒在这种窟内举行绕塔礼拜仪式,从门内按顺时针方向绕行,故又称右旋礼拜。其塔前窟顶常雕成人字坡屋顶样式,雕刻、彩绘或彩塑平棋天花。佛殿窟是信徒礼拜佛的场所,一般是在窟壁上开龛设像,或在壁前雕塑佛像,像前留有很大空间。盛唐以后,有的窟内不再开龛,而在窟中央设佛台,称佛坛窟。至五代,佛坛背后还出现了背屏。这种窟顶大多雕成覆斗状,在中央向上凹入部位造斗四、斗八藻井。这种窟形应是对木构佛殿的模仿。僧房窟是僧人居住、禅修和集会的地方。有一种禅龛或罗汉窟,宽仅容身,是为单人隐修而造。有些地方小型禅窟成组而造,称禅窟群。僧房窟则中央有一大厅,左右壁下部凿出供居住的小窟,大厅后壁开龛设像或设佛堂。大像窟就是设置大型佛像的洞窟,基本窟形与塔庙、佛殿窟类似。有些前檐敞开,有些另加木构。最早的大像窟在新疆克孜尔;最著名的是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

中国石窟的重要遗存,有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吐鲁番伯孜克里克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永靖炳灵寺石窟、宁夏固原须弥山石窟、陕西彬县大佛寺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河北邯郸响堂山石窟、四川广元皇泽寺石窟、大足北山石窟等。开凿石窟,是一项巨大的建筑工程,又是气魄宏大的艺术创作。它一般选在依山面水之地,远离尘世,环境清幽。这给信徒们创造了良好的梵修气氛,也为这批艺术珍品的长期保留创造了条件。

塔是为供奉、瘗埋佛舍利、佛骨、佛经、佛像和高僧遗骨而建的高耸佛教建筑。起源于古代印度。中国古代据梵文和巴利文,音译为窣堵波、塔婆、浮图等,后统一称塔。中国所建佛塔,第一座可能就是笮融“上累金盘、下为重楼”的浮屠寺。至北魏,塔的形制“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魏书 · 释老志》)。这里的重楼、重构应是指中国木构高层建筑固有的作法,即以相同的构造方式,在下层建筑顶上加筑第二层,相叠而高。仅在最上层依印度“塔”的旧状收束。印度窣堵波是由台基、覆钵、宝匣、相轮四部分组成的实心体。中国佛塔一般是由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组成,有些塔有地宫或天宫。塔刹的形状各时代变化很大。北魏永宁寺塔“刹上有金宝瓶,容二十五斛。宝瓶下有承露金盘一十一重,周匝皆垂金铎。复有铁锁四道,引刹向浮图四角……”(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正是一座印度窣堵波。

中国佛塔按结构材料可分为石塔、砖塔、木塔、铁塔、陶塔等等。按结构造型,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塔、单层塔。

楼阁式塔从中国木构楼阁发展而来,仅顶部置刹。最初是木塔,唐代以后砖、石塔渐渐多起来。楼阁式塔的特征是外观如高层楼阁,内部大多空心,可以登临。塔的平面,早期方形较多,宋辽时期八角形较多。塔的立面,唐代及其以前不设平座,五代、宋以来做出平座。从内部结构观察,砖石塔可分为单层空筒、双层套筒、塔心柱等几种方式,也有实心塔。砖石塔的外观,总是或多或少地模仿木塔,砌出或嵌木材做出梁枋斗栱。楼阁式塔的重要实例,有陕西长安兴教寺玄奘塔(唐)、陕西西安慈恩寺塔(大雁塔,唐)(图342)、江苏苏州云岩寺塔(五代)、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福建泉州开元寺双塔(南宋)、河南开封祐国寺塔(北宋)、山西洪洞飞虹塔(明)等。

密檐塔均为砖石塔。它的最底层塔身特别高大,二层以上塔身压缩,以致各层瓦檐密密相叠,至顶建刹。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四年(523),是中国第一座密檐塔,也是中国现存大型古塔中年代最早的一座。塔为单层砖壁结构,平面是十二边形,这在中国古塔中绝无仅有。塔全高39.8米,外观密檐15层,外轮廓线呈流畅的抛物线型,是密檐塔最完美的形象。但嵩岳寺塔以后,中国有近两百年似乎没有再建密檐塔,直至唐初。唐代密檐塔平面均作方形,砖叠涩出檐,很少雕饰。著名实物有陕西西安荐福寺塔(小雁塔)、云南大理崇圣寺千寻塔、江苏南京栖霞寺舍利塔等。辽金时期,北方佛教崇信华严宗与密宗,这一地区大量兴建密檐塔,两者之间可能有一定联系。这时塔的平面多为八角形,实心,塔身多雕砌仿木结构的斗栱、梁枋;尤其塔八角多用砖砌成八座塔式倚柱。塔身假门两侧雕塑力士、菩萨、飞天、伞盖等,塔基也布满雕饰。北京天宁寺塔、山西灵丘觉山寺塔、辽宁赤峰中京白塔等,都是典型的实物。

单层塔的塔身平面多是方形,也有六角、八角或圆形。塔刹多为山花蕉叶宝珠的组合形式。单层塔的早期实例有山西五台山佛光寺祖师塔;它的顶部加建一个小阁,是较特别的样式。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辟四门,内供佛像,建于隋大业七年(611)。河南安阳修定寺塔建于初唐,塔身外壁用3400多块模制的花砖拼砌。唐代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平顺海会院明惠大师塔体型较小,是墓塔中的佼佼者。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重要的一支。公元7世纪初,印度、尼泊尔和中土佛教传入西藏。经700余年至宗喀巴创立黄教,藏传佛教基本统一于黄教门下,俗称喇嘛教。喇嘛教结合藏族地区的建筑特点,创造出具有藏式风格的佛教寺院。藏传佛教的仪轨制度与内地佛教有很多不同之处,建筑设置也有区别。喇嘛教寺院建筑包括佛殿(拉康)、经堂、转经廊、经学院(扎仓)、喇嘛公署、活佛灵塔等内容。这些建筑有些有固定的组合关系,如佛殿与转经廊。但大部分的布局是散漫的,没有明显轴线关系。其突出特点在于寺院大都依山就势,主要建筑,如拉康、扎仓,都建在地势高处,甚至以山为基座,尽量突出其形象。这种灵活布局的方式,常创造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喇嘛寺院建筑大部分用平顶密梁构架,仅局部使用汉式屋顶突出于平顶之上。外围包砌很厚的土墙或石墙。墙上开梯形窄窗。经堂和塔刷白色而用黑窗框、棕色饰带,佛寺刷红色,用白色和棕色饰带,色彩对比非常强烈。佛殿内部采光较差。殿内挂满布幔、唐卡;柱上裹毡毯,气氛神秘而压抑。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是一组大型藏式寺院建筑群,是典型的政教合一制度下的寺院建筑。布达拉宫缘山而建,高达100余米。白宫内置寝室、办公室、餐厅等,红宫内主要有大经堂和历代达赖灵塔殿。宫前平地上建造寺院的其它设施。布达拉宫的建筑形制及其布局在藏式喇嘛教建筑中都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清代为了加强对藏、蒙地区的统治,采取了以怀柔为主的政策,其主要工具就是喇嘛教。故清代喇嘛教得到很大发展。汉地喇嘛教寺院采取两种形式,一种是完全汉式,仅在屋顶或装饰题材上略作不同,如北京雍和宫。一种是汉藏混合方式,其最优秀实例,是乾隆二十年(1755)至二十四年间在北京颐和园建造的须弥灵境与在河北承德建造的普宁寺。两处意匠与布局完全一致。乾隆在《普宁寺碑》中说:“寺之式,即依西藏三摩耶庙之式为之。”西藏三摩耶庙(又译桑鸢寺)初建于8世纪中,系仿印度飞行寺规模绘制成图样,中分须弥峰、十二洲、日月二轮,外有垣墙围绕,四角建四舍利塔,四门立四碑。17世纪,三摩耶庙重建,主殿下层依西藏法建造,中层依内地法建造,上层依印度法建造。普宁寺所模仿的,应是8世纪时所确定的格局和17世纪重建的大殿形制。普宁寺前部为汉式,后半部即三摩耶式。主殿大乘之阁居其中央,建在山坡上。阁前地平高于山门地平达13米余,阁自身高36.7米,形体最为突出。阁的下层,是厚墙平顶的西藏法,中层是木构出檐的内地法,上层依西藏桑鸢寺鸟策大殿样式做5个攒尖顶。按乾隆普宁寺碑文“肖彼须弥山,巍阁凡三层”,大乘阁所象征的正是须弥山。在大乘阁的周围,建四大部州主殿和日月二殿,并以仿藏式的矩形、六角形白台穿插其间。四隅建4喇嘛塔。这种布局是8世纪桑鸢寺布局的再现,它所象征的是佛国的宇宙模式——曼荼罗(图343)。

喇嘛塔是由藏传佛教创造的一种新的塔式。其基本构造为基座、覆钵、十三天(塔脖子)和塔刹,形制与印度窣堵波更接近。这种塔元代传入内地,其标志是大都的妙应寺白塔。这座塔是至元八年(1271)由尼泊尔匠师阿尼哥设计。塔建于T形台基上,其上建钵字形须弥座两重,承托平面为圆形而上肩略敞宽的塔身,再上为十三天和宝瓶。

过街塔是喇嘛塔的又一种类型。过街塔下建墩台,跨街而立,下开券洞,上建覆钵式塔。北京居庸关云台是元代过街塔墩台的遗物。云台基宽约27米,进深约17.6米,高9.5米,由白石砌成。券洞贯穿南北,两壁及券顶布满高浮雕佛像,并有梵、维、藏、汉、西夏、八思巴文字的经咒和造塔功德记。

明成化九年(1473),金刚宝座塔作为一种新的塔式建在北京西郊真觉寺。据文献记载,这座塔是依照“中印度式”“金刚宝座规式”建造的。与印度佛陀伽耶金刚宝座塔相比,真觉寺塔座较高,其座上所建五塔均为辽以来盛行的密檐塔式样,唯平面为方形。这又一次反映了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融合。真觉塔座上分五层刻龛5座佛,最下另一层刻五方佛座、金刚杵等题材。这些雕刻属密教题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藏传佛教与印度密教的差别。

随便看

 

诗文赏析大全收录311380条诗文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古今中外著名诗文的翻译、注释及赏析,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0-2024 lnxyzz.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15:36:30